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激振动

目录导航

详细内容

自激振动系统为能把固定方向的运动变为往复运动(振动)的装置,它由三部分组成:①能源,用以供给自激振动中的能量消耗;②振动系统;③具有反馈特性的控制和调节系统。

振动系统和控制系统间的联系,有纯机械的联系,也有力学的或物理特性的联系。分析自激振动时,必须研究这种联系和反馈过程,才能更好地了解自激振动的特性,提出改进措施。

自激振动的稳定状态由 能量平衡确定,即从能源送入振动系统的能量等于系统所消耗的能量。在这一点上可分为两种情形:如果自激振动的频率是给定的,那么 能量平衡的条件就确定自激振动的稳定振幅;如果自激振动的振幅是给定的,那么能量平衡的条件就确定自激振动的频率。

自激励分类

自激励分为软自激和硬自激两种。在前一种场合,系统从静止状态独立地起振。在后一种场合,为了激励系统,需要给予一定量的起始推力。

自激振动在许多情况下用到负阻的概念。这个概念和 相位关系联系着。在普通情况下(正阻),电压与电流(或力与速度)同相。正阻是 能量的消耗者。如果在系统的某一元件上发现电压与电流 反相,那么这个元件就可能是振动的源泉,这个元件就是负阻。

自激振动系统分成近似 正弦系统和张弛振动系统两类。第一类的特征是自激振动的波形近似于 正弦曲线。第二类是显著的非正弦波形有时甚至是断裂波形。在张弛系统里,阀的作用由储能器的两个 能量值间的落差表达出来;在一个量值上阀打开,而在另一个量值上关闭。

对自激振动的实际研究必须解决两个基本问题:如果自激振动是需要的,就要研究如何得到所需频率, 功率和波形的振动;如果自激振动是有害的,就要研究如何设法消除它。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 相位关系和 能量平衡。

参考书目

Α.Α.哈尔凯维奇著,司秀、刘羽译:《自振》,科学出版社,北京,1957。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