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鱼洞

鲸鱼洞

目录导航

鲸鱼洞简介

鲸鱼洞位于澎湖县西屿乡北端的小门屿上,岛上遍布奇形怪状的玄武岩,黑色岩石间有一个海蚀形成的大岩洞,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为相传有巨鲸在此受困,二是因海崖上的黑色柱状玄武岩长期受海潮挖蚀成巨洞,形似鲸鱼而得名;鲸鱼洞高约7.8公尺,洞内较为寒冷阴森但若在退潮时在此听着潮音,更能体验鲸鱼洞外的惊滔骇浪。

鲸鱼洞-地形介绍

鲸鱼洞是小门屿最特殊的海蚀地形,鲸鱼洞东侧现留有二支海蚀柱,是另一海蚀拱门顶部崩塌所形成的;鲸鱼洞原为一玄武岩的海崖,经过海蚀作用将玄武岩不断的侵蚀,最后贯穿成一个海蚀门,是地理学上相当特别地形,因此鲸鱼洞成为民众来到澎湖必游的景点之一。

鲸鱼洞-满地金砂、蜂巢田

满地金砂位于鲸鱼洞的东南方台地,满地金砂是由石英砂所构成的半干燥地形,受雨水、流水的侵蚀而成,石英砂在阳光下产生闪闪发亮的玻璃光泽,是相当特别的景色,加上落日余晖的美景更是令人目不暇给;蜂巢田是澎湖特有的景观,当地居民称作『菜宅』,意为给菜住的家,目的在于对抗澎湖冬天的东北季风,因此居民利用咕咾石所建成蜂巢田的样子,以便抵抗强风和种植植物,是澎湖地区特有的人文景观。

西屿白沙的桥梁-澎湖跨海大桥

澎湖跨海大桥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因桥墩在湍急的 海流冲蚀、及长年东北季风吹袭、腐蚀严重,且因观光 交通量快速成长,使的原来的车道已不敷使用,所以 澎湖县政府从73年起即编列经费改建,终于85年1月竣工通车,改建后的澎湖跨海大桥全长为2494公尺,其中 路堤1519公尺,桥梁975公尺、桥面全宽13公尺。远望如长虹凌空,雄据台海之上,不但具观光价值,更使交通畅流无阻。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