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蜡盘菌

真菌门(Eumycota)、有资料归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
中文学名 大巴蜡盘菌
地舌科
子囊菌纲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子囊盘盘状,具柄,直径1-4.5mm,子实层橙色,子层托与子实层同色,表面平滑,柄基部色暗,长度约为子囊盘直径的一半;外囊盘被为矩胞组织,有时混有交错丝组织,厚38-50μm,细胞无色,壁厚,胶质化,具很强的折射性,7-13(-20)×3-7(-10)μm;盘下层为交错丝组织,厚100-350μm,菌丝无色,壁薄,稍具折射性,宽2-4μm;子实下层分化不明显;子实层厚83-90μm;子囊柱棒状,具8个子囊孢子,孔口在 碘液中呈蓝色,71-85×5.0-6.5μm;子囊孢子椭圆形,无色, 单细胞,两端各具一个小油滴,在子囊中单列排列,5-8×2.5-3.5μm;侧丝线形,宽1.5(-2.0)μm。

生境

子座化或者非子座化的木头上生。

中国分布

四川巫溪(HMAS69640主模式,69641,69642,69643,69644)。

世界分布

中国。

本种特点

该种在四川巫溪多次采到,可能是那一地区的常见种,在其他地区尚未发现。该菌与子实层红色的Poculumsubcinnabarium(Dennis)Dumont(1975)在子囊和子囊孢子的大小方面相似,但区别显著,子实层为橙色,子囊盘直径达4.5mm;子囊孢子椭圆形,个体较小;盘下层组织很厚,外囊盘被结构在细节上也有差异。RutstroemiadabaensisW.Y.Zhuang是该属中特征显著的种。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