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模式

中文名 阜阳模式
区域背景 商品经济不发达的落后的农业地区
目录导航

产生背景

时代背景

安徽地跨淮河、长江、新安江3大水系,全省自然地分成淮北、江淮、沿江、皖南4个区域。这4个自然区域之间,无论经济、地理、人文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近代工业的起步也有早有迟;发展的水平也很不平衡。因此,各地在选择发展乡镇企业的方式上,很难套用一种模式。正是鉴于这种情况,各地从一开始就比较注意从当地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在经过多年摸索之后,到了80年代中期,大体形成了以阜阳地区为代表的“四专两厂”型、以当涂县为代表的“两路并行、四轮驱动”型、以桐城县为代表的“两头在外,四个并重”型、以城市郊区为代表的“ 城乡一体化”型发展方式。

区域背景

阜阳地区过去是 商品经济不发达的落后的农业地区,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从1978年到1983年,社会 企业产值平均增长10%左右。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 集体经济基本上荡然无存。1983年底和1984年初,以时任阜阳地委书记陈复东为首的阜阳地区领导借鉴苏南农村经济崛起及沿海发达地区经验,为振兴阜阳农村经济,改变阜阳落后面貌,而实行的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为主要路线的 经济模式。

阜阳背景

阜阳地处黄淮平原的腹部,大城市辐射不到,当时该地区的工业非常落后,不具备依托大城市或骨干企业带支发展乡镇企业的条件。

阜阳 支柱产业为农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农业只能解决温饱,要想靠其积累很多资金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全区的财政状况普遍较差。当时的阜阳地区辖11个县(阜阳市、阜阳县、太和县、临泉县、亳州市、涡阳县、颍上县、界首市、利辛县、蒙城县、阜南县),其中9个县长期靠 财政补贴,政府也拿不出钱来兴办一些象样的骨干企业。

但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民逐渐富裕起来,除了不愁温饱,许多人手头有了余钱,社会上的游资增多。而且农村中不乏能人,仅三年自然灾害时,该地区下放的职工就有3000多人,加上历年退伍军人5万多,历年高、初中毕业回乡青年160余万人,是一支不小的人才队伍。

因此,如果采取户办或联户办的方式,兴办一些小型的企业,无论是物资条件还是社会条件,大体说还是具备的。于是阜阳地区决定改变单一集体办厂的做法,放手让农民 自筹资金,自建厂房,自行管理, 自负盈亏,一家一户或几户联合兴办企业,即户办厂、联户办厂,这就是所谓的“两厂”。然后循此而进,有选择、有重点的培养发展 专业户、专业村、专业片、专业市场,即所谓的“四专”。由分散到集中,由简单到复杂,由小到大,建立起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乡镇企业新体制。后被人们简称为“四专两厂”。

形成原因

阜阳地区的主要经验就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以后,继续创造激励发展的政策环境,充分调动家庭经营的生命力,充分利用农业改革所带来的 经济剩余,把 包产到户所解放出来的生产力进一步通过市场组织起来,从而促使传统农业区的 经济结构变革。

概括起来讲,一是产业转化,二是专业分工,三是适度的家庭经营规模。阜阳模式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放手发展 私营经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推进农村的改革进程。

模式特点

阜阳模式的基本特色分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诸如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农业向非农业转化,这在全国农村都是一样的,是有其共性的一面。

个性方面有以下几点:

1、以小为主的户办、联户办,也即私人企业超常态迅速发展。阜阳地区私人企业有4种形式:

① 以户为单位的生产形式,规模很小,购销自理,经营灵活,工艺简单,在4种形式中,这种形式占绝大多数。

②以购销合同为纽带,既联合又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购销统一,加工分散,互相依存,盈亏自负。这种形式还适用于专业村和专业群体。

③私营企业,它突破了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规模较大,雇佣劳工较多,独资经营,工商一体,这种方式所占的比例也比较大。

④自愿结合,若干户联合经营的方式,属于以联户为特征的私人 经济联合体。联合的含义很广,而这种形式主要是在厂房、资金、劳力、技术等生产要素上的联合。在4种形式中,这种形式占的比例较小。

从 所有制性质上看,这4种形式均属于 私营经济。在短短的几年里,全区兴办起数十万家户办、联户办企业,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这些小企业投资少,生产规模小,经营灵活,在当时市场行为尚不规范、消费档次普遍比较低下、政策非常宽松的历史条件下,还是颇具活力的。但也有质量高、成本高、缺乏竞争能力和经不起风浪的一面,所以其生命力是很有限的。

2、以专见长。阜阳地区专业市场的形成,一般是先有户办或联户办企业,在此基础上形成专业村、专业片,而后出现专业市场。这个发展过程,农民生动的总结为“一户富几户跟,几户致富带全村,几村联片群体化,专业市场连万家。”阜阳县宜山区的孙阿荣老人,改革纺纱工艺,纺出了全区第一条再生晴纶线,因为成本低,销路好,能赚钱,附近8个县的农村妇女都跟着搞起再生晴纶线。这位68岁老太太被人们尊称为“当代的黄道婆”,1982年病逝时,全村300多人参加葬礼,纺纱妇女停工3天以示对她的哀悼。

太和县皮条村撕膜绳加工,由3户发展到太和、界首两个县、8个区、16个乡、200多个自然村、6000多个加工户,年产值6000多万元。凤阳县的陈兴汉编芦席发了财,在他的带动下,周围有3000多户也跟着编芦席。

阜阳地区的专业市场大致有三种类型:

一类是农副产品资源市场,如亳县的中药材市场、临泉县庙岔皮张市场、界首县城关大牲畜交易市场;

