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子镇

寨子镇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寨子镇   寨子镇位于 南皮县城的东南部,距县城29.8公里,1995年12月撤乡并镇时与 董村乡合并,镇政府设于寨子镇。
  寨子镇处于冀鲁两省交界、五县毗邻之地,东与 盐山县相近,南靠 漳卫新河,与山东省 乐陵市、 宁津县隔河相望,西与 东光县交界,北靠 宣惠河,与 王寺镇、 潞灌乡为邻。行政辖区面积96平方公里,辖43个 行政村,耕地面积88306亩,居民53941人(其中农业人口52412人, 非农业人口1529人),皆为汉族。
  寨子镇在历史上就是区域性的中心城镇,解放初期曾为沧南 专员公署所在地,区内大 马家村曾为 南皮县政府所在地。建国后,虽地方政府机构几经调整,但寨子镇始终不失区域中心的地位。
  全镇地势平坦,南部略高,为沙质壤土。境内为 黄河故道。今所辖 黑龙村、堤口张、小丈桥西部堤岸高丈许,尤其真切。境内有寨子 干沟、董村干沟,两沟间有扁担渠相通。董村干沟南起漳卫新河,北至宣惠河,贯穿全境。可谓“二河相连,三渠相通”。
  寨子镇是南皮县经济较为发达的乡镇。1984年设镇,1985年寨子镇曾载入《河北五百镇》一书,综合实力名列全县 九乡镇之首。寨子镇在 县域经济中被确定为粮油经济发展区。因其人多地少,多数村民有较强的经商意识。寨子镇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 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镇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前提下,离土不离村,经商办厂,以商富村,以商兴镇,各项 经济指标有了大幅提高,关乎民生的事业得到迅猛发展。
  2006年,粮食总产30491吨,亩产465公斤;棉花总产2042吨,亩产皮棉68.9公斤。林业收入105万元,畜牧养殖业收入955万元;镇办、村集体办、个体办企业82处,主要有化工、榨油、农具、 锉刀、五金、 焊条、纺织、电子原件等,年纯收入11185万元,“五大市场”(粮油市场、木材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商品综合 批发市场、服装鞋帽市场)初具规模。全镇商贸门店1300多个, 总建筑面积30641平方米。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