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双螺旋

目录导航

概念

科技创新活动绝非简单的线性递进关系,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创新链条,而是一个复杂、全面的系统工程。在多主体参与、多要素互动的过程中,作为推动力的 技术进步与作为拉动力的 应用创新之间的互动推动了 科技创新。 技术进步和 应用创新两个方向可以被看作既分立又统一、共同演进的一对“双螺旋结构”,即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构成的“创新双螺旋”。在 技术创新多主体参与、多要素互动的过程中,作为推动力的 技术进步与作为拉动力的 应用创新之间的互动推动了技术创新。

应用创新

技术进步是指技术所涵盖的各种形式知识的积累与改进。在开放经济中, 技术进步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 技术创新、技术扩散、技术转移与引进。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工业化的赶超就是技术的赶超。根据当前的情况,后发国家技术赶超应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自由贸易和技术引进为主,主要通过引进技术,加速自己的 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第二阶段,技术引进与技术开发并重,实施适度的贸易保护,国家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通过有选择的产业政策,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第三阶段,必须以技术的自主开发为主,面对的是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国家主要通过产业政策,加强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合作与交流,占领产业制高点,获得先发优势和规模经济,将动态的比较优势与静态的比较优势结合起来,兼顾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宏观平衡与微观效率,有效的配置资源,实现跨越式赶超。目前国内城市主要依托各类 高新技术园区、开发区等制度设计来完成国家的技术赶超工作,政府通过政策等引导资金、技术、人才、产业等的集聚来孵化高新企业和高新技术。

应用创新

应用创新,就是以用户为中心,注重 用户创新,置身用户应用环境的变化,通过研发人员与用户的互动挖掘需求,通过用户参与创意提出到技术研发与验证的全过程,发现用户的现实与潜在需求,通过各种创新的技术与产品,推动 科技创新。 应用创新要求建立畅通高效的创新服务体系,为技术与产品研发提供最贴近市场和用户需求的信息,推动应用创新,并进一步提供 技术进步的动力。同时,技术研发方通过以应用为核心,进行技术集成创新,培养产品设计能力、研发能力,逐步向产业上游发展,推动产业的更新换代,提升整个行业科技水平。目前在 科技创新体系还更多的注重 技术进步,对面向用户的 应用创新较少给予关注。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实用性和推广性差等很多科技管理体系的弊病都与此相关,技术发展与用户需求对接出现了问题,造成 技术进步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脱节。制度设计对于技术发展、产品转化十分重要。当我们通过 高新技术园区这类制度设计实现了产业的集聚、技术的集聚、人才的集聚的时候,我们却没有很好的在制度层面上解决技术的应用、转化以及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 应用创新的机制,在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公共服务业的一线管理与服务方面缺乏动力。

完善体系

为进一步完善 科技创新体系,我们有必要在 应用创新方面通过开放创新、共同创新平台,即 应用创新园区的制度设计,来实现用户、需求的集聚,实现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和各类创新主体的互动。以 高新技术园区和 应用创新园区两类制度设计的高度互补与互动,通过 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创新双螺旋”的呼应与良性互动形成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创新生态,全面推动 科技创新将是探索健全和完善 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探索。

创新体系

随着科技进步以及 创新理论的发展和 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深入, 技术创新越来越被认识到其作为多创新主体、多创新要素交互作用下的复杂涌现特性,科技创新必须实现技术发展与 应用创新的并驾齐驱,实现“双螺旋结构”的互动推进。在技术发展方面,我们要以 高新技术园区等平台的制度设计,通过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的集聚孵化新企业、孵化新技术;在 应用创新方面,可以通过“ 三验” 应用创新园区的摸索,以 应用创新园区等平台的制度设计,通过用户的集聚、需求的集聚以及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的集聚,推动应用创新,谋求 技术进步平台与应用创新平台的对接,通过需求与技术的对接和互动,构建一个高效的创新体系。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融合与发展给 科技创新带来的新机遇,通过“ 三验” 应用创新园区的探索逐步构建用户为中心、需求为驱动的创新服务总线以及新型的创新价值链合作伙伴关系,全面打造 创新2.0模式,推动全民参与科技创新,营造创新氛围,推动开放创新、共同创新,通过 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创新双螺旋”的呼应与良性互动形成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创新生态,探索进一步建全和完善我国 科技创新体系。

创新

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 科技创新以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紧密围绕国家与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把握对知识社会科技创新形态新趋势,从 技术进步与 应用创新的互动影响入手,开展对多维尺度下用户参与的 创新2.0模式的系统剖析,探讨国家、区域、城市、社区等不同尺度社会、经济、科技、资源和环境等领域创新涌现的结构变革特征、动态关联机制、空间分布格局和发展演变趋势,系统梳理 创新2.0的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为制订创新2.0的整体架构提供理论上的科学依据和实证上的案例借鉴。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