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凤爪

泡凤爪

目录导航

制作方法

做法一

制作食材

:凤爪500克,泡山椒一瓶。

泡凤爪泡凤爪(7)

制作流程

将鸡爪用开水过一下去腥味,然后另放水煮到鸡爪熟透,捞起后剔去大骨,倒入整瓶超市里买的泡山椒的液体和半瓶山椒,再加入自家泡菜罐里的泡菜水(如果没有泡菜罐就加纯净水再依个人口味

入适量盐,咸味稍重一点才能入味),盐水以淹过凤爪为宜,然后放冰箱第二天吃刚好合适。它的特点主要是突出泡菜的酸盐味。

做法二

凤爪洗净去指甲对半切开。先在开水里氽过去腥气。换水,在水中放入葱姜片,黄酒,花椒,八角和适量盐,将凤爪放入,上火烧开,中小火闷煮15-20分钟。

喜欢脆的就15分钟,喜欢口感软些的就20分钟。

准备一个够大的带盖冰箱盛器,将一瓶泡山椒里的液体全部倒入,也就一点点,放入部分泡椒,喜辣的多放,放大约1/5。加饮用水至盛器的一半,加入白醋,白糖,盐,料酒调味。味道要足,按个人喜好偏酸偏甜自己掌握,但要够咸,否则不入味。放些花椒和一个八角,几个厚姜片,有助于去腥提味

凤抓出锅后投入凉水

中冷透,可以多过几遍水去油。然后放入对好的泡椒水里,要能够被汁液浸透。盖上盖子,放入冰箱。泡两天后拿出来挑出凤抓和泡椒就可以了!

做法三

1、泡菜水一坛

2、野山椒一瓶

泡凤爪泡凤爪3、将鸡爪煮熟,晾凉(煮鸡爪前别忘了剪去鸡的指甲:P)

将以上三点混在一起,放入专门的泡菜坛子,密封一星期后就得了。

做法四

鸡爪子、盐、市场上买来的腌好的山椒。制作食材

制作流程

鸡爪子洗干净后,把锅里接上水,开始煮,大约3分钟后开锅了,此时放入适量的盐,然后继续煮。鸡爪子只要煮到九成熟就可以了,太老了不好吃,煮到12分钟左右用筷子插一下,筷子能够插入就说明煮好了。

把鸡爪子装进盘中,然后放凉五分钟,五分钟后,倒入买来的山椒,煮这些鸡爪子,把一小瓶的山椒连汁一起全部倒入是最好的。最后,只要放凉半小时就行了,最好不要

放冰箱,因为容易串味。

做法五

1、精选个大凤爪,洗净从中间剁开(整个也行),入沸水锅中煮10-15分钟后捞出冷却。

2、蒜剁碎,山海椒剁碎,备用。

3、开水盛在宽口容器中,倒入剁碎的蒜和山海椒,冷却。

4、取老坛泡菜水(约与开水等量),倒入盛开水容器中,与冷开水充分混合。

5、泡菜水中加入花椒、少量胡椒粉,整个的山海椒、山海椒水及味精、鸡精少许。

6、将煮好的凤爪倒入冷却后的泡菜水中,浸泡30分钟。(一般可以置更长时间味道更好)

制作窍门

剔去大骨方法:从脚背上纵向剖开至掌背中心大骨结束处,再从大骨连接各爪指小骨处切开,然后剥去大骨就行了,每个爪指的小骨还在,供人啃用:

营养价值

鸡爪-鸡爪的营养价值颇高,含有丰富的钙质及胶原蛋白,多吃不但能软化血管,同时具有美容功效。

菜品特色

肉质滑嫩,咸鲜微辣,回味微酸,山椒味浓郁。泡椒凤爪的最大特点是酸辣开胃,在你没有胃口或心情不佳时,吃上一盘自制的泡椒凤爪,一定会令你胃口大开,精神爽快。因凤爪内富含大量胶

原蛋白而不含脂肪,所以它不仅有美容的功效,而且那些担心长胖的美女也大可放心地吃![1]

