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能课、艺术鉴赏(含音乐、舞蹈、美术、戏剧、影视)、艺术管理学、艺术传播学、项目策划与运作、艺术社会学与人类学、艺术市场营销、高端战略管理、投融资学与财务管理等。[3]
致力于培养符合现代文化艺术产业市场需求的,具有良好的艺术专业素养、经营竞争意识、战略眼光、组织才能的新型艺术管理人才;能在各级文化事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传媒机构、各类演艺运作部门等从事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3]
在艺术管理教育界,关于艺术管理专业如何设计和设置,一直是颇有争议的,各国各校的做法也不尽相同。
美国最早的艺术管理专业,设在哈佛大学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ogramManagement),但这个项目早已烟消云散了。
比如说,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艺术与人文系下属的艺术管理硕士项目,1971年最早开设在哥大的艺术学院,授予的是艺术硕士学位(MFA);1990年由于院系调整,该项目转入教育学院,授予文学硕士学位(MA)。
美国仍有几个学校的艺术管理专业设在商学院,但只是很少数。
比较好的艺术管理专业往往设在教育学院或艺术学院。
该专业比较强调教育学院与艺术学院、商学院、法学院、新闻学院等协作办学,学生可以跨院选课。
在中国大陆,新创建的艺术管理专业大都设在艺术学院。
艺术管理专业设在什么学院并不重要,各种做法各有其特点和优势,要根据各校各专业具体条件和定位而言。
设在教育学院,可以更加侧重艺术管理的社会教育性。
设在艺术学院,可以更加强调艺术方面的专业性。
设在商学院,可以更侧重艺术管理的商业经营方面。
比较理想的情况是,艺术管理专业最好能设在综合性大学,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大学各个学院的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优势,与导师一起来设计各自的课程和研究方向,可以全校范围内交叉选课。
另外,艺术管理专业最好设置在艺术,经济,社会活动发达的大都市,这样能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艺术,接触实践,开阔视野,增长能力。
本专业课程设置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等构成。
有: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传播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电视节目制作、电视剧创作、电视导演艺术、管理系统工程、应用统计与受众调查、媒体管理、电视节目制片管理等。
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体育、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大学英语、军事理论与军训共10门课程。
学科基础课主要有:高等数学、经济学、经济法、传播学、广播电视事业概论、管理学原理、视听语言等课程。
主要有:公共关系、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电视剧创作、电视导演艺术、电视剪辑艺术、管理心理学、应用统计与受众调查、电视节目制作、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等课程。
专业课主要有:管理系统工程、媒体管理、电视节目制片管理、广播电视宣传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课程。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传播学、经济学、现代管理科学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熟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务,具有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管理、制片管理及其它媒体管理的基本能力。
为广播影视行业培养具有良好的影视艺术创作基础和较高的经营管理能力的影视节目制片人,同时也为其它媒体机构培养从事媒体管理、策划、组织、协调、项目运作、受众研究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揭示了经济规律运动之必然,在产业结构日趋模糊和经济发展方向混乱的信息化之际,重新引导、梳理了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正确导航了世界经济的前进走向。
世界经济结构的发展趋势断言:21世纪,文化产业将从边缘产业进入各个经济强国以及绝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的主要产业乃至核心产业,因此将成为最具发展潜力和前景的大经济领域。
而我国文化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产业规模较小,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的份额不到3%,同时,由于传统文化体制“条块分割”的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完整的产业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潜在文化市场,而且我国高校中设立该专业的学校仅30多所。
照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发展余地大,人才稀缺,应有较好的就业前景。
在文化产业链中的战略制高点影视行业尤为重要。
2008年,中国电影票房15亿、2009年突破60亿、2011年保守估计将会突破150亿。数据说明一切。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可在电视台各栏目、电视剧制作中心、各影视节目制作公司等部门从事管理、策划、组织、协调、项目运作、观众研究等方面工作。大致有以下几类:
演出制作管理和艺术院团管理——戏剧管理、制作人、剧目管理、演出管理
艺术经纪人、艺术策划人和文化管理者,可从事艺术品投资咨询、拍卖行或画廊的经营、美术馆和文化部门的管理、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的策划等。
制片管理和文化经纪——制片管理方向面向文化产业领域、影视制作公司、电视台等媒体机构,从事影视艺术创作基础、经营管理能力的影视剧及电视栏目制片人。
文化经纪方向面向文化产业、各类媒体及政府部门,具有文化艺术素质和高品位的文化艺术鉴赏能力,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善于分析国内外文化艺术发展趋势,具备现代管理、经济和法律的基础知识,从事文化艺术管理、项目开发与运作、文化产业经营及国际文化传播等工作。
可从事艺术经纪人、艺术展览策划、艺术品鉴定、艺术拍卖等职业。
针对艺术管理专业越来越火爆,人们更多地从现象谈起。简单地说,开设艺术管理专业主要是从扩招的角度考虑的,纯艺术专业在扩招中总有量的限制,而一些院校又耐不住扩招的诱惑,于是只好在艺术管理、艺术经济等新兴专业上考虑。
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一个专业的新兴是有社会背景的,是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标准。
首先,从外部讲,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
根据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经验,一个地区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社会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开始增强,文化产业在强有力的需求下迅速成长。
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均GDP开始超过3000美元,苏浙地区则达到5000至6000美元,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在从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道路转变,其中必然有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萌生。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正以“朝阳产业”的姿态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日渐显现其后劲与活力。
其中必然有社会的需求在里面。
有关专家估算,我国文化潜在消费能力2005年已达到6000亿元,与此相关的广播影视业、音像业、演出业、娱乐业、艺术培训业、文化旅游业、新闻出版业、群众文化业、图书馆业、文物业、博物馆业、会展业、广告业、咨询业、体育业正处在蓬勃发展阶段。
由此,文化产业人才奇缺的情况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于是对相应的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了“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传媒大学
天津:天津音乐学院
河北:保定学院
内蒙古:内蒙古艺术学院
辽宁:鲁迅美术学院
吉林:吉林艺术学院
上海: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
江苏:南京艺术学院
浙江:中国美术学院
山东:山东管理学院、山东艺术学院
湖北:湖北美术学院
广东:星海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
广西:广西艺术学院
四川:四川传媒学院、四川音乐学院
贵州: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商学院
云南:云南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陕西:西安音乐学院、西安美术学院
新疆:新疆艺术学院[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