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脏器脱垂

目录导航

疾病分类

女性盆腔器官脱垂通常根据发生不同的部位分为阴道前壁膨出、子宫脱垂、阴道顶脱垂、肠疝和阴道后壁膨出。多部位脱垂经常同时存在。

近代又将女性盆腔分为前、中、后3个区域,因此盆腔脏器脱垂有被分为:

前盆腔缺陷:包括膀胱及阴道前壁膨出以及尿失禁;

中盆腔缺陷:包括子宫及阴道穹隆脱垂(切除子宫者);

后盆腔缺陷:包括阴道后壁及直肠膨出,可同时合并有肠疝。

发病原因与机制

女性盆底由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有尿道、阴道和直肠穿出,盆底组织对保持子宫、膀胱、直肠等盆腔器官位于正常位置起重要作用。盆底肌肉和筋膜组织的薄弱将导致盆腔脏器脱垂。

影响盆底组织的因素包括:

易感因素:性别,种族,解剖,神经,胶原、肌肉、文化、环境;

诱发因素:分娩、神经损伤、肌肉损伤辐射、组织裂伤、根治性手术;

促发因素:便秘、职业、慢性咳嗽、娱乐、吸烟、肥胖、手术、绝经、肺部疾病、月经周期、感染、药物;

失代偿因素:年龄、痴呆、体弱、疾病、药物、环境。

以上多种因素均可导致盆底支持薄弱。其中,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有:阴道分娩损伤和绝经后的盆底组织退化性改变和存在有腹压增高的疾病,如:肥胖、长期便秘、慢性咳嗽等。分娩过程中可导致软产道及其周围的盆底组织扩张,肌纤维拉长甚至撕裂,盆底神经的损伤,若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将影响盆底组织张力的恢复。在上个世纪20-40年代,发病主要为年轻产后的病人和多产的老年人,现在产科技术提高,由产伤造成的盆底功能障碍已明显减少。然而,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肌肉韧带组织支持力下降,使得POP仍然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严重地影响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关于盆底理论的进展

随着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的上升以及广大女性对高生活质量的追求,女性盆底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各种盆底修复重建手术蓬勃开展,不断有新理论、新观念和新术式的提出。其中,最重要的里程碑理论是进入19 世纪90 年代后,Delancey 提出的吊床假说、阴道支持结构的三水平理论以及Petros 的整体理论,这些理论成为POP诊治的基础,即通过解剖的恢复达到功能的恢复。

Delancey的阴道支持结构的三水平( three levels of vaginal support)理论和吊床理论:Delancey于1994年详细阐述了将支持子宫阴道的筋膜、韧带等结缔组织分为上、中、下三个水平。第一水平(level 1):顶端悬吊支持(suspension),侧方子宫骶韧带(sacrospinous ligament)向中间与宫颈周围环(pericervical ring)连接,即由骶韧带-子宫主韧带复合体垂直悬吊支持子宫、阴道上1/3,是盆底最为主要的支持力量;第二水平(level 2):侧方水平支持(lateral attachment),直肠阴道筋膜(rectovaginal fascia)、耻骨宫颈筋膜(pubocervical fascia)向两侧与盆筋膜腱弓(arcustendineus fascia pelvis)相连,即由耻骨宫颈筋膜附着于两侧腱弓形成的白线和直肠阴道筋膜及肛提肌(levatorani)水平支持膀胱、阴道上2/3和直肠;第三水平(level 3):远端融和支持(distalfusion),耻骨宫颈筋膜体和直肠阴道筋膜远端延伸融合于会阴体,在会阴中心腱与会阴体近段融合,支持尿道远端。同时也提出了吊床假说, 即认为尿道位于盆腔内筋膜和阴道前壁组成的支持结构(吊床) 之上。当吊床功能缺陷时,可产生近端尿道高活动性或阴道前壁膨出(膀胱膨出), 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整体理论:1990年Petros和Ulmsten提出了integry theory,即不同腔室、不同阴道支持轴水平共同构成一个解剖和功能的整体,在现代盆底解剖学中不再被孤立理解,即女性盆底结构解剖学的整体理论。不同腔室和水平的脱垂之间相对独立,例如阴道支持轴的DeLancey第一水平缺陷可导致子宫脱垂和阴道顶部脱垂,而DeLancey第二、第三水平缺陷常导致阴道前壁和后壁膨出;不同腔室和水平的脱垂之间又相互影响,例如压力性尿失禁在行耻骨后膀胱颈悬吊术(Burch术)后常有阴道后壁膨出发生,阴道顶部脱垂在行骶棘韧带固定术(sacrospinous ligament fixation)后可发生阴道前壁膨出。

