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打鼾

儿童打鼾

目录导航

疾病简介

  儿童鼾症是儿童常见的睡眠疾病,儿童鼾症的特征与成人的不同,多表现为上气道阻塞并伴有低血氧症,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严重影响,还有可能是睡眠质量较差。

  相关疾病: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新生儿呼吸暂停、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实际上,说到小儿鼾症是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看到孩子夜间打呼噜,就认为孩子睡得香甜,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小儿打鼾是一种病态,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祛除致病因素,以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相关疾病

  ●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新生儿呼吸暂停、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疾病症状

  打鼾(图)打鼾(图)儿童由于对缺氧的耐受性较差,一旦呼吸困难不能及时纠正就会酿成大祸。现在,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孩子与父母分室休息的现象相当普遍,如果不细心观察,家长根本就不知道孩子打鼾;另一方面,有些家长并不把打鼾当回事,毫无戒备心理。所以,父母应多观察。当孩子有打鼾现象,特别是鼾声响亮、不规则、鼾声变调。

  儿童期是呼吸模式形成的重要阶段。睡眠中采取经鼻呼吸时,气流通过鼻腔产生的神经反射可使咽部开大肌兴奋扩大咽腔。当鼻腔和鼻咽部阻塞出现张口呼吸时,咽部开大肌的作用明显减弱,咽气道狭窄。我国八个城市儿童睡眠状况调查显示,儿童睡眠频繁打鼾的发生率为5.7%,睡眠呼吸暂停为0.4%。

  这里必须明确的是,部分患儿表现为多动、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发育迟缓是生长期儿童的主要特征之一,表现为身材矮小、体重偏轻、食欲不振。病态肥胖儿发病率相对增多。在睡眠打鼾过程中频繁出现呼吸暂停现象,这样的患儿常常表现为一段时间呼吸暂停后猛烈地翻身,甚至憋醒,长出一口气后再接着睡,有的可以伴有盗汗、踢被子,很容易感冒,甚至有人出现遗尿和梦游等现象。

疾病原因

        在医学理论上,打鼾是由于以下3种原因引起:

1.中枢性方面的疾病引起

2.阻塞性方面的疾病引起

3.混合性方面的疾病引起

一般而言,成年人以混合性原因为多,未成年人则以阻塞性的问题为多

1、扁桃体肿大

  婴幼儿时期,宝宝的咽部集结了丰富的淋巴组织,又称增殖体,增生过大则为增殖体肥大。扁桃体或增殖腺肥大,引起咽喉部狭窄,入睡时发出鼾声,导致打呼噜、张口呼吸甚至呼吸暂停等现象。

2、鼻道狭窄

  宝宝的咽腔较短,鼻道狭窄,稍有分泌物或黏膜肿胀就易阻塞。半岁之内的小宝宝时常有鼻音、鼻塞或喉咙有痰音,就是这个原因导致的。

3、呼吸道炎症

  上呼吸道发炎、慢性鼻窦炎会使鼻黏膜充血水肿,以及扁桃体增殖体异常肥大,鼻咽部通气受阻,睡眠时不能经鼻呼吸,出现随呼吸发出的鼾声。

4、肥胖

  体胖的宝宝咽部的软肉构造较肥厚,睡觉时口咽部呼吸道易阻塞,出现鼾声,严重时甚至会有呼吸暂停的现象。

5、睡眠姿势不佳

  譬如宝宝仰睡,舌头根部因重力关系向后倒,呼吸通道受到部分阻塞,气流进出鼻腔、口咽和喉咙时,附近黏膜或肌肉产生振动发出鼾声。

6、气道不通

鼻部异常 呼吸道鼻咽部、颌部有生理性异常也是引起鼾症的原因。譬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都可引起鼻部狭窄,造成气流堵塞,引起鼾症。还有颌面部发育畸形,如小颌畸形等,也可造成鼻咽部呼吸时气流受阻,在晚上睡眠时更为严重,引起鼾症。

7、呼吸暂停

因宝宝睡眠时容易张大嘴呼吸,会由于呼吸停止而在睡眠中反复被憋醒,醒来时显得很疲倦的样子,有时还会有剧烈的头痛等。 

8、心血管病变

打鼾与心血管疾病是有天然的联系,就在于习惯性打鼾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暂停所致的低氧血症,导致血压上升。

