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军统领

护军统领

目录导航

护军统领介绍

护军统领护军统领清官名。正二品,每旗一人,掌护军营政令。后金(清)设巴牙喇营为亲兵营,统领官称巴牙喇纛额真,天聪八年(1634年)改称巴牙喇纛。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改汉名为护军统领,副职称护军参领,遴选八旗中满洲、蒙古精兵,别组为护军营,平时守卫宫殿门户,稽察出入,皇帝出巡时扈从,驻跸则保卫御营。

按清制规定,护军营人员都由八旗满洲和蒙古兵的精锐者充当,每旗设护军统领一人。上三旗守禁门,下五旗守王公府门。守卫宫城的八旗兵为护军,设军统领。

护军 秦置护军都尉。汉初又称护军中尉。武帝时设护军将军。护军之号,有时即指竣军将军或中护军之简称。

护军将军 秦置护军都尉,汉因之,陈平曾任此职,尽护诸将。汉武帝时属大司马。建安12年改护军为中护军。魏亦置护军,主武官选,隶领军。资重者为护军将军,资轻者为中护军。

护军统领组印

护军统领印护军统领印朝代:清朝印钮:吉祥兽钮(W–D8-3-1)

材料:白玉。尺寸:9.7x9.7x14.5cm印台:5.2cm

印文:正黄旗护军统领印正红旗护军统领印镶红旗护军统领印

镶蓝旗护军统领印右翼前锋统领印

镶黄旗护军统领印正白旗护军统领印镶白旗护军统领印

正蓝旗护军统领印左翼前锋统领印

统领印简介

满洲八旗来源于满洲氏族部落组织。八旗兵作战时原是自备马匹器械,而作战所掳掠的财物和奴隶归兵丁所有。奴隶制时期的兵丁是自由民,作战掳掠到奴隶即可上升为奴隶主阶级。因此,八旗兵勇猛善战,不同于汉族服役的士兵。清朝进驻北京后,满洲八旗兵成为保卫国家,镇压人民的工具,并连年被派往各地作战,清庭禁止士兵掳掠,八旗兵成为国家军队,马匹器械改由朝廷专设机构喂养及制作和供应,兵丁依靠朝廷所发给的粮饷生活。

八旗分左右两翼,各设左翼前锋和右翼前锋。右翼是正黄旗、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左翼是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八旗左右两翼,各设前锋统领一人,护军统领一人,分别率领护军参领、护军校以及护军营兵。每旗各设都统一人、副都统二人,统辖本旗的军民,掌管兵马、钱粮以及户籍、田地等事项。

八旗有“禁旅”与“驻防”之别。满洲八旗兵被皇帝视为最可靠的军事力量,是国家的根本所系。禁旅八旗兵以满洲八旗为主,留守京城,保卫皇室,被称为“京旗”。兵丁被分派到京城各地执行任务;镶黄旗在安定门内,正白旗在东直门内,镶白旗在朝阳门内,正蓝旗在崇文门内;正黄旗在德胜门内,正红旗在西直门内,镶红旗在阜成门内,镶蓝旗在宣武门内。前锋营、护军营平时警卫宫禁,皇帝外出巡幸则保卫行营。“驻防”八旗兵,分别驻扎在全国各地的军事重镇,负责保家卫国防止的重任外侵.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