临床表现

轻症患者一般无不适,重症患者可自觉有阴道块状物脱出,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站立过久或劳累后症状明显,卧床休息后症状减轻,还可伴有排便、排尿困难。暴露在外的宫颈或阴道壁长期与衣裤摩擦,可导致局部宫颈或阴道壁出现溃疡、出血等,继发感染后还会有脓性分泌物。子宫脱出很少影响月经,甚至不影响受孕、妊娠及分娩。阴道前壁膨出者可有排尿障碍,如尿不尽感、尿潴留、尿失禁等,有时需将阴道前壁向上抬起方能排尿。阴道后壁膨出可伴有排便困难, 有时需用手指推压膨出的阴道后壁方能排出粪便。

盆腔脏器脱垂常为多部位同时存在,如子宫脱垂常伴有阴道前后壁膨出,阴道粘膜增厚角化,宫颈肥大并延长。阴道前壁呈球形膨出,膨出膀胱柔软,阴道粘膜皱襞消失。阴道后壁膨出时,多伴有陈旧性会阴裂伤,肛门指诊时可触及向阴道内凸出的直肠。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以及体格检查,盆腔脏器脱垂疾患很容易得到确诊。检查时需嘱咐患者向下屏气或加腹压,判断脱垂的最重程度,并予以分度,同时注意有无溃疡存在。

盆腔脏器脱垂分度、分期

根据1981年在青岛召开的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两病”科研协作组的意见,检查时以患者平卧用力下屏时各部位下降最低点位为分度标准。均分为三度。

子宫脱垂:

Ⅰ度:宫颈外口距处女膜<4cm,但未脱出阴道口外。轻型: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4cm,未达处女膜缘。重型:宫颈已达处女膜缘,阴道口可见子宫颈。

Ⅱ度:子宫颈及部分子宫体已脱出阴道口外。轻型:宫颈脱出阴道口,宫体仍在阴道内。重型: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

Ⅲ度:子宫颈及子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阴道前壁和后壁脱垂:

Ⅰ度:阴道前(后)壁向下突出,但仍在阴道内,有时伴有膨出的膀胱。

Ⅱ度:部分阴道前(后)壁脱出阴道口外。

Ⅲ度:阴道前(后)壁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III度膀胱膨出均合并膀胱膨出和尿道膨出。

目前国内外多采用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期法(pelvic organ prolaps quantitation,POP-Q),此分期系统分别利用阴道前壁、阴道顶端、阴道后壁上的2个解剖指示点与处女膜的关系来界定盆腔器官的脱垂程度。处女膜平面为参照,以0表示,位于处女膜以上用负数表示,以下用正数表示。阴道前壁上的2个点分别为Aa、Ba,阴道顶端为C、D,阴道后壁为Ap、Bp,Gh表示会阴裂长度。Pb表示会阴体长度,TVL表示阴道总长度。测量值以厘米(cm)表示。POP-Q通过3×3表格记录,客观反映盆腔器官脱垂变化的各个部位的具体数值。