9、舌头肥大 

尽管有的宝宝体形并不胖,但很可能他的局部有点胖了,譬如扁桃体、软腭和舌体肥大、悬雍垂过长、咽喉松弛、舌后缀等。这些器官和组织的局部肥胖或变形,都可能引起咽腔狭窄,呼吸气流不畅,尤其是在睡觉时神经兴奋性下降。

鉴别诊断

  睡眠呼吸暂停:指睡眠期间呼吸暂时停止。最常见的原因是上呼吸道阻塞,经常以大声打鼾、身体抽动或手臂甩动结束。睡眠呼吸暂停伴有睡眠缺陷、白天打盹、疲劳,以及心动过缓或心律失常和脑电图觉醒状态。

  孩子在睡眠中之所以会出现鼾声,主要是呼吸气流不畅的表现。气流不畅使得氧气不能充分进人体内,导致机体血氧水平减低。如果这样反复出现还可以造成孩子睡眠不连续,反复从睡眠中醒来,孩子就可能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种症状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

  首先,由于呼吸气流不畅,会引起孩子身体各部位出现缺氧状况,特别是大脑缺氧。这个年龄的孩子脑细胞正处于不断发育成熟过程中,良好的睡眠是脑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保证。如果经常缺氧,睡眠质量不好,孩子的记忆力、认知能力和智力的发育就会受影响。

  其次,打鼾还会反复打断孩子的睡眠,影响正常的睡眠结构,造成深睡眠减少,浅睡眠增多。但是生长激素等重要的激素,都是在孩子深睡眠中呈脉冲式分泌的。如果深睡眠减少了,激素的分泌就会减少,孩子的身高也会受到影响。由于孩子正处于体格和脑神经的生长发育期,孩子如果出现睡眠呼吸不正常,从某种程度上说,由此造成的危害比成人更大。

疾病危害

  1.导致孩子生长缓慢

  睡眠质量一旦下降,势必使释放的生长激素减少,影响儿童的骨骼发育。

  2.智力发育落后

  德国汉诺威医学院的科研人员发现,儿童打鼾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他们挑选了1144名年龄8~10岁的在校儿童,发现经常打鼾的儿童在算术、拼写和自然等科目上得低分的人数要比从不打鼾的儿童多3~4倍。

  3.儿童打鼾可能影响面容

  儿童在打鼾时由于鼻咽部阻塞、张口呼吸,上下牙齿咬合不正常,久而久之,可导致面部畸形发育,造成小颌畸形、牙列不齐、上颌骨变长等“腺样体面容”。

  4.引起渗出性中耳炎

  腺样体增生肥大如果堵塞鼻咽侧壁的咽鼓管咽口,则会引起渗出性中耳炎,出现耳闷塞感、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如果堵塞鼻道,鼻腔分泌物引流发生障碍,会并发鼻窦炎。

     打鼾在婴幼儿时期十分常见,这与他们上呼吸道的结构特征有关。婴幼儿的鼻部和鼻咽腔相对较短,鼻道狭窄,鼻粘膜柔嫩,血管丰富,故感染时鼻粘膜充血肿胀,容易引起堵塞;他们的咽部相对狭小而且较垂直,咽部富于集结淋巴组织,其中包括鼻咽扁桃体和腭扁桃体,前者又称增殖体,在6个月前即发育,如增生过大则为增殖体肥大。

  儿童在打鼾时由于鼻咽部阻塞而长期用口呼吸,引起上下牙齿咬合不正常,久而久之,还常常导致面部畸形发育。

  美国医学研究发现,婴幼儿如果长期存在打鼾问题,即使日后停止打鼾,也会影响到他们将来的学习能力。研究者们调查了中学时期成绩处于班级最后的1/4学生和最好的1/4学生,两者相比,前者在幼年时发生频繁大声打鼾的比率为后者的3倍。研究者们推测,由于儿童时期是一个人智力形成和脑部发育的关键时期,而打鼾会使得睡眠和呼吸的节律发生紊乱,引起注意力不集中、易怒和多动。这些行为问题可影响儿童的学习表现,从而对智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因此,儿童打鼾比成人有更大的危害,要及早予以干预。包括加强喂养,增强体质,减少罹患各种急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几率,避免炎症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塞。对于增殖体肥大和慢性扁桃体炎引起打鼾,如果消炎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发作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疾病治疗

