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粘盖牛肝菌

绒粘盖牛肝菌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绒粘盖牛肝菌

  拉丁学名:Suillus tomentosus (Kauff.) Sing. Snell & Dick

  中文别名:绒毛乳牛肝

  同物异名:Boletus tomentosus Kauff.

  分类地位:伞菌目、牛肝菌科、粘盖牛肝菌属

  

形态特征

       子实体小至中等。菌盖直径3-10cm,初期扁半球形,至扁平,后期近平展,有时边缘上翘,浅黄色至橙黄色,湿时粘,被棉毛状小鳞片。鳞片呈斑点状,褐色至红褐色。菌肉黄白色,稍厚,伤处渐变青蓝色,柄基部菌肉带粉色。菌管在柄部变生,绿黄色至黄褐色,管口小呈角形,后期呈暗褐至暗棕褐色,伤变青蓝色。菌柄长4-10cm,粗1-1.8cm,近圆柱形,稍弯曲或基部稍膨大,表面密被暗色腺点,上部黄色,下部近似盖色,内部实心。孢子椭圆状纺锤形,或近纺锤形,光滑,带黄色,8-9.5μm×3-4μm。管缘及管侧囊体呈棒状,褐色,30-65μm×5-11μm。

  

生态习性

       夏秋季在松林等混交林地上散生,群生。

  

分布地区

        广东、香港等。

  

经济用途

       可食用。又属外生菌根菌。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