POP-Q 评估指示点及范围

Aa 阴道前壁中线距处女膜缘3cm处 -3~+3
Ba Aa点以后阴道前壁脱出部距处女膜缘的最远处 -3~+TVL
C 子宫颈外口最远处,子宫切除者则相当于阴道残端最远处 +/-TVL
D 未切除子宫者的阴道后穹窿 (子宫切除术无宫颈者,D点无法测量,D点用于鉴别宫颈延长的程度) +/-TVL
Ap 阴道后壁中线距处女膜缘3cm处 -3~+3
Bp Ap点以后阴道后壁脱出部距处女膜缘的最远处 -3~+TVL
gh 尿道外口到,阴唇,后联合,中点,的距离 无限定值
pb 阴唇后联合到肛门开口中点的距离 无限定值
tvl 当C,D在正常位置时阴道顶部至处女膜缘的总长度 无限定值

POP-Q分度标准

解剖描述 定位描述
0 无脱垂 Aa 、Ap、Ba、Bp均在-3cm处,C点或D点位置在 -tvl~-(tvl-2)cm处
范围大于0级,脱垂的最远端在处女膜缘内侧,距处女膜缘>,1cm 脱垂的最远端定位于<,1cm
脱垂的最远端在处女膜缘内侧或外侧,距处女膜缘<,1cm 脱垂的最远端定位于,1~+1cm
脱垂的最远端在处女膜缘外侧,距处女膜缘>,1,cm,但小于(tvl-2)cm 脱垂的最远端定位于>,+1cm~(tvl,2)cm
全部脱出,脱垂的最远端超过处女膜缘>,(tvl-2)cm 脱垂的最远端定位于>,(tvl,2)cm

(注:分期应在向下用力屏气时,以脱垂完全呈现出来时的最远端部位计算。应针对每个个体先用3×3表格量化描述,再进行分期。)

鉴别诊断

Aa 阴道前壁中线距处女膜缘3cm处 -3~+3
Ba Aa点以后阴道前壁脱出部距处女膜缘的最远处 -3~+TVL
C 子宫颈外口最远处,子宫切除者则相当于阴道残端最远处 +/-TVL
D 未切除子宫者的阴道后穹窿 (子宫切除术无宫颈者,D点无法测量,D点用于鉴别宫颈延长的程度) +/-TVL
Ap 阴道后壁中线距处女膜缘3cm处 -3~+3
Bp Ap点以后阴道后壁脱出部距处女膜缘的最远处 -3~+TVL
gh 尿道外口到,阴唇,后联合,中点,的距离 无限定值
pb 阴唇后联合到肛门开口中点的距离 无限定值
tvl 当C,D在正常位置时阴道顶部至处女膜缘的总长度 无限定值

疾病治疗

解剖描述 定位描述
0 无脱垂 Aa 、Ap、Ba、Bp均在-3cm处,C点或D点位置在 -tvl~-(tvl-2)cm处
范围大于0级,脱垂的最远端在处女膜缘内侧,距处女膜缘>,1cm 脱垂的最远端定位于<,1cm
脱垂的最远端在处女膜缘内侧或外侧,距处女膜缘<,1cm 脱垂的最远端定位于,1~+1cm
脱垂的最远端在处女膜缘外侧,距处女膜缘>,1,cm,但小于(tvl-2)cm 脱垂的最远端定位于>,+1cm~(tvl,2)cm
全部脱出,脱垂的最远端超过处女膜缘>,(tvl-2)cm 脱垂的最远端定位于>,(tvl,2)cm

非手术治疗

尿道肿瘤:女性尿道肿瘤常合并有泌尿系症状,如尿频、尿急、血尿等,多存在尿线改变,查体可见肿物位于尿道内或尿道口周围,阴道前壁可由于肿瘤生长略向后凸,阴道后壁及子宫颈位置正常,尿道镜及膀胱镜可明确肿物来源。阴道壁肿瘤:可发生于阴道不同位置,表现为局部凸起,肿瘤多为实性,不易推动,不易变形,除肿瘤所在部位外,其他部位阴道壁及宫颈位置正常。子宫内翻:指子宫底部向宫腔内陷入,甚至自宫颈翻出的病变,这是一种分娩期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多数发生在第3产程。子宫黏膜下肌瘤:主要是脱出于宫颈口外甚至阴道口的黏膜下肌瘤容易和子宫脱垂混淆。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患者多有月经过多病史,肿物为实性、红色、质地韧,有蒂部与宫腔内相连,蒂部四周可触及宫颈。