普通手术治疗

  目前儿童打鼾的治疗依然是通过手术切除患儿的扁桃体、腺样体,解除上呼吸道堵塞导致的狭窄。腺样体可分为球型、弥漫型、后鼻孔型三种,特别是后鼻孔型,医生有时难以完全将其切除,残留的腺样体组织再生能力又很强,半年左右患儿又会出现打鼾的症状,有的家长担心孩子难以忍受疼痛和出血,于是不敢让孩子手术。

手术治疗

        运用 “NVS可视纳米消鼾术 ”治疗鼾症效果显著。该技术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全球推广的攻克鼾症的“十大金牌技术”之一,全面遵循咽腔、舌根部、鼻腔等呼吸生理结构特性,通过S-HD智能鼻内窥镜和光导纤维喉镜成倍放大显示,形成多视角、广视野、高清晰度的可视治疗操作平台,结合NTS纳米等离子治疗系统,在1000倍成像视野下,精确定位直接锁定形态改变部位,对增生组织进行消融,恰当的温度控制及能量释放,解决软腭三个区域,可一次性治疗,包括对呼吸道消炎和消肿、使颌咽成形,改变鼻腔、咽腔通气状况,使打鼾患者轻松告别鼾声,快捷轻松消除病灶炎症,疏通呼吸道堵塞部位,享受舒适睡眠。尤其适应于中重度鼾症患者

治疗优势

        优势1:精确定位 安全治疗。在S-HD智能鼻内窥镜和光导纤维喉镜帮助下,能精确地定位病变、增生组织,确安全地达到治疗的目的。

  优势2:超微创治疗 免除痛苦。采用最先进纳米级超微创技术,不损伤鼻部组织,不开刀、不出血、无痛楚,完全避免了因传统手带来的创伤大等痛苦。

  优势3:一次性治愈 无一复发。 一次性解决鼻咽病变,改变鼻腔、咽腔通气状况,并消除根源,杜绝复发。

  优势4:无需住院 随治随走。治疗时间只需20分钟,恢复时间迅速,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不需要住院

等离子治疗

       而今,许多优秀医疗机构引进的低温等离子消融系统,解决了家长这个后顾之忧。采用低温等离子微创技术,术后立即会感觉呼吸通畅,而且术中无痛苦,对周围的正常组织没有影响,几乎不出血,是目前治疗儿童鼾症的首选方法。

  等离子手术治疗儿童鼾症的优势

  1.温度低:40—70摄氏度下,组织损伤轻,出血少,儿童能够忍受。

  2.效果好:手术中实时消融,效果好且持久不复发。

  3.安全性高:微创方法,无电流进入人体。

  4.并发症少:黏膜下消融技术最大限度的保护了黏膜功能,无鼻腔返流和异物感。

偏方治疗

  1.花椒

  花椒5-10粒,睡前用开水泡一杯水,待水凉后服下(花椒不服下),连服5天,可治疗打鼾。

  2.漱口液

  只要在临睡前将3~4滴漱口液用温水稀释后漱漱口就可以使鼾声减弱、停止。这种漱口液中含有一种树脂油,能提高咽喉部黏膜的血液供应,使咽喉腔黏膜处于充分供血状态,软腭和悬雍垂就不会因松弛而振动,鼾声也就减弱、停止。

  3.鄂托法

  找口腔医生造一个鄂托,每天晚上戴在口腔里,可以托住下垂的软腭,抵住舌头使之不致压缩,达到预防打鼾的作用。

  4.玻璃球法

  把一粒儿童玩的玻璃弹子松松地缝在睡衣领下的肩叶片内,要使它能左右滑动。打鼾者一般在侧卧或俯卧时是不打鼾的,当打鼾者要转身仰卧时,就会压着后背的玻璃球,从而立即转身侧卧或俯卧,这样,鼾声就不会出现或明显的减轻。或在睡衣后背正中缝一个小口袋,里面放一个儿童最小号的皮球或网球,这样可以使打鼾者不致仰卧,也能大大减轻鼾声。

疾病预防

  1.控制孩子的体重。睡眠医学专家指出,减重是最根本的治疗。研究显示,只要体重减少3-5公斤,就能有效控制打鼾。

  2.在睡觉的时候尽量让孩子侧睡。仰躺会增加打鼾的次数,最好采取侧睡。因为仰睡时,舌头容易滑到后方,阻塞住喉咙。另外,还要注意孩子的枕头不要太低,这样易使下颚向上抬,造成以口呼吸,导致打鼾。

