晒衣节

晒衣节

目录导航

节日起源

其实追溯到汉代就有晒衣节了,但没有具体到六月的哪一天。我想六月初六之所以有比较早期的记载,最可能是宋真宗他把六月初六定为天贶节。而到了明朝之后,晒衣服的习俗就定在六月初六,但是在七月初七的时候,仍然有地方做晒衣的活动。

在民间,相传农历六月初六这天阳光最具消毒作用,所晒物品不会起霉,不会遭虫蛀。这一天里,农家还盛行做(酒)曲,传说用这一天做的曲拌醋,做出的醋特别酸,味道特别醇美。民间有俗语说“六月六,士晒书,女晒衣,农禳田”。

节日活动

各家各户挂出一件件鲜艳夺目的红瑶服饰。当地瑶族群众还上演大型红瑶服饰加工展示、千年红瑶药浴、红瑶传统婚礼、木匠工艺竞赛等民俗活动,吸引了上万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参观体验。

节日传说

晒衣节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传说:比如说有的地方相传与乾隆皇帝有关系,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下雨弄湿了衣服,他在这一天把衣服晒干了,所以就有民间俗语:“人晒衣服,龙晒袍”这么一说。

有些地方相传跟秃尾巴老李有关系,据说有一户姓李的人家生育了孩子,这个孩子是个怪胎,生下来是一条龙,他父亲觉得不是人,他就拿刀去砍这条小龙,一刀就把他的尾巴砍掉了,这条龙就飞走了,但是父亲发现他的孩子其实是一条龙,还是挺想念他的,所以他把绝无仅有的龙尾晒干了,放在他妈妈的衣箱里,等到小龙生日六月初六的时候,拿出来再晒。

各地节日

盘瑶晒衣节

每年旧历六月六,广西桂平县的盘瑶要隆重地欢庆一年一度的晒衣节。节日的早上,各家各户的老者指挥年轻人有秩序地把箱子、柜子及衣服、鞋子等搬到房外晒谷坪,摊开在竹垫上或挂在竹竿上,等候烈日曝晒,整个寨子色彩斑斓,成了衣物的“海洋”。晒到三四个小时后再把衣物等放回原处。到了傍晚,全寨人站在晒谷坪上,对着西沉的太阳频频招手,表示对太阳的感激和崇敬。“晒衣节”家家户户要宰鸡杀鸭欢庆,别有情趣。

红瑶的“晒衣节”

晒衣节晒衣节(7)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是红瑶同胞的“晒衣节”。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金坑梯田景区的红瑶同胞举行了极富农家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晒衣节”庆祝活动,引来国内外数千游客前来“看稀奇”。

龙胜和平乡金坑梯田景区的红瑶传承晒衣节这一习俗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红瑶结合当地天下一绝的梯田景色,举行了庆祝仪式:数百名瑶族妇女把自家的漂亮衣裳全部晾晒在廊檐之下,霎时一台红瑶特色服装秀隆重登场,并表演了极富农家气息和民族特色的节目,尤为壮观的是晚间瑶族同胞用万支火把勾勒出了“七星伴月”的美妙景致,并首次在梯田上燃放起烟花,龙胜在那一晚是不夜天。晒衣节有望成为龙胜旅游的另一个新亮点。

相关活动

7月21日,由搜狐文化频道、搜狐焦点家居以及广东好太太集团联合发起的首届“中华晒衣节”在广州马会家居中庭艺术长廓举行,据介绍,此次活动旨在实现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结合,并且将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确定为“中华晒衣节”。本次大会的举办无论是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或者是对于健康家居生活的打造都具有重大的意义。[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