手术治疗

盆腔脏器脱垂是一种非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需要患者主动要求治疗时由经治医生与患者和家属共同协商决定治疗方式。

针对患者年龄、自觉症状、生育情况、疾病严重程度、有无严重其他系统并发症以及所在医院医师的手术技术经验和手术方式的偏好等因素来对每个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以期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和治疗效果。

POP的治疗分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

疾病预后

对于存在轻度脱垂的无自觉症状(Ⅰ和Ⅱ期,尤其是脱垂下降点位于处女膜之上),且无特殊症状的患者,可以选择观察。 POP患者常规注意事项:

一旦诊断盆腔脏器脱垂,需要尽量避免提重物,避免便秘、慢性咳嗽、肥胖等增加腹压的情况。推荐肥胖患者适当减肥;便秘患者行为训练,改善排便习惯,例如定时排便,饮食调节(增加食物纤维),使用缓泻剂或灌肠剂避免用力排便。。有尿失禁症状者可行行为调节(定时排尿等)、盆底肌训练和药物治疗。

盆底功能锻炼:

盆底肌肉锻炼又称凯格尔锻炼( Kegel exercise):是迄今为止最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盆底康复方法。它是指导患者自主反复进行收缩肛门及阴道的动作,每次收缩3 s 后放松,连续15 ~30 min,每日进行2 ~3 组锻炼,4 ~6 周为1 个疗程,但一定要注意不要同时收缩腹肌及大腿肌肉。正确的锻炼方法可以加强薄弱的盆底肌肉组织力量,增强盆底支持力,改善并预防早期脱垂的进一步发展。盆底功能锻炼还可以辅以生物反馈治疗或电刺激等盆底功能锻炼方法,增强盆底功能锻炼效果。

子宫托治疗

子宫托是一种古老的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保守治疗方法。对于脱垂导致患者有不适症状、要求治疗的中重度盆底缺陷患者可以使用子宫托。目前,也是唯一特异的POP非手术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年龄大、有严重内科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或对手术治疗有顾虑而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目前国外将其作为盆腔脏器脱垂的一线治疗方案,也可为术前的辅助治疗手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子宫托的形状和大小,并指导患者或家人学会安放。

目前我们使用较多的子宫托为硅胶子宫托。硅胶子宫托较传统的金属、塑料及橡胶子宫托相比,具有异物反应小,分泌物少,患者耐受性高等特点。硅胶子宫托种类繁多,其中,临床应用最多的为环型和茎杆型,主要应用于各种原因不适合选择手术、要求延缓手术治疗者。对于初次试戴子宫托时,选择子宫托种类和型号时,首选环型试用,因为这种形状的子宫托在阴道内不形成负压,与茎杆型相比最大优点是患者容易掌握取放方法和自理,如环型不合适再改用茎杆型。一般情况下从中号开始试戴,根据试戴结果再做调整。患者使用子宫托后总体症状和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

根据北医三院临床使用的观察中,我们需要重点说明以下几点:(1)子宫托在自愿选择保守治疗的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中成功率较高。(2)子宫托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多数患者使用满意。(3)子宫托可用于多部位POP。(4)取放困难/麻烦是影响子宫托使用的主要因素,尤其在使用的最初6个月内。

疾病预防

手术治疗是重度脱垂的主要治疗手段。有统计表明大约有11%的女性在一生中需要经历脱垂手术治疗,其中大约有30%的患者在首次手术后的4年中需要再次手术治疗。我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包括年龄、脱垂的严重程度、全身状况,既往手术史、提出可采用的的手术方式,由患者及家属协商来共同决定治疗方案。

手术指征:POP-Q分期Ⅱ期及以上并有症状的完成生育任务的盆腔器官脱垂。常见症状有:脱垂造成的症状——慢性盆腔痛、走路或站立时有下坠感或压迫感及性交不适或性交困难,影响正常生活。直肠脱垂修补术选择标准:需要手指协助和/或手指肛诊帮助排便,或重度直肠脱垂,或排便造影显示直肠脱垂处有造影剂储留。

