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花属

鸡蛋花属

目录导航

简介

  鸡蛋花属

  所属科 夹竹桃科

  分布量 世界:7种;中国:1种

  引种状况 非引种

所有物种

  红鸡蛋花

  红鸡蛋花(原栽培变种)

  鸡蛋花

  鸡蛋花属

植物形态

  木具大量的乳汁。 小枝2-3厘米厚,差不多肉。 叶互生,具长叶柄。 聚伞花序顶生,2-或者3branched,有花序梗; 通常的苞片大,落叶的在开花前。 花芳香,腊制。 小的花萼,没有腺体。 花冠白色,淡黄,粉红色红色,或枚瑰色紫色,漏斗状; 筒部缩小,在里面有毛,喉鳞片无; 裂片重叠对左边。 雄蕊花冠筒的着生的在基部或近基部; 花药离生的雌蕊头状花序,长圆形,圆形的在基部; 花盘无。 子房2,离生; 胚珠多数,在每胎座上的multiseriate。 花柱短 钝的雌蕊头状花序具2半裂先端。 蓇葖果2。 种子多数,平下部,具一膜质翅; 胚乳肉质;子叶长圆形,胚根短。

  园林庭院中,株高3米至5米,主干不甚直,常有些扭曲歪斜,分枝肉质肥厚,嫩枝稍带紫晕,分杈有长有短,似鹿角。叶互生,厚纸质,矩圆形或矩圆状椭圆形,长20厘米至30厘米,宽7厘米至10厘米,稀疏地聚集于枝的上部。夏秋(5月至10月)从枝顶长出聚伞花序,有花数朵至十余朵,好似鹿角上扎花结彩,颇有趣味,花蕾淡红色,花冠下部筒状,上部五裂,裂片倒卵形,向左覆盖,花冠外部白色略带微红,全红者较少,内基部黄色。“冠白心黄”似鸡蛋白包着蛋黄,故名鸡蛋花,又名缅栀子,是夹竹桃科、鸡蛋花属的常绿植物。在温带栽培冬季易落叶,在我国南方既可地栽,也宜盆植,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只能盆植,高80厘米至150厘米,开花时散发清香。

药学价值

  从埃及产红鸡蛋花(Plumeriarubra)及粉红鸡蛋花(P.Rubravar.alba)根中分得抗菌成分鸡蛋花素(plumericin)等,具有很强的抗真菌作用,对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以及结核都有明显抑制效果。鸡蛋花甙对革兰阴性和阳性细菌也有显著抑制作用。

  此外,鸡蛋花甙还有明显通便作用,对小鼠通便的ED50为0.12g/kg,患者于睡前服0.2-0.3g,次晨可泻下1-2次,剂量大于0.3g还有利尿作用。红鸡蛋花茎、皮、叶及带皮茎的水提取液对兔、豚鼠、猫和小鼠均有局麻作用和解痉作用。

中药化学成分

  树皮中含α-香树脂醇(α-amyrin),β-香树脂醇(β-amy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鸡蛋花甙(plumieride),东莨菪素(scopoletin)等。根中含环烯醚萜类化合物:13-O-咖啡酰鸡蛋花甙(13-O-caffeoylplumieride),13-去氧鸡蛋花甙(13-deoxyplumieride),β-二氧鸡蛋花新酸葡萄糖酯甙(β-dihydroplumericini cacid glucosyl es-ter),1α-鸡蛋花甙(1α-plumieride),原鸡蛋花素(la-protoplumeri-cin)A,8-异鸡蛋花甙(8-isoplumieride)。

功效

  清热;利湿;解暑

主治

  感冒发热;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泄泻痢疾;尿路结石;预防中暑

各家论述

  1.《岭南采药录》:治湿热下痢,里急后重,又能润肺解毒。

  2.《南宁市药物志》:止咳。

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采茎皮,花开时采花,晒干或鲜用。

用药禁忌

  凡暑湿兼寒,寒湿泻泄,肺寒咳嗽,皆宜慎用。

功效分类

  清热药;祛暑药

炮制方法

  采摘后,晒干。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花多皱缩成条状,或扁平三角状,淡棕黄或黄褐色。湿润展平后,花萼较小。花冠裂片5,倒卵形,长约3cm,宽约1.5cm,呈旋转排列;下部合生成细管,长约1.5cm。雄蕊5,花丝极短。有时可见卵状子房。气香,味微苦。以花完整、色黄褐、气芳香者为佳。

药物应用鉴别

  藿香与鸡蛋花,为暑湿时令要药。藿香微温,醒脾快胃,化湿疏表功佳;鸡蛋花清香微凉,清肺利肠,祛痰止痢力强。暑湿兼表,每用藿香;暑热兼痢,常用鸡蛋花。

药材基源

  为夹竹桃科植物鸡蛋花的花朵或茎皮。

栽培技术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