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虫在进化上的意义:自扁虫开始出现“器官”一个生命层次。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无脊椎动物。特征为两侧对称,通常扁平,无呼吸系统、骨骼和循环系统,无体腔,且不具真体节。寄生或自由生活。已知约13,000种,分5纲。涡虫纲(Turbellaria)约3,000种,全部自由生活。多数不超过5公釐(1/5吋),最大的达半公尺(约20吋)长,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潮湿处。典型者呈叶片状或带状。前端有两个色素点,是原始的眼。体表的全部或一部有纤毛。绦虫纲(Cestoda〕条)约3,500种,内寄生。体长,通常分成节片,无消化管,表皮特化具吸收和分泌作用。固著器官仅位于体前端。成虫几乎都寄生于脊椎动物,但原绦虫亚纲(Cestodaria)的种类有的寄生在环节动物体内。吸虫纲(Trematoda)的种类为外寄生或内寄生,约6,250种。体不分节片,固著器官发达。此外尚有单殖纲(Monogenea)及楯盘纲(Aspidocotylea或Aspidobothria)。
扁虫(4)扁虫具有像叶片或者丝带一样扁平的身体,它们的大小从几毫米到几米不等。在13000多种扁虫中,有10000中过着寄生生活,自由生活的有3000多种,大部分是海生的。它们喜欢在岩石或者海藻覆盖下的泥沙中生活。扁虫通常在潮间带的岩石上藏身,也常在大型卵石下面用腹面的纤毛沿石面滑动,淡褐色的身体像一片海藻,前方有两个深色的眼点,观察周围的动静。咽部平时像皱起的窗帘一样,缩进身体腹面当中的一个开口里。夜幕降临后,它就悄悄地出来活动,主要捕食小型的软体动物。
扁虫结构扁虫显微及器官结构图(5)扁虫多雌雄同体,常行自体受精,但也行异体受精。也有营无性生殖的。有几种涡虫的精子通过阴茎深入另一个体的组织内(皮下授精)。自由生活种类的生活史简单,卵产生後黏附在他物上,不久孵出,长大成熟。寄生种类通常要在中间宿主中经历几个幼虫期,生活史复杂。单殖纲的生活史最简单,在鱼体外寄生,无中间宿主。卵在水中孵化,幼虫体上有许多纤毛,後端有钩,附在宿主体上长大成熟。寄生在蛙体的某些种类(如多盘吸虫〔Ploystoma integerrimum〕)与宿主的性成熟同步,显然是受宿主的内分泌所控制。复殖亚纲(Digenea)吸虫以螺类为中间宿主。第一期幼虫(毛蚴)自由游泳,进入螺体,经历一系列的幼体发育,例如胞蚴、雷蚴和尾蚴。尾蚴实质上是有尾的幼吸虫,穿入宿主体表或被宿主吞入。直绦虫亚纲(Eucestoda)可因出卵或含囊蚴的中间宿主被吞食而传播,偶见幼虫从中间宿主移出通过皮肤伤口进入另一中间宿主体内。
扁虫(5)交配对雌雄同体的动物来说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对扁虫而言,它们为了获得做父亲的权利而展开争斗,让交配成为一项充满危险的活动。这种动物长有匕首般的阳具,除了用于交配外,也可用于猎捕食物。交配时,两只扁虫展开决斗,都不希望扮演母亲的角色。被刺中的扁虫将成为母亲,担负起抚养后代的重任,胜利者则继续享受单身汉的生活,寻找下一个交配对象。
海扁虫涡虫常用来研究再生,能进行无性生殖的种类再生能力最强。从直口涡虫属(Stenostomum)身体任何部位切下的小块都能长成一条完整的涡虫。若切下的组织块太小,便只能长成不完整的(如无头的)个体。有的涡虫只有体前部或带脑神经节的组织块能再生出头部。再生时出现大量的新胚胞,这是一种富有核糖核酸的特殊细胞。寄生种类一般很少能再生。但绦虫能从头节和颈部产生体节。由于这个特点,绦虫病常难以治愈,因打掉的只是节片部分,头节仍留在肠壁上,又可产生新的节片。有几种绦虫的幼虫被切割後能再生。
扁虫涡虫多为肉食性,由于有各种发达的摄食机制,能捕食比它们自身大的动物,如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和贝类等。涡虫一般有一个肌肉发达的咽,能自口中翻出,伸到环节动物和甲壳类的体内,摄食其内部器官和体液。更发达的咽能扩展而把动物整个包住。咽简单而有纤毛者,仅能摄食原生动物和轮虫之类的小动物。吸虫虽有消化道,但其体表似能吸收葡萄糖等类物质。绦虫无消化道,所有养料都通过体表吸收。氨基酸和小分子的碳水化合物向浓度高的场所转移时需消耗能量,这和脊椎动物消化道内的过程相同。
扁虫自由生活和寄生种类都利用氧,但多数寄生种类厌氧代谢占优势,甚至有氧的环境(如血流中)也如此。与其他无脊椎动物相比,寄生扁形动物组织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绦虫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糖原,它是低氧环境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某些种类的糖原占身体乾重的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