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厦门港作为泉州大港的外围辅助港,岛上设五通、东渡两处官渡。
元朝时期,厦门设立“嘉禾千户所”,厦门港的军港地位初步建立。
明朝时期,厦门港和漳州月港成了海上走私贸易的主要口岸,海上交通初具规模,已有10条通洋航线。
明隆庆五年至万历八年(1571年至1580年),由厦门港和月港开往菲律宾的中国商船每年有30~40艘,每年进出口价值150万金元左右。
清顺治七年至十八年(1650年至1661年),厦门港是郑成功海路“五商”(以仁、义、礼、智、信五字为5家商行之代号)通台湾、日本、吕宋及南洋各地的中心。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户部税关之一的闽海关设立,厦门为其正口,成为“凡海船越省及往外洋贸易者,出入官司征税”之地。
清雍正五年(1727年),清王朝规定所有福建出洋之船,均须由厦门港出入,厦门港为福建省出洋总口。
清嘉庆元年(1796年),成为“通九译之番邦”,“远近贸易之都会”,与厦门往来的东西洋国家和地区达30多个。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厦门开辟成为5个通商口岸之一。
厦门港近代历史风貌(3)清光绪六年(1880年),英商太古公司在岛美路头北侧建造太古趸船码头,码头前沿设有栈房式趸船1艘,靠泊能力500吨;后方陆域建有太古栈房6间,总仓容1066.3万斤,成为近代较为先进的综合性码头。
民国17年(1928年)5月,厦门港重新建造的8座码头竣工。
民国20年至21年(1931年至1932年),厦门港重新建造的其余20座码头竣工。新建码头为石砌或混凝土结构,分为斜坡或梯式两类。
民国24年(1935年),由荷兰治港公司承建的太古码头全部竣工,码头设有2艘趸船,各长64米,宽9米,引桥2座各长21米,宽4.8米,可同时停靠2艘3000吨级的货轮。新建的太古码头岸线长1865米,前沿水深为-7米,建有2层仓库1座,共7464平方米,可供件杂货装卸。
民国27年(1938年),厦门沦陷,厦门港被日本军商控制。
民国36年(1947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厦门港口航运贸易开始复苏。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海峡两岸军事对峙的紧张局势,在近20年的时间里,进出厦门港的船舶都要利用夜间靠近大陆绕道航行;加上管理体制不断变更,以航代港的管理局面,使港口的生产和建设发展缓慢。
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和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迅速发展,厦门港的航线不断扩大,客货运量大幅度增长。
东渡港区海天码头1984年,厦门港东渡港区一期工程2个5万吨级和2个万吨级泊位正式投产。
1988年,厦门港东渡港区二期工程4个万吨泊位动工兴建。
2006年1月1日,厦门湾内港口体制一体化整合,由新组建的厦门港口管理局统一管理厦门湾内的东渡、海沧、嵩屿、刘五店、客运、招银、后石、石码共8个港区。
2010年8月31日,漳州港的古雷港区、东山港区、云霄港区、诏安港区并入厦门港。
2017年3月,厦门港被中国交通运输部设立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国际船舶登记船籍港,成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8个国际船舶登记船籍港之一,也是中国国内首批获得批准的国际船舶登记船籍港。[1]9月29日,厦门港主航道扩建四期工程竣工,可满足全航段20万吨级集装箱船与15万吨级集装箱船组合全潮双线通航,改变了之前20万吨级集装箱船进港需封航的历史,提升了厦门港通航条件和安全性。
厦门港务大厦厦门港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南部,九龙江入海口,位于东经118°04',北纬24°27';介于中国上海与广州之间,东北距福州港200海里,南距广州389海里,东距台湾省基隆港222海里。港口面向东南,由青屿水道与台湾海峡相联,港外有金门、大担及浯屿等岛屿为屏障,周围多山丘,避风条件好,各种船舶进出港不受潮水限制,为中国对外贸易港口之一,亦是华侨进出内陆的主要门户。
厦门港岸线总线154千米,适于建港的岸线31.6千米;现有锚地面各18.99平方千米,规划锚地面积52平方千米。进港航道全长约40.3千米,水深达到-14米,10万吨级船舶可乘潮出港。[2]
厦门港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1181.0毫米,5月至10月为雨季,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29天。年平均气温20.8摄氏度。厦门港常风向为东北,东南风次之,强风向为东南东及东北。厦门港每年5月至10月处于台风季节,平均每年在厦门登陆的台风有1至2次,受其影响的有3至4次。[2]
厦门港潮汐属正规半日潮型。平均高潮位5.66米,平均低潮位1.74米,平均潮差3.96米。潮流属往复流,落潮流大于涨潮流。涨潮流最大流速0.46至0.57米/秒,方向333度。落潮流最大流速0.61至0.93米/秒,方向137度。洪水季节鼓浪屿南面的落潮流速可达2.57至3.08米/秒。[2]
厦门港东渡港区
厦门港东渡港区(2)据2019年6月厦门港口管理局官网信息显示,厦门港拥有航道总长约720千米,其中沿海航道长340千米,内河航道长380千米,万吨级以上深水航道总长约154千米;20万吨级主航道水深达-16.6至-17.1米,底宽490至560米,可满足20万吨集装箱船舶与15万吨级集装箱船舶组合全潮双线通航要求,同时满足20万吨集装箱船舶与20万吨级散货船舶组合双线通航要求。
据2019年6月厦门港口管理局官网信息显示,厦门港建成生产性泊位16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共76个(含10万吨级以上泊位17个,20万吨集装箱泊位5个,其中嵩屿码头3个,远海码头2个),码头货物综合通过能力1.78亿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1033万标箱;拥有集装箱、邮轮、石油、煤炭等专用码头,最大靠泊能力20万吨级。
截至2019年6月,厦门港主营集装箱、散货、杂货运输以及国际邮轮、对台客滚等业务,兼营临港产业发展、保税、现代物流和航运服务等业务。[2]
