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烧

彩烧

目录导航

基本简介

在彩烧时必须选择最佳的温度范围,如粉彩的彩烧一般应在780--800度这间;其次要选择适当的窑炉,采用适当的装炉方法;同时还要选择适当的升温速度并准确地控制烘烧时间。釉中彩彩烧工艺及设备张进(唐山市陶瓷研究所,唐山063020)大约在70年代,我国出口的陶瓷产品因铅、镉溶出量偏高而受到严格限制。当时轻工部邀集各地专家组成专门小组,考察了备大瓷区生产中出现产品铅、镉溶出量偏高的原因,其中得出两条重要结论。其一是在彩烤中用移动式窑底的窑炉,加之合适的排气系统,可降低铅、镉溶出量;其二是要研究推广高温快烧釉中彩,从根本上解决铅、镉溶出量高的困扰。事实上辊道窑烤花工艺得到普遍应用,但釉中彩研制成功近20年来,应用的厂家不多。最近有信息表明,美国进口陶瓷产品铅溶出量指标更加严格(≤0.2~0.4ppm),这就使大部分低温烤花工艺(即使利用辊道窑)陷入困境。今后的陶瓷彩饰工艺将是釉中彩的时代。推广釉中彩有两个问题须妥善解决。一个是釉中彩的花色较低温色要少,不能充分满足出口陶瓷装饰需要;另一个是用于建造高温快烧窑炉的材质不太理想,以致窑墙太厚,热损失过大。一种工艺的变革带来一种设备的更新是顺理成章的事。随着釉中彩质量、品种的不断完善,对相应窑炉结构的认识也会日趋成熟。

珐琅古月轩

古月轩彩绘珐琅鼻烟壶是“冀派”的内画鼻烟壶的姊妹艺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历史上曾于1915在巴拿马举行的万国博览会获得银奖。新中国成立以来,曾于1990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部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及国家旅游局旅游优秀产品金奖。其造型华贵典雅、色彩艳丽灿烂,其收藏价值和艺术品位可与内画鼻烟壶媲美。

  溯究“古月轩”名之源,传系该工艺始于清康熙年间一胡姓艺匠,自以其姓氏分开,称其艺品名号,遂流传下来,现今衡水艺师绘制的古月轩鼻烟壶有铜胎、瓷胎、料胎之分。用珐琅彩在铜胎(内外挂烧白瓷)上作画叫铜胎画珐琅(也称烧瓷);在瓷胎上作画叫瓷胎画珐琅;在玻璃胎上作画叫料胎画珐琅。

  珐琅彩是一种粉状的玻璃质,如果在玻璃质中加上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就可变成不同的颜色(为使其为低温釉,需加少量铅,加铅后称铅料)如往一两铅料中调入三钱三分卵石粉和一分八厘不含铅粉的纯质红料,便会获得美丽的黄料,添加三钱三分卵石粉和大约八分的铜花片(熔矿时的铜渣)就成了绿料,而蓝料则加入适量钴而成。

  在三种不同的画珐琅彩鼻烟壶中,笔者认为应以料胎画珐琅难度最高,因为料胎本身也是玻璃,与珐琅彩的熔点非常接近,火候极难掌握。温度低则彩釉不开,温度稍高,釉虽开,但料胎已变形,此火候又没有一个固定的温度,要因料胎大小,壶壁薄厚不同而变化,全要凭烧壶者的经验,烧制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亦很重要,升、降温稍快则壶胎随时可能炸裂,因此,当时它的成品率是极低的。