手术前相关准备

a) 术前需行1:5000高锰酸钾液(PP粉)温水坐浴一周,局部应用雌激素软膏。

b) 手术前2-3天开始手术区冲洗。

c) 手术前2天做肠道准备,饮食半流食。

d) 术前1天改流食,服肠道抗生素,洗肠、备皮等相关术前准备。

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相关问题

POP手术治疗的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如:早在1850年Riggoli描述了宫颈延长,1859年Huquer首创了宫颈截除;1861 年在美国新奥尔良,Chopp ins施行了第1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1877年有了Le Fort阴道封闭手术;1888年Donala施行了子宫颈截除术以及Manchester手术等;这些传统手术手术的问题: ①扭曲或损害了解剖,如阴式子宫切除术使阴道丧失支持韧带;②未能改善阴道上段的缺陷,容易复发,特别是穹隆膨出;③明显地使阴道缩窄及影响功能, LeFort阴道封闭手术则完全使病人丧失了性生活的条件;④术后阴道的不适和疼痛;⑤易于复发。现代的盆底重建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解剖、缓解症状、恢复功能,尽可能保留性功能。手术包括有自体组织修复、网片添加修补术。

因此,基于以上盆底手术的历史,可将POP手术分为两大类:盆底重建手术和阴道封闭术。

手术治疗之盆底重建术(pelvic floor reconstruction surgery)

盆底重建手术可采取自体组织修复、网片添加修补术。

a) 自体组织修复:适用于较年轻的患者,为减少手术对今后生理功能,尤其是减少对性生活的影响所采用的术式,具体手术方法可根据患者病情决定。如:曼氏手术,将延长脱垂的子宫颈部分切除,并将主骶韧带断端与宫颈断端进行缝合固定,加强支持子宫的韧带组织;传统的阴道前后壁缝合修补术;对于中盆腔的脱垂,还可选择:高位骶韧带缩短术:将子宫宫颈、阴道断端等,固定在骶韧带中远段;或者骶棘韧带固定术,将子宫颈或阴道断端缝合、固定到骶骨前方,使子宫颈或阴道断端从脱垂位置恢复到正常位置,达到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目的。

b) 网片添加的盆底修复手术:适用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因脱垂患者盆底组织退化,采用自体组织修复后复发率高,可达30%-50%,为降低术后复发率而添加使用替代材料——补片的手术。目前补片分人工合成和生物2种。根据疗效建议使用专门应用于女性盆底修复的人工合成网片添加修补。人工合成网片是永久植入的,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今后不能被完整取出。人工合成网片添加后复发率明显降低,手术治愈率可达90%左右,但约有10%左右的患者术后可能发生网片的相关并发症,如继发感染、暴露、侵蚀等。人工合成网片添加后可能会使性生活满意度下降,极少数患者术后发生疼痛等,目前无很好的解决办法。极少数情况下有发生膀胱阴道瘘或阴道直肠瘘的可能。部分患者因术后网片并发症需再次手术以缓解相应症状。

手术治疗之阴道封闭术(colpocleisis)

阴道封闭术,相对于盆底重建手术,又被称为阴道闭塞性手术(the vaginal obliterative procedure)。这是由于阴道封闭术改变正常的阴道解剖结构,封闭阴道。

阴道封闭术包括部分阴道封闭术和完全性阴道封闭术。阴道部分封闭术是去除部分阴道前后壁粘膜,封闭部分阴道,两侧形成引流阴道和宫颈分泌物的腔隙。阴道完全封闭术是去除尿道外口内0。5-2cm的全部阴道前壁和处女膜缘内的全部阴道后壁粘膜并完全封闭阴道。

阴道封闭术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术式,至今已愈百年。阴道部分封闭术最早起源于欧洲,1823年Geradin报道该术式,1867年Neugebauer开展。阴道完全封闭术最早由Edebohls于1911年报道。