厦门港海沧港区(3)截至2018年底,厦门港共开通集装箱班轮航线146条,其中国际航线92条(海上丝绸之路国家航线57条),内支线12条,内贸线42条。
2011年,厦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57亿吨;其中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46.5万标准箱;完成旅客吞吐量1099.4万人次。
2012年,厦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72亿吨;其中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20.17万标准箱;完成旅客吞吐量1092.30万人次。
2013年,厦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91亿吨;其中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00.80万标准箱,2013年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居当时中国第8位,世界第17位;完成旅客吞吐量983.53万人次。
2014年,厦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05亿吨;其中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57.24万标准箱;完成旅客吞吐量953万人次。
2015年,厦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10亿吨;其中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18.28万标准箱;完成旅客吞吐量984.49万人次。
2016年,厦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09亿吨,其中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61.37万标准箱;完成旅客吞吐量945.60万人次。
2017年,厦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11亿吨,其中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38.14万标准箱;完成旅客吞吐量858.87万人次。
2018年,厦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17亿吨,其中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70.23万标准箱,2018年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居当时中国第7位,世界第14位;完成旅客吞吐量862.40万人次。
截至2019年6月,厦门港港区铁路通过鹰厦铁路、福厦铁路、厦深铁路、龙厦铁路与中国全国铁路网相连。[2]截至2019年2月,连接厦门港的中欧(厦门)班列已开通厦门到布达佩斯、汉堡、杜伊斯堡、阿拉木图、莫斯科等6条国际线路。
截至2019年6月,厦门港通过高集海堤、厦门大桥、海沧大桥等与福建省公路连网,并通过228国道、319国道、324国道以及沈海高速公路、厦蓉高速公路、厦沙高速公路多条高速公路与中国全国公路网相连。[2]
截至2019年4月,厦门港先后与美国巴尔的摩港、德国杜伊斯堡港、乌克兰伊利乔夫斯克港、西班牙拉斯帕尔玛斯港、韩国木浦新港、韩国平泽港、韩国光阳港、美国埃福格莱兹港、比利时泽布鲁日港、马来西亚巴生港、美国迈阿密港、爱尔兰科克港、澳大利亚弗林德斯港、智利圣安东尼奥港、韩国釜山港等15个港口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2018年,厦门港海润集装箱码头、远海码头获得亚太港口服务组织(APSN)“2018年亚太绿色港口”(GPAS)称号。
根据《厦门港总体规划(2035年)》,厦门港定位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沿海集装箱干线港和邮轮始发港,是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载体和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口岸,是厦门市、漳州市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是福建省及周边省市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出海口。到2035年,厦门港年集装箱吞吐量目标为2000万标准箱。
海沧港区远海全自动化码头
厦门港从区域支线小港跻身全球第14大强港,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海运取得巨大发展的见证。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港口,厦门港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未来,厦门港将推动智慧物流平台建设,打造成为东南亚与美洲及东北亚等地的中转中心,成为与东南亚国家交流合作的海上交通枢纽,进一步提升其国际枢纽港地位。(新华网评)
厦门港大力发展现代港口物流,延伸和完善港口、保税和口岸服务功能,挖掘内陆海铁联运市场;大力推动国际中转和内支线中转等成长性业务的拓展,构建以厦门港为中心的东南港口内支线运输网络。同时,加快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步伐,陆续研究开发多项服务创新举措,提高了货物通关效率,降低了客户物流成本。(经济日报评)
依托“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建设,厦门港将发挥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国际集装箱干线港、世界航运节点等诸多优势,强化辐射力和集聚力,打造行业“金字品牌”,继续保持厦门港高质量发展势头。(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