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科

蛙科

目录导航

简介

蛙科(Ranidae)无尾目的一大科,皮肤光滑;上颌有齿,且有犁齿;舌端分叉,可自由活动;鼓膜明显;一般无毒腺;肩带固胸型;椎体既有前凹型又有后凹型,为参差型椎体[1];荐椎横突柱状;指趾末端二骨节间没有间介软骨。

约50属670种,下分若干亚科。蛙亚科24属404种;其中蛙属约260种,分布很广;全北界只有蛙属种类,在欧洲有1种达北极圈南缘,在美洲只有1种能达南美北部;澳洲有引进种。其余亚科中约2/3的种类分布于非洲。中国现有7属90余种,其中2/3为蛙属;湍蛙属次之,其余5属各有1~3种。

形态

体长可达10厘米,皮肤粗糙,布满大小疣粒。背面黄绿棕色,有不规则斑纹。腹面白色,前后肢有横斑。趾端尖圆,趾间具全蹼。前肢粗壮,指垫发达,呈灰色。雄蛙具外声囊一对。生活在近山的旷野、水田和池塘中。捕食昆虫、蚯蚓、蜘蛛和其他小型蛙类。产于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蛙科蛙科(5)蛙科蝌蚪为左出水孔型。体形、生态、习性各异。非洲产的巨蛙体长可达30厘米。有水陆两栖、陆栖、穴居、树栖、水栖等种类。从平原至高山,从热带至寒带,江湖小溪的水域均有它们的踪迹。

分布

蛙科蛙科(5)高山蛙、倭蛙两属分布于古北界(后者为中国特有属),浮蛙、岩蛙、扁手蛙3属见于东洋界。中国的蛙属大致可分为真蛙、水蛙两大类群。真蛙类群趾末端无横沟,不为吸盘状,其中包括真蛙群(如黑斑蛙等)、林蛙群(如哈士蟆等)、棘蛙群(如棘腹蛙等);与上述特征相反的归水蛙类群(如台北蛙、沼蛙、臭蛙等)。无指盘臭蛙(Ranegrahami)具过渡型性状。

分类

石蚌

异名:石蛙、虼蚌、蛤蚌。

来源:为蛙科动物石蛙 Ranaspinosa david的全体。

动物形态:体形扁,头偏小,嘴宽且秃,眼大凸出,背部黑褐色,有疣点,腹部黄白色或青白色,前胸两肢间有刺点,腹部光滑,前肢短粗,后肢长而粗大,趾间有蹼。其叫声似拿两块石板相碰发出的“哪、啷”声,故名石蚌。体色有好几种,但并非雌雄区别,最常见的为黑褐色。成蛙一般体长10-15cm,体重50~150g。与其他蛙类不同,其瞳孔为方棱形。

生境及分布:喜栖息于青山小溪、沟壑阴凉、有水、安静的地方。黔南各地有分布。

青蛙

异名:田鸡、虾蟆、蛙鱼、蛙、长股、青鸡、坐鱼、蛤鱼

来源:为蛙科动物黑斑蛙 Rana nigromaculata hallowell H全体。

动物形态:体长7-8m、雄者略小。头部略呈三角形,长约大于宽。口阔,吻钝圆,吻棱不显,近吻端有小形鼻孔2个。眼大而凸,眼间距窄,眼后方有圆形鼓膜大而明显。体背面有1对较粗的背侧褶,2背侧褶间有4-6行不规则的短肤褶,若断若续,长短不一;背部基色为黄绿色或深绿色,或带灰棕色,具有不规则的黑斑,背中央常有1条宽窄不一的浅色纵脊线,由吻端直到肛口。腹面皮肤光滑,白色无斑。前肢短,指端钝尖指侧有窄的缘膜,关节下瘤明;后肢较肥硕,趾间几为全蹼。

生境及分布:栖于稻田、池塘、水沟及河溪静水处,贵州各地有分布。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