阴道封闭术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目前报道的阴道封闭术的治愈率在91-100%,其治愈率百余年来并无明显变化。而且,部分阴道封闭术可以在局部或半身麻醉下进行,可以保留子宫而不进入腹腔,具有手术难度小、手术时间短、围手术期并发症少。

然而由于其改变了正常的解剖结构,封闭了阴道,使患者丧失阴道性交的能力,可能造成患者及家属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同时,如果保留子宫还可能造成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困难,术后还可能发生宫腔积脓可能。因此,最终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目前该术式的主要适应症为①用于无性生活要求、年迈、预期生存期较短、症状重的完全脱垂患者②盆底重建手术失败或术后复发的老年患者③保留阴道功能无法治愈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其中,阴道完全封闭术则仅适用于同时切除子宫或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然而,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盆腔脏器脱垂患者越来越多。对老年盆腔脏器脱垂患者进行盆底重建手术,存在着手术时间长、出血多、麻醉时间长、手术麻醉风险高、围手术期病率高等危险。如采用网片添加全盆底重建虽可以保留子宫,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和麻醉风险,但存在费用高以及发生网片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基于阴道封闭术简便、有效的特点,对于年老已无性生活多年和今后无性生活要求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阴道封闭术可能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式选择。 因此,有趋势适当扩大阴道封闭术的手术指征。但其应用的必备条件是老年患者无性生活要求。但是对于有配偶的患者,进行该术式的选择一定要慎重。文献报道,术后有部分患者表示后悔选择此术式,其术后后悔率为3-9%。

因此,在做出阴道封闭术术式抉择前,医生必须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必须强调性生活能力丧失的问题,需要要求患者及家属(尤其是丈夫)其充分知情。要注意患者对阴道封闭的心理感受;对于配偶健在的患者尤其要慎重。

中国社会在逐步步入老龄化,而其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选择手术治疗的盆腔脏器脱垂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多,阴道封闭术可以作为一项不错的选择,而且相对于目前应用较多的添加网片的盆底重建手术,其手术难度明显减低,医生的学习曲线短,利于在不同级别的医院广泛开展。

基于盆底新理论的术式抉择

基于Delancey 1994年提出的三水平理论和Petros和Ulmsten提出的整体理论,盆腔以不同腔室、不同阴道支持轴水平共同构成一个解剖和功能的整体,因此,在这类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应注重在整体理论指导下的特异位点的修复(site-specific repair)。根据缺陷的不同区域,有针对性的进行术式选择。

前盆腔缺陷的手术治疗方式:

阴道前壁脱垂可行阴道前壁修补术,阴道旁侧修补术,阴道前壁填加补片修补术。如合并SUI可加用尿道中段悬吊术。

(1)中央型缺陷修补:指折叠缝合耻骨宫颈筋膜和膀胱筋膜,是修补中央型缺陷最常用的方法。不建议单独采用中央型缺陷修补术修补中央型和旁侧型联合缺陷。

(2)旁侧型缺陷的修补:旁侧型缺陷可以通过经腹(开腹或腹腔镜)耻骨后或经阴道途径修补。阴道旁缺陷修补的目的是将耻骨宫颈筋膜缝合于盆筋膜腱弓,从而恢复对膀胱、尿道和阴道前壁的修补。

(3)加用补片修补术:适用于Ⅱ期及以上阴道前壁脱垂及中央型和旁侧型联合缺陷者。

中盆腔缺陷的手术治疗方式:

单纯子宫切除不足以治愈疾病。常用术式包括曼氏(Manchester)手术、骶棘韧带悬吊术、骶骨固定术、高位骶韧带悬吊术及阴道封闭术。

(1)Manchester手术:适用于Ⅰ和Ⅱ期子宫脱垂,伴宫颈延长的患者,手术中截除宫颈,将主韧带和宫骶韧带缝合于子宫下段前方以维持子宫于前倾位。并进行阴道前后壁修补。