制作窍门

剔去大骨方法:从脚背上纵向剖开至掌背中心大骨结束处,再从大骨连接各爪指小骨处切开,然后剥去大骨就行了,每个爪指的小骨还在,供人啃用。

主要价值

营养功效

鸡的营养物质大部分为蛋白质和脂

肪,吃多了会导致身体肥胖。鸡肉中欠缺钙、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粗纤维,长期食用易导致身体亚健康。

鸡爪鸡爪科学调查认为,鸡肉食用量对人体,尤其是老年人、女性的健康有重大影响。

营养学家指出,由于人们一天中会食用各种食物,平均起来,鸡肉中的胆固醇含量最高。胆固醇会极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几率,如果老年人、女性每

天都吃鸡肉,那么势必会有多余的胆固醇存积在体内,这不但不利于健康,也会增加心脏病、脑血栓诱发的几率。

另外某些不法商贩在鸡饲料中添加激素,导致鸡肉中激素残留,也会影响人体健康。

孕妇食用了含有激素的鸡,会导致回奶、过度肥胖;未成年人还会导致性早熟。

营养成分

(每100克中含)

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可食部

100

水分(克)

56.4

能量(千卡)

254

能量(千焦)

1063

蛋白质(克)

23.9

脂肪(克)

16.4

碳水化合物(克)

2.7

膳食纤维(克)

0

胆固醇(毫克)

103

灰份(克)

0.6

维生素A(毫克)

37

胡萝卜素(毫克)

0

视黄醇(毫克)

37

硫胺素(微克)

0.01

核黄素(毫克)

0.13

尼克酸(毫克)

2.4

维生素C(毫克)

0

维生素E(T)(毫克)

0.32

钙(毫克)

36

磷(毫克)

76

钾(毫克)

108

钠(毫克)

169

镁(毫克)

7

铁(毫克)

1.4

锌(毫克)

0.9

硒(微克)

9.95

铜(毫克)

0.05

锰(毫克)

0.03

碘(毫克)

0

亮氨酸

1226

赖氨酸

1194

含硫氨基酸(T)

381

蛋氨酸

193

胱氨酸

188

芳香族氨基酸(T)

926

苯丙氨酸

573

酪氨酸

353

苏氨酸

668

色氨酸

129

缬氨酸

751

精氨酸

2072

组氨酸

310

丙氨酸

2531

天冬氨酸

1715

谷氨酸

2923

甘氨酸

564

性激素

2795

生长激素

782

食用方法

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可食部

100

水分(克)

56.4

能量(千卡)

254

能量(千焦)

1063

蛋白质(克)

23.9

脂肪(克)

16.4

碳水化合物(克)

2.7

膳食纤维(克)

0

胆固醇(毫克)

103

灰份(克)

0.6

维生素A(毫克)

37

胡萝卜素(毫克)

0

视黄醇(毫克)

37

硫胺素(微克)

0.01

核黄素(毫克)

0.13

尼克酸(毫克)

2.4

维生素C(毫克)

0

维生素E(T)(毫克)

0.32

钙(毫克)

36

磷(毫克)

76

钾(毫克)

108

钠(毫克)

169

镁(毫克)

7

铁(毫克)

1.4

锌(毫克)

0.9

硒(微克)

9.95

铜(毫克)

0.05

锰(毫克)

0.03

碘(毫克)

0

亮氨酸

1226

赖氨酸

1194

含硫氨基酸(T)

381

蛋氨酸

193

胱氨酸

188

芳香族氨基酸(T)

926

苯丙氨酸

573

酪氨酸

353

苏氨酸

668

色氨酸

129

缬氨酸

751

精氨酸

2072

组氨酸

310

丙氨酸

2531

天冬氨酸

1715

谷氨酸

2923

甘氨酸

564

性激素

2795

生长激素

782

如何挑选鸡爪

科学调查认为,鸡肉和牛肉、猪肉比较,鸡肉缺乏维生素B16、维生素C、维生素D,并还可能含有激素残留,长期食用易造成孕妇回奶。

营养学家指出,鸡肉食用量对人体,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有重大影响。营养学家指出,由于人们一天中会食用各种食物,平均起来,鸡肉中的胆固醇含量最高。胆固醇会极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几率,如果女性每天都吃鸡肉,那么势必会有多余的胆固醇存积在体内,这不但不利于健康,也会增加心脏病、脑血栓诱发的几率。

所以,想真正补身体,建议还是多吃些有营养的水果蔬菜,最好减少吃鸡肉了!

