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绝大部分地震都发生在地壳中。
中国地理位置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20世纪以来,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1900年有记录以来,我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横波落后一步。但横波却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发生地震时,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数秒后才感到强烈的水平晃动。根据地震这种特性,我们可以制定纵波感应器,并且在建筑物基础安装像汽车安全气囊的感应气垫,一旦地震来临,纵波感应器启动,在横波能量对建筑物造成破坏前感应气垫膨胀并把来自于纵波的能量进行消能。同时通过输入设防等级横波的最大能量,计算出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并在基础支座安装弹簧轻轨,保证建筑物水平的最大位移,抵消来自横波水平剪力对建筑物的破坏,并使建筑物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有类似“不倒翁”性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也可以在建筑物的混凝土柱加入某种纤维外加剂,加强混凝土的抗弯、抗剪能力,使柱子能够类似于臂力器的效果,真正达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使建筑物的抗震等级大大提高。
中国41%的国土、50%以上的城市位于地震烈度7度以上的地区,面临的地震灾害形势非常严峻。建造抗强烈地震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是建筑工程领域重要的课题。传统建筑物和构筑物采用提高结构强度和塑性变形能力来抵御和减小地震的破坏作用。由于传统的抗震方法并没有解决房屋上部结构和基础整体刚性的问题,地震时,地面运动能量经过基础输入到房屋结构,致使房屋结构发生振动、变形,甚至倒塌。
基础隔震方法是在建筑物和构筑物基础部位设置橡胶支座,利用橡胶支座水平柔性形成的柔性隔离层吸收或散耗地震能量,阻止或减小地震能量向建筑物和构筑物上部结构传递,使整个建筑物和构筑物自振周期延长,从而减小建筑物和构筑物上部结构对地震的反应。“隔震消能”的基本思想是使基础和上部房屋结构分离,隔离地震能量向建筑物的输入。实现地震时地动建筑物基本不动,达到保证建筑物安全的目的。
泉州市天都广场写字楼(17层)工程是在基础和上部房屋结构之间设置一种特殊装置———隔震层,是由橡胶隔震支座和阻尼器组成。橡胶隔震支座由复合材料体和上、下连接件三部分组成。复合材料体是由一层钢板一层橡胶交替叠合而成,在垂直方向具有很高的强度,能支撑起建筑物重量。水平方向很轻柔,可以有效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房屋结构的输入。通过橡胶隔震支座剪压试验,垂直力模拟房屋等重量,水平推动支座底部移动模拟地震时的地面移动,检测移动量的数值是22cm,相当于8度地震区遇到罕遇地震时支座的移动量。可见,罕遇地震时隔震支座能把房屋安全托起。橡胶隔震支座作为生产厂家产品出售时,必须通过53项指标试验达到标准才算合格。事实上泉州地区受台湾海峡多次大地震的影响,采用隔震技术的建筑在地震时,隔震房屋自身变形很小、只作微略的平动,根本感觉不到震感,而同样周边未设置隔震层的建筑物却明显感到强烈的震感,即便是按泉州市7度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也不例外。
同样数据显示,1994年1月的美国洛杉矾大地震和1995年1月的日本阪神大地震中,采用叠层隔震橡胶支座系统的建筑物在地震中显示出优异的抗震效果,不仅建筑物未倒,而且里面的设施也未被破坏。
泉州市侨乡体育馆为使建筑物内的梁与柱的交叉处有一定的灵活性,采用了具有象橡皮筋那样的伸展性的钢缆绳,贯穿在预制混凝土框架内,钢缆绳会让地震造成的建筑物变形,但随后立刻恢复原状,通过计算,这样的建筑结构能够抵御里氏9级左右的地震。
建筑隔震技术是世界许多国家关注的研究课题。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隔振消能技术为中国在减轻多、低层房屋水平地震灾害中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