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

目录导航

学习特点

其特点是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

研究探究

要研究探究性学习,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探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1]

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探究有几种用法

1.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根据研究中发现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样化的方式。”2. 基于探究的教学/以探究为本的教学。 “对产生于学生的经验的真实问题的探究是科学教学的核心策略”。

探究可以用于以下内容的教学:

(1)物理,生活,地球空间科学的学科内容;

(2)科学事业的性质(例如关于科学探究的性质);

(3)进行科学探究所要求的能力。

但是,以探究为本的教学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掌握科学内容、科学方法和科研能力。虽然探究很重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教师都应该追求一种单一的方法来教科学。”

3. 以探究为本的学习。 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探究也指学习过程。

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 something that students do, not something that is done to them)。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 从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探究一词的用法可以看出,探究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目的。

总结

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HIBL)指的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学生通过动手做、做中学亲身经历学习,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