鸡爪的储存方法

选购鸡爪时,要求鸡爪的肉皮色泽白亮并且富有光泽,无残留黄色硬皮;鸡爪质地紧密,富有

弹性,表面微干或略显湿润且不黏手。如果鸡爪色泽暗淡无光,表面发黏,则表明鸡爪存放时间过久,不宜选购。

菜系特色

鸡爪最好趁新鲜制作成菜,一般放冰箱内可保鲜1-2天不变质。如果需要长期保存生的鸡爪,可把鸡爪洗净,在表面涂抹上少许黄酒,用保鲜膜包裹起来,放入冰箱冷冻室内冷冻保存,食用时取出后自然化冻即可。

口味分类

味型特点

川菜的味相当丰富,号称百菜百味。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鱼香、麻辣、辣子、陈皮、椒麻、怪味、酸辣诸味。调制这些复合味有很大的难度,但若掌握了它们的配方及调制方法,基本上也能学得八九不离十。下面分别介绍如下(按其重量比例作为单位)。

鱼香味

葱姜蒜泥1.泡椒0.5.四川豆瓣酱2.糖1.5.醋1.5.酱油、酒、味精适量。调法是先煸葱、姜、蒜、泡椒,再煸豆瓣酱出红油,与其他调料混合。色红味甜、酸、辣均衡,都不算太浓。可做鱼香肉丝、鱼香茄子、鱼香蘸汁等。

麻辣味

花椒0.5或花椒粉0.2.干辣椒0.3.四川豆瓣酱3.糖1.醋1.葱、姜、蒜、酒、酱油、味精适量。调法是先将干辣椒段炸至褐色,再下花椒炒香,煸葱姜蒜之后下其他调料。为取麻味,还可加些花椒粉。(油炸花椒起香,麻味来之于花椒粉)。特点是色泽金红,麻辣鲜香,有轻微的甜酸。可制麻辣鱼丁、麻婆豆腐等。

辣子味

四川豆瓣酱1.糖0.3.醋0.3.葱、姜、蒜及酱油、味精、酒适量。调法是先下葱姜蒜煸香,再将豆瓣酱煸炒出红油,下其他料调和。特点是鲜辣中带有极微的甜酸味。可制辣子鸡丁,辣子鱼丁等菜。

陈皮味

花椒0.5.干辣椒1.四川豆瓣酱3.糖2.陈皮2.酱油、味精、葱、姜、蒜、酒适量。

调制法为先将干椒炸焦,再煸花椒出香味,如用陈皮块,亦加煸炒,若用烤干的陈皮碾成的粉,可在烹调近完毕时洒入。煸葱、姜、蒜出香味后再煸瓣酱,随后下料加汤及其他作料焖烧原料。口味特点是麻辣鲜香,有陈皮特有的芳香味,可制陈皮牛肉、陈皮鸡等。

椒麻味

葱白10.花椒2.酱油12.糖2.醋2.味精、鲜汤少许。制法是将花椒用酒浸泡一夜,然后与葱白一起剁成细泥,加酱油、糖、醋等其他料调拦而成。特点是麻香鲜咸。可用于调拦椒麻允片、椒麻肚片等菜。

怪味

四川豆瓣酱1.芝麻酱1.糖0.8.醋0.8.花椒粉0.05.油1.葱、蒜泥各0.1.酱油、鲜汤适量。制法是先以油煸四川豆瓣酱至油变红,用鲜汤调开芝麻酱,再加上所有作料调拦均匀而成。特点是辣、麻、甜、酸、咸、鲜、香诸味融为一体,味觉非常丰富。可调制怪味鸡丁、怪味鸭片等等。

酸辣味

辣味有用于炒爆菜和用于烩菜之分,前者比例为:四川豆瓣酱1,糖0.6,醋0.9,葱、姜、蒜及酒、酱油、鲜汤、红油适量。制法是先煸葱、姜、蒜和豆瓣酱,再调和其他味料。后者比例为白胡椒粉0.8,醋6,葱花香菜末6,麻油少许。前者特点是酸辣而香,微有甜味,后者酸辣爽口,上口咸酸,下咽时始觉辣味。用于炒爆菜如酸辣鱿鱼卷、酸辣鱼片;烩菜如酸辣汤、酸辣烩鸡血等。

