辖3个行政村24个村民小组,居住着彝、汉、藏、苗、蒙古、壮等6种民族,共3814人(2017)。总面积115.94平方千米。乡政府驻上麦地村上麦地组,距县城30公里,有木里“南大门”之称,是木里的出入境必经之路,盐木交界处的棉垭口耸立着雄伟的迎宾吉祥塔,是木里迎送贵客的又一佳地,也是人们歇息之地。110千伏输电线路由此出界延伸到盐源、西昌。下麦地乡境内山高谷深,最高海拔4204米,最低海拔2003米,相对高差2201米。全乡平均海拔2800米左右,年均气温14.4℃,年均降水量647.1毫米,无霜期258天。
行政代码:513422212 | 行政级别:乡 |
长途区号:0834 | 车牌号码:川W |
人口:3814人(2017) | 人口密度:26人/km² |
面积:115.94平方千米 | 邮政编码:615800 |
身份证前六位:513422 | 隶属政区: 木里县 |
行政代码:513422212 | 行政级别:乡 |
长途区号:0834 | 车牌号码:川W |
人口:3814人(2017) | 人口密度:26人/km² |
面积:115.94平方千米 | 邮政编码:615800 |
身份证前六位:513422 | 隶属政区: 木里县 |
原属列瓦乡;
1972年建麦地公社;
1983年置下麦地乡。
2020年6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撤销下麦地乡。[1]
下麦地乡乡镇企业有木材加工、建材等厂。农业主产马铃薯、玉米、荞麦。畜牧业以猪、山(绵)羊、黄(牦)牛为主。
下麦地乡以农业生产为主,耕地面积5459.6亩。 2006年因受特大旱灾,全乡粮食产量仅有410吨,人均121公斤。
下麦地乡境内有丰富的天然草场,草地面积6327公顷。2006年末,各类牲畜存栏13234头(匹、只),比1990年增加2915头,牲畜出栏3614头,肉类总产量达158.8吨。
下麦地乡森林面积3890公顷,至2006年实现了22年无森林火灾。全乡共退耕还林4000.7亩,荒山造林1200亩,核桃产量6400公斤,花椒产量3000公斤,水果产量31400公斤。
下麦地乡是木里县8个特困乡之一,1995年列为全州百乡扶贫攻坚乡,据统计,1993年全乡扶贫建卡户239户,1114人,占全乡总户数的70%和总人口的50%,通过“扶贫工程”,至2006年,全乡农民基本实现越温脱贫。
2006年,全乡有中心校1所,村小5所,教师28名,学生264人,入学率98.8%,初中入学率95.7%,青壮年脱盲率97.5%。有卫生院1所,医生4名,病床4张,村医疗站2个,村医生2名。全乡计划生育率90%,节育率83%,人口自然增长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