(2)子宫(阴道穹隆)悬吊术:适用于子宫重度脱垂者,中重度阴道穹隆脱垂,尤其适合年轻患者。方法有:① 骶棘韧带悬吊术:将宫颈或阴道穹隆固定于骶棘韧带,有效率为64%~97%。② 骶骨悬吊术:经腹或腹腔镜,通过补片将宫颈或穹隆固定于骶骨,成功率为84%~98%。

(3)高位骶韧带悬吊术:可经腹腔镜及经阴道手术,适用于子宫或阴道穹隆脱垂及子宫直肠窝疝患者。未行子宫切除者经腹腔镜将宫骶韧带折叠缝合后重新固定于宫颈上。子宫切除者将骶韧带折叠缝合于阴道顶端。

(4)阴道闭合术:包括阴道部分闭合术和完全闭合术。阴道部分闭合术由Le Fort首先描述,是将阴道前后壁从脱垂的宫颈到阴道口各切除部分黏膜,然后将剥离创面相对缝合。完全闭合术是切除子宫后,将阴道前后壁完全切除,完全闭合阴道。该术式主要适用于高龄、无性生活要求、内外科严重合并症手术耐受性差患者。阴道闭合术治疗脱垂的成功率接近100%。

后盆腔缺陷的手术治疗方式:

常用术式包括阴道后壁修补术、特异位点缺陷修补术、经肛门修补术、联合使用补片修补术及会阴体修补术。

(1)阴道后壁修补术:两侧对缝加固直肠阴道筋膜,同时将两侧肛提肌折叠缝合至直肠前方的中位线。

(2)特异位点缺陷修补术:重新对合阴道后壁缺陷断裂的筋膜,而不需要行肛提肌折叠术。

(3)经肛门修补术:外科医生在对低位直肠脱垂合并直肠阴道膈薄弱的患者经常行直肠内修补术,同时可以治疗其他肛门直肠疾病,如痔疮、肛裂、丘疹及肛门狭窄。直肠脱垂复发率较高,并可能发生直肠阴道瘘。目前更推荐经阴道行阴道后壁修补术,而非经肛管修复阴道后壁脱垂。

(4)联合使用补片修补术:主要用于高位直肠膨出、重度阴道后壁脱垂或复发及在修补时几乎没有可用的支持组织的患者。

(5)会阴体修补术:深部缝合会阴部肌肉和筋膜,重建会阴体。

全盆腔缺陷的手术治疗:

适用POP-Q分期Ⅲ期及以上的多部位联合缺陷患者。常用手术方式包括多种术式联合的盆底重建术和应用补片的全盆底重建术(如Prolift-T,Avauta)。[1]

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途径:包括经阴道手术、经开腹手术、经腹腔镜手术。

经阴道手术:经阴道手术切口选择在阴道内,将脱垂器官自阴道壁分离,采用缝合或/和网片来加强和修补阴道。也可将阴道顶永久的缝合固定在骨盆韧带上(主要指骶棘韧带或宫骶韧带缝合),加强对子宫和阴道顶的支持。

经腹手术:经腹部切口,采用缝合或/和网片来支持阴道、阴道穹窿或子宫。例如骶骨阴道固定术,使用网片将阴道顶固定在骶骨上。

经腹腔镜手术:手术步骤与经腹手术相同,但术后恢复快,且疤痕小。

盆腔脏器脱垂手术是否应用添加材料

针对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来缓解症状,尽可能在解剖和功能上恢复正常。在盆底组织损伤后,肌肉及筋膜组织薄弱或断裂,如果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修补,很难建立一个强健和稳固的支托结构,应借助肌肉筋膜替代品加强。传统手术的阴道前壁修补的复发率为40%~64%,约有30%的复发患者有脱垂症状,并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Parker于1993年首次在泌尿妇科手术中使用合成补片,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在泌尿妇科的盆底重建中,聚丙烯补片是应用最广泛的合成材料。采用无张力合成聚丙烯网片治疗POP-Q Ⅱ期以上的膀胱膨出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术后3年随访的解剖恢复率可达75.5%。Novara回顾总结了2004年发表的有关Mesh文章共815篇,总体结论是人工合成补片应用于阴道壁修补术要好于传统手术,即不添加补片的手术。合成材料的广泛应用,在治疗SUI和POP方面获得较好的效果。

