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是经济高效的结构方式
在建筑学上,蜂巢是经济高效的结构方式,移动网络是否可以采取同样的方式,然后在相邻的小区使用不同的频率,在相距较远的小区就采用相同的频率。这样既有效地避免了频率冲突,又可让同一频率多次使用,节省了频率资源。这一理论巧妙地解决了有限高频频率与众多高密度用户需求量的矛盾和跨越服务覆盖区信道自动转换的问题。
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可容纳无限多的用户
在这个区域内任何地点的移动台车载、便携电话都可经由无线信道和交换机联通公用电话网,真正做到随时随地都可以同世界上任何地方进行通信,同时,在两个或多个移动交换局之间,只要制式相同,还可以进行自动和半自动转接,从而扩大移动台的活动范围。因此,从理论上讲,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可容纳无限多的用户。 蜂窝电话的英文名字叫Cell phone.Cell有细胞的意思,这就不难想像的出他的一个模式:无限划分
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
为了满足人们移动通信的需要,随着对电磁波研究的深入、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问世,移动电话首先被制造出来,它是主要由送 受话器、控制组件、天线以及电源四部分组成。在送受话器上,除了装有话筒和耳机外,还有数字、字母显示器,控制键和拨号键等。控制组件具有调制、解调等许多重要功能。由于手持式移动电话机是在流动中使用,所需电力全靠自备的电池来供给,当时是使用 镍镉电池,可反复充电。 70年代初,
贝尔实验室提出蜂窝系统的覆盖小区的概念和相关的理论后,立即得到迅速的发展,很快进入了实用阶段。在蜂窝式的网络中,每一个地理范围(通常是一座大中城市及其郊区)都有多个基站,并受一个移动电话 交换机的控制。 基本原理: 在 建筑学上,蜂巢是经济高效的结构方式, 移动网络是否可以采取同样的方式,然后在相邻的小区使用不同的频率,在相距较远的小区就采用相同的频率。这样既有效地避免了频率冲突,又可让同一频率多次使用,节省了频率资源。这一理论巧妙地解决了有限高频频率与众多高密度用户需求量的矛盾和跨越服务覆盖区信道自动转换的问题。 在这个区域内任何地点的移动台车载、便携电话都可经由 无线信道和交换机联通公用电话网,真正做到随时随地都可以同世界上任何地方进行通信,同时,在两个或多个移动交换局之间,只要制式相同,还可以进行自动和半自动转接,从而扩大移动台的活动范围。因此,从理论上讲,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可容纳无限多的用户。 现状及发展方向: 第一代蜂窝移动电话系统是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主要特征是用模拟方式传输 模拟信号,美国、英国和日本都开发了各自的系统。 在1975年,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开放了移动电话市场,确定了陆地移动电话通信和大容量蜂窝移动电话的频谱,为移动电话投入商用作好了准备,1979年,日本开放了世界上第一个蜂窝 移动电话网。其实世界上第一个移动电话 通信系统是1978年在
美国芝加哥开通的,但 蜂窝式移动电话后来居上,在1979年,AMPS制模拟 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在美国芝加哥试验后,终于在1983年12月在美国投入商用。 我国开始在1987年开始使用模拟式蜂窝电话通信,1987年11月,第一个移动电话局在广州开通。 蜂窝组网思想 蜂窝组网理论由贝尔实验室提出,是移动通信发展引发的构想,代表一种构造移动通信网的完全不同的方法。蜂窝组网的目的是解决常规
移动通信系统频谱匮乏、容量小、服务质量差及
频谱利用率低等的问题。蜂窝组网理论的思想有: 1、 蜂窝小区制划分和小功率发射 2、多频道公用与 越区切换 3、
频率复用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