菜式特点

川菜特点: 清鲜醇浓,麻辣辛香,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川菜有麻、辣、甜、咸、酸、苦六种。在六种基本味型的基础上,又可调配变化为多种复合味型,在川菜烹饪过程中,如能运用味的主次、浓淡、多寡,调配变化,加之选料、切配和烹调得当,即可获得色香味形俱佳的具有特殊风味的各种美味佳肴。

川菜特点是突出麻、辣、香、鲜、油大、味厚,重用“三椒”(辣椒、花椒、胡椒)和鲜姜。调味方法有干烧、鱼香、怪味、椒麻、红油、姜汁、糖醋、荔枝、蒜泥等复合味型,形成了川菜的特殊风味,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誉。

川菜的复合味型有20多种,如咸鲜味型、家常味型、麻辣味型、糊辣味型、鱼香味型、姜汁味型、怪味味型、椒麻味型、酸辣味型、红油味型、蒜泥味型、麻酱味型、酱香味型、烟香味型、荔枝味型、五香味型、香糟味型、糖醋味型、甜香味型、陈皮味型、芥末味型、咸甜味型、椒盐味型、糊辣荔枝味型、茄汁味型等等。

经典菜品

主要由高级宴会菜式、普通宴会菜式、大众便餐菜式

 和家常风味菜式四个部分组成。四类菜式既各具风格特色,又互相渗透和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各地各阶层甚至对国外,都有广泛的适应性。

十大经典川菜

它的十大经典菜有:四川火锅、水煮鱼、回锅肉、麻婆豆腐、鱼香肉丝、水煮肉片、辣子鸡、酸菜鱼、宫保鸡丁、毛血旺。

词条图册

川菜即四川、重庆的菜肴,是中国汉族四大菜系之一 ,也

 是最有特色的菜系,民间最大菜系,同时被冠以“百姓菜”。

起源于四川、重庆,以麻、辣、鲜、香为特色。川菜原料多选家常食材,宴客偶用山珍、江鲜。善用小炒、干煸、干烧和泡、烩等烹调法。以“味”闻名,味型较多,富于变化,以鱼香、红油、怪味、麻辣较为突出。川菜的风格朴实而又清新,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著名代表菜品有:鱼香肉丝、回锅肉、麻婆豆腐、水煮鱼、夫妻肺片、泸州凉拌鱼等等。

即四川菜系,分为以川西成都、乐山、资阳为中心的上河帮,川南自贡、内江、泸州、宜宾为核心的小河帮,川东重庆,南充、达州为中心的下河帮。

川菜风味包括成都、重庆、乐山、内江、自贡、泸州、宜宾、南充等地方菜的特色,主要特点在于味型多样,即复合味的运用。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酱等是主要调味品,不同的配比,配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酱、蒜泥、芥末、红油、糖醋、鱼香、怪味等各种味型,无不厚实醇浓,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殊风味,各式菜点无不脍炙人口。川菜在烹调方法上,有炒、煎、干烧、炸、熏、泡、炖、焖、烩、贴、爆等三十八种之多。

在口味上特别讲究色、香、味、形、兼有南北之长,以味的多、广、厚著称。历来有"七味"(甜、酸、麻、辣、苦、香、咸),八滋(干烧、酸、辣、鱼香、干煸、怪味、椒麻、红油)之说。

川菜系因此具有取材广泛、调味多样、菜式适应性强三个特征。由筵席菜、大众便餐菜、家常菜、三蒸九扣菜、风味小吃等五个大类组成一个完整的风味体系。

在国际上享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美誉;其中最负盛名的菜肴有:干烧岩鲤、干烧桂鱼、鱼香肉丝、廖排骨、怪味鸡、宫保鸡丁、五香卤排骨、粉蒸牛肉、麻婆豆腐、毛肚火锅、干煽牛肉丝、灯影牛肉、担担面、赖汤圆、龙抄手等;川菜中六大名菜是: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夫妻肺片、麻婆豆腐、回锅肉、东坡肘子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