  料胎古月轩烟壶,又因料质不同而分为不透明、半透明和透明三种(以前两种效果较好,所以现存旧壶中绝大多数为前两种)。车渠白(也称乳白)是一种不透明的白料,给人一种油润、细腻犹如白玉的感觉。车渠又作砗磲。 (TRI.DACNAGICUS),文蛤类之最大者,壳厚而大,长径三尺许,略呈三角扇形,上下壳片相等,壳顶弯曲,壳表有放射肋五条,似凹渠,所谓垄纹也。壳边缘如锯齿状,壳表灰白或暗褐色,里面色白而有光泽。其壳磨之,如白玉,可为饰品。清朝时为顶珠,是五品官之顶戴,称为七宝之一(七宝即为: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还有一种不透明料叫做鸡油黄料,顾名思义,它的颜色犹如鸡油。因其配料极其复杂,故其本身价值要高于其它料质几倍甚至十几倍。

  藕粉白是一种半透明乳白料,好似冲熟的藕粉或未煮熟的蛋清,色微白而有些透明,故而被称为藕粉白。

  另一种即为透明料了。

  料胎鼻烟壶的起源,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答案,从目前所能看到的古月轩烟壶或照片、书籍及其它资料中来看,最早的料胎古月轩烟壶应在清康熙晚期即大约在1715年左右。据清官档案记载,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九月奏折、康熙帝曾赏赐广西巡抚陈广龙御制画珐琅五彩红玻璃鼻烟壶。但那时的古月轩烟壶无论是造型、还是绘画图案,水平都较一般。雍正年间古月轩烟壶的造型、图案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台湾故宫博物院有一院藏雍正款古月轩鼻烟壶,其造型独特,为竹节型,乳白胎,外绘绿黄色地,上画竹子,底款为红料“雍正年制”。此壶造型别致,画面与壶造形协调统一,加上壶身上的点点红斑,给人一种逼真的艺术享受,真可称其为难得之佳品。雍正年间的古月轩烟壶,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相当一部分古月轩烟壶以黑色或红色珐琅彩添地,用以衬托画面,大概是雍正皇帝对黑色和红色有着特殊的偏爱吧,从而也就形成了它当时独特的风格。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包括铜、瓷胎画珐琅),有:添黑地“盘枝牡丹”,“百花不露地”黑地开光,“桂花玉兔”、“杏林春燕”、添红地“梅花图”等等。造型也由原来多为扁圆的增加了葫芦式、荷包式等等,比康熙年间有了较多、较大的变化和发展。

  到了乾隆年间,太平盛世,且弘历又是一个酷爱艺术的皇帝,所以对鼻烟壶的制造更是热心不已。因此,在乾隆执政的六十年间,古月轩鼻烟壶的生产量大增,造型更加繁多了,图案也突破了原来的花卉鸟虫,把中国画与西洋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画出了各式各样绚丽多彩的图案,如山水、风景、仕女、婴戏、西洋人物、吉祥图案、岁寒三友,仙山楼阁等等,真可谓美不胜收。在色彩上,涂金地是一创举,即将金槌成全箔再研成金粉,加入适量桃胶,添于壶上,烧成后再用玛瑙棒压磨。一件成功的添金地古月轩作品给人以光彩夺目、金碧辉煌之感觉。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御用珐琅彩添金花鸟烟壶,就是一件宫廷风格很浓的珍品,它通身遍施金彩地,只有口、足有乳白料胎、两面开光,内画花鸟,形态逼真,线条流畅、刻画细腻、一丝不苟,颇具工笔花鸟之韵味。天津艺术博物馆亦有一件描绘渔姑及胭脂水风景的长方形烟壶,料胎为藕粉白,开光式构图,一面是妙龄貌美的渔姑,左手挎鱼篮,右手挽围裙,身后翠柳低垂,在树荫下小息的情景。另一面是一农妇,左手扶草帽,右手持裙带,在垂柳下婀娜多姿,美不胜收。壶两侧是用胭脂水画的山村小景,壶底蓝料堆款“乾隆年制”仿宋楷书。这件作品釉色亮丽、润泽,人物栩栩如生,颇具中、西结合之画法,堪称烟壶中传世之瑰宝。

  内画大师张汝财,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刘和平堪称绘制“古月轩”的优秀传承者,其作品1991年获亚太地区博览会金奖。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