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蜡瓣花(15)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老枝有细小皮孔,干后灰褐色;芽体长卵形,长1-1.5厘米,外侧无毛。叶卵圆形,或倒卵圆形,长5-12厘米,宽4-8厘米;先端急短尖,基部不等侧心形;上面绿色,脉上有稀疏长毛;下面灰白色,初时在脉上有长毛,以后变秃净;侧脉8-9对,在上面稍下陷,在下面突起,第一对侧脉有第二次分支侧脉6-9条,边缘有锯齿,齿尖突出;叶柄长1-2厘米,无毛;托叶早落。
总状花序生于具有1-2片叶子的新枝顶端,长4-5厘米,花序柄长1-2厘米,花序轴有绒毛;萼筒无毛,萼齿较萼筒为短,先端圆形;花瓣倒披针形,长4毫米,宽约1.7毫米;退化雄蕊2裂,先端钝;子房无毛,花柱长3毫米。
果序长5-7厘米;蒴果长6-7毫米,宿存萼筒包着蒴果过半,无毛。种子长卵形,长4-5毫米,黑色,有光泽,种脐白色。
怒江蜡瓣花(5)嫩枝、叶背、芽体、萼筒及子房均秃净无毛,花瓣狭窄,退化雄蕊10个,第一对侧脉有强的第二次分支侧脉,外形酷似多脉。
生长在怒江与澜沧江分水岭海拔1700-3000米一带的常见树种。
分布于中国云南的西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