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灯节(5)渔灯节是山东烟台沿海特有的传统民俗节日,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渔民专有的节日,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渔灯节,据《中国渔岛民俗》中,山曼先生撰写的“山东蓬莱渔灯节的调查与研究”考证,是从传统的元宵节中分化出来的一个专属渔民的节日。
渔灯节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据蓬莱史志《登州府志》(卷二)记载,建村较早的芦洋村(原名芦洋寨)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距今611年。据山后顾家村81岁的顾广信讲,山后顾家村建村已有551年的历史,听他爷爷讲,有村就有渔灯节。由此推算渔灯节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据芦洋村69岁的老渔民丁义江老人讲:山后初家村村东海湾,是天然渔港,周边渔村的渔船多在此停泊避风,为了祈求人船平安,鱼虾满舱,由周边渔民共同募集资金修建了这一带最早的龙王庙,随着海洋捕捞业和海上航运业的发展,从事海上渔业捕捞和海上航运的人越来越多,渔灯节期间,为解决船主间争抢拜祭先后的纠纷,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期1938年前后,山后顾家村、山后初家等村的渔灯节时间改为正月十三,其他村渔灯节时间继续延袭旧时正月十四。开发区沿海渔民祭拜的海神对象是“海龙王”和“天后”。
渔灯节是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渔民特有的传统民俗节日,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流传于辖区内有山后初家、芦洋、八角等十几个渔村。
渔灯节是从传统的元宵节中分化出来的一个专属渔民的节日。每年正月十三或十四午后,沿海渔民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自发地从各自家里抬着祭品,打着彩旗,一路放着鞭炮,先到龙王庙或海神娘娘庙送灯,祭神,祈求鱼虾满舱,平安发财;再到渔船上祭船、祭海;最后,到海边放灯,祈求海神娘娘用灯指引渔船平安返航。除了这些传统的祭祀活动,现在的渔灯节日还增添了在庙前搭台唱戏及锣鼓、秧歌、舞龙等种种群众自娱自乐活动。
灯,有三层意思。一是取鱼虾丰登之意;二是照亮引路佑护人船平安归来之意;三是使神灵认人识船,保佑人船平安。
渔灯节是渔家文化的典型代表。渔灯节不仅是渔民的一种祭祀活动形式,而且是渔民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鲜明的渔家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其他传统民俗文化不能涵盖的。改革开放以来,渔民们大力弘扬渔家文化,渔灯节不断繁荣发展,已成为渔民宣传推介渔家文化的一种有效载体。
在“渔灯节”期间,渔民的文娱活动主要分两种形式。一是庙前搭台唱戏,多以京剧空城计等老曲目为主。二是港口码头多以锣鼓、秧歌、舞龙等自娱活动为主。
改革开放后,“渔灯节”这一传统民间习俗又重新活跃起来,形式上出现了多元化,除了渔民的自发参与,还有政府的扶持和企业的支持。渔家特色更加鲜明,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其规模、影响和声势更大。
渔灯节是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渔民的一种海神祭祀活动,流传于辖区内山后初家、芦洋、八角、山后陈家、山后顾家、山后李家、峰台、下刘家、五十里堡、沙窝孙家、河北等十几个渔村。其中,山后初旺、芦洋、八角三村的渔灯节因活动规模和社会影响力较大,被公认为渔灯节的代表。
2015年3月3日,烟台开发区大季家街道初旺村迎来一年一度的渔灯节。村民沉浸在欢庆渔灯节的喜庆氛围中,街上老老少少徒步行走往码头汇聚,秧歌队、军乐队、舞龙队尽情表演。渔民们开着车拉着祭品,将祭品搬上船祭祀,祈求风调雨顺、日进斗金。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馆获得“渔灯节”项目保护单位资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