然而,网片相关的合并症是一个应该注意的问题。其中侵蚀(erosion)是最为常见的,也相对难以处理的问题,发生率大约3%。任何在阴道检查、膀胱镜或直肠镜检查时见到补片,均称为侵蚀,且症状与受侵蚀器官有关。阴道侵蚀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补片放置不当、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异物反应严重等。侵蚀出现的时间各异,文献报道最早在术后6周发生,最晚为术后7年。许多因素与术后侵蚀有关,包括手术技巧、补片大小、补片性质(孔径大小、硬度、弹性、组织容受性)。吸烟会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皮瓣坏死的风险,增加补片侵蚀的发生率。材质硬的补片与周围组织接触不好,导致最后补片与周围组织融合不好,容易发生侵蚀。补片侵蚀多发生在术后4到18个月。在手术操作中,确切止血,并避免大面积的阴道壁的分离,可以减少术后血肿形成。补片无张力放置,可保证阴道皮肤的血供,从而减少侵蚀的发生,侵蚀严重者通常要拆除网片。另外,术后疼痛虽然少见,但有时术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处理也很棘手。[2]

因此,并非所有的患者均需采用添加材料。一般来说网片用于复发患者或者存在有手术失败高危因素的患者(如阴道前壁重度脱垂)。添加材料有可吸收的,如由动物组织制成的生物材料,随着时间延长会逐步消失。不可吸收合成材料,使用后会永久存在机体内。有些材料是一种由可吸收和不可收复合的。患者和家属在术前需要和医生详细讨论添加材料的使用与否,对患者需要充分知情告知,希望能够理解替代材料(不可吸收网片)使用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传统手术术后复发的两难问题目前尚无好的解决办法。使用网片手术的医生必须经过专业培训。

盆腔脏器脱垂手术是否同时行抗尿失禁手术:

若患者术前有咳嗽或用力后漏尿的情况,术后症状可能加重。为避免术后发生尿失禁,经检查证实存在张力性尿失禁,可考虑同时行抗尿失禁手术,手术为经阴道在尿道中段放置无张力吊带。若术前无咳嗽或用力后漏尿的情况,手术后由于脱垂的纠正,原术前隐匿的尿失禁有可能变成明显漏尿(约30%),目前无特殊的检查在术前准确预测术后是否会发生尿失禁,对于阴道前壁重度脱垂的患者可选择:①手术同时做抗尿失禁手术;②手术后观察,如出现尿失禁,根据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再做抗尿失禁手术。

综上所述,由于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表现不同,有同样的脱垂情况的病人也可以有不同的症状,加之盆底重建手术术式极其繁杂, 每个医生的手术偏好和经验不同,所以根据每个患者具体病情和意愿选择个体化得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国内尚无盆腔器官脱垂手术治疗指南, 就术式选择来说: 掌握每种术式的适应证, 据病情合理选择术式,术前向患者详细交待各种术式的利弊和相关并发症。年轻患者针对病情尽量选择对阴道生理功能影响小的术式, 如腹腔镜各类盆底重建术式、传统手术中骶韧带高位悬吊、曼式手术等。实践已证实对于老年妇女阴道前壁重度脱垂网片添加手术术后解剖学成功率高,但在术前要交代因目前网片材料还不能避免发生侵蚀、术后疼痛和尚存在争议的对性生活的影响。切忌对于轻度脱垂的年轻患者使用网片添加手术。对于老年无性生活要求的患者采用传统阴道封闭或网片添加术式需要医患的良好沟通后由患者和家属来决定术式。

临床上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合理地采用个体化的传统术式或新术式。在临床上需要开展随机对照研究, 对各类术式的效果、并发症、生活质量评估进行长期的随访。对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