  3.睡前避免吃镇定剂。镇定剂容易造成肌肉松弛,使打鼾的情况更严重。

  4.训练孩子经常深呼吸。这样可以使鼻道保持畅通,能很好地减轻打鼾。

  5.让孩子经常微笑。经常微笑有助于伸展舌头肌肉,可减少打鼾。

  6.常让孩子在闲时唱唱歌。有研究表明,多唱歌能改善打鼾,因为唱歌能锻炼声带附近的肌肉,让松弛的肌肉变得更有弹性。

夜间打鼾的危害

  1.小儿夜间睡眠打鼾,特别是重度打鼾的话,睡眠经常中断,夜间得不到很好的休息,白天精神、食欲差,以至摄入的食物热量不足,久而久之,导致小儿生长停滞,身高、体重均会低于同年的正常小孩。

  2.小儿打鼾体身抵抗力降低,易患慢性呼吸和处在呼吸困难的状况,可导致鸡胸、漏斗胸,甚至肺原性心脏病,个别小儿还表现为眼球突出。此外,有人认为这些睡眠打鼾小儿在夜间有酸中毒现象,会导致孩子生长停滞。

  3.如果你的孩子夜间打鼾,并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嗜睡,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差,首先要到耳鼻咽喉科检查鼻咽及扁桃体。

  4.重度打鼾时因呼吸不畅或呼吸暂停所致的缺氧,使身体发生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后两者会使肺动脉和全身动脉压力升高,心脏负担过重。影响小儿的正常发育和学习,并造成颌骨畸形、颅面骨发育异常,是成人鼾症患病的重要解剖学基础,我们在儿童期就必须矫治小儿打鼾,有效引导颌骨的发育,可预防儿童腺样体面容和成年后的小下颌和后缩颌的发生。

  睡眠呼吸监测是诊断鼾症的金标准,可以充分了解患者夜间发病的情况。等离子体低温消融技术治疗鼾症疗效确切,能改善上气道阻塞状况,清除导致鼾症形成的基础。呼吸顺畅了,才能带来安静、优质的睡眠。

疾病判断

  在临床上如何对小儿鼾症进行诊断?

  一、通过询问病史可以了解小儿鼾症常见的病因为常有夜间打鼾史、张口呼吸史。

  二、头颅定位片可观察到肥大的腺样体和狭窄的咽腔,临床检查常可见到增大的扁桃体。

  三、小于5岁的小儿夜间症状最为明显:睡眠时严重打鼾,吸气时肋软骨向内移动,可伴有呼吸暂停、睡眠不安。

  四、大于5岁小儿还可表现有白昼嗜睡、性格行为异常、学习困难、晨起头痛等。

  五、还有一些容易忽略的继发症如生长停滞、心肺功能异常、全身性肌张力增高等。

护理小常识

  家长们往往不会把孩子的呼噜声放在心上,建议家长们说:最好带打呼噜的小孩子去看看医生,因为那可能意味着是睡觉时的短暂窒息,会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其实,睡觉时窒息这种症状是可以被治疗的,只要对扁桃体动一个小手术就可以了,这样,就不会再出现停止呼吸的现象了。据称,在学龄前儿童中,大约有12%的孩子会在睡觉时出现窒息,而大概其中10%的孩子会觉得痛苦。事实上,无论小孩还是大人都会受到这种症状的困扰,他们会在睡眠时停止几秒钟的呼吸,这样一来,人肯定会因为呼吸不畅而惊醒,睡眠质量就不能得到保证,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

  所以,当孩子们睡觉时听到他们打呼噜可千万不能轻视。

  婴儿不宜睡在父母中间

  不少年轻父母晚上睡觉时,总喜欢把孩子放在父母中间,其实这样睡对孩子的健康是十分有害的。

  人体中脑组织的耗氧量最大。成人脑组织的耗氧量约占全身耗氧量的20%,而孩子越小,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比例就越大,婴幼儿可高达50%。婴儿若睡在父母中间,成人排出的“废气”双管齐下,会使孩子处于一个缺氧和高浓度二氧化碳的环境中,使孩子出现睡眠不安、半夜哭闹等现象,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同时,婴儿睡在父母中间,也增加了成人无意中挤压孩子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孩子还是不要睡在父母之间为好。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