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评价地面激发极化异常,加大勘探深度。根据供电及测量电极位置的不同,这种方法可分为井-井(井中激发,井中测量)、井-地(井中激发,地面测量)、地-井(地面激发,井中测量)3种工作方式。井-井方式用于追索和研究深部矿体和两钻孔间矿体的相互关系;井-地方式可沿矿体走向在地表圈定矿体范围;地-井方式用于发现井旁或井底盲矿体,并确定其位置。
此法用于寻找良导性矿体或解决水文地质的部分问题。在寻找良导性矿体时与地面充电法的区别在于供电电极之一置于钻孔或坑道中被揭露的矿体上(也可置于矿体附近的围岩上,而称为“间接充电”)。测量可在地面或在充电钻孔或邻孔的不同深度上进行,以确定该矿体的大小与形状。充电法在水文地质工作中,可测定地下水流速和流向。方法是:将供电电极之一置于地下水面下,供电前要使地下水盐化以增强其导电性,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测量地面等电位线,等电位线的长轴方向指示水的流向,再根据等电位线随时间的位移即可确定流速。
应用低频简谐场或不稳定场研究钻孔周围空间,借以发现良导性矿体。这种方法通常以钻孔为中心布置大回线,在井中测量磁场分量振幅比和相位移,或过渡过程电位。井中电磁法可用于发现井旁40~100米距离上的矿体,并确定其电导率和空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