一类是家庭工业品市场,如太和县的尼龙绳专业市场、利辛县的服装专业市场;

一类是小商品市场,如界首县光武城的小百货市场。

3、产销分工,服务于生产的第三产业发展之快出人意料。1986年,阜阳地区农村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由过去的百分之几增长到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18%-20%,而且几年来一直保持着可观的增长势头。

4、能人效应。凡专业化的 经济区域或成片致富的地方,无不由少数能人率先垂范,一带二,二带三,一户带几户,几户带一村,一村带一片,迅速扩展,使经济得到发展。

5、乡镇企业所具有的明显的简易性,经营中较强的灵活性、综合性、 投资回收的高效性,也算是企业一个特点。

发展概述

阜阳模式是由农户和政府共同创造的。1984年以后,全区出现几十万个 专业户、联户 经济体,形成1700多个专业片,10多个大型专业市场。到了1987年,专业村发展到707年、专业片2000多个,从中又产生出249个专业市场,平均每个县有26个专业市场,这种速度,是一般人连想也不敢想的。

1985年,全区户办和联户办企业创产值8.8亿元,占乡镇企业 总产值的67%;利润1.2亿元,占74.8%。乡、村两级集体企业90%承包给私人。

先富起来的农民纷纷创办私人企业和 合作企业,1985年,全区农村收入5000元以上的个体经营户12万个,年收入10万元以上私人个体经营户数千个,超过50万元以上的有200多个,超过100万元的40多个。

全区由农户、联户直接创造或承包经营的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71%和净产值的80%,拥有农村劳动力的92.9%。

阜阳地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在扶持创造阜阳模式过程中,主要抓了两项工作,一是思想解放,改革的步子迈得大。

清“左”工作上特别有力,从舆论上支持农民发展私有经济,从政策上加以大力扶持,据统计,80年代中期,全区共制定了300多条发展私有经济的政策和办法。

二是帮助农民选择道路。

阜阳地区的党组织和政府部门,借鉴其他地区发展商品经济的方法,更重视本地农民的成功经验,逐步从实践中提出一整套在传统农区加快致富的办法。

他们提出了“从不起眼的小商品起步”,提倡“穷地方重视‘穷办法’”;提出“发展乡镇企业要依靠千家万户”,随后又发展办“四专两厂”的路子;作出了繁荣农业、商业和小集镇的决定;提出在“户办、联户办基础上办好一批骨干企业”的新方针,同时,又提出“办好一批生态农户,种养业也能致富”,很好的兼顾了生产力多元发展的需要。通过这两方面的结合,树立了一种新的政府形象:既不是包办一切,也不是撒手不管,而是积极引导,以启动私有经济的发展,并提供保护、激励、引导和服务。

改革之后,特别是80年代中期大力发展户办、联户办企业之后,阜阳地区的经济发展显著加快,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为43.4亿元,1985年51.6亿元,增加8.2亿元,增幅达到16%。1986年又创新成绩,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5.7亿元,比1985年增加4.1亿元,增长7%还多。

1986年阜阳地区 农民纯收入349.3元,比1978年增长了3.5倍,年均递增20.6%,乡镇企业总收入达15.6亿元,比1980年增长14倍,年均递增57%。这些指标,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对阜阳的做法极为重视,认为其有广泛的应用性和巨大的生命力,决定在全省推广。在1985年4月召开的全省乡镇企业先进代表大会上,发出了“发展乡镇企业的力量源泉在千家万户”的号召,要求全省各地“县、区、乡、村、户、联户六个轮子一起转”,六个轮子中以发展户办、联户办为工作的重点。

同年5月,中共安徽省委又组织全省各地、市负责人到阜阳现场参观学习。随后,阜阳经验迅速在全省推广,江淮大地很快就兴起一股办企业的高潮。

1983年全省仅有乡镇企业44859个(只包括公社和大队企业),1984年发展到428867个,1985年更上一个新台阶,剧增至898101个,几倍或近10倍的增长。《人民日报》从1985年到1986年,连续报导并评论阜阳地区办乡镇企业的经验,成了与“ 苏南模式”、“ 温州模式”并立的“模式”之一,成为 包产到户以后全国农村的三大“热点”之一。

1987年初,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和中共安徽省委,特选定阜阳地区为全国乡镇企业制度建设试验区。

3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这个农村改革试验区。随后,在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和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试验区致力于深化农村改革探路,围绕乡镇企业内部制度建设,改善 企业外部环境和规范政府部门行为3个方面开展试验,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其中,清理、整顿市场和交通路卡,政府部门合署办公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等3项试验成果,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关注。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也于1988年秋批准在全省推广。

1989年4月19日,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又召开专门会议,听取阜阳乡镇企业制度建设试验区工作汇报,并要求继续搞好试验区工作。

发展分析

三大模式

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另二大大模式分析:

1.苏州模式——

苏南和整个广东都是一个特点,简单的说那就是,利用区位、人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低下的竞争优势,全力引进外资,发展 外向型经济,也就是说以外资的强力驱动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中国的广东与以苏州为代表的苏南都是这个模式运作,其 外贸依存度都高的惊人(都在150%以上),这种 经济发展模式,对本地人的智商和管理组织能力要求不高,把中国内陆任何一个省份的民众与沿海对调,其经济发展发达的程度都不见得会比原有居民做的更差。

2. 温州模式——

以温州为代表的 浙江模式,其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基本 内生增长为主,其技术含量比广东和江苏要高的多,虽然没有外资背景,其 产业层次很低,几乎没有高技术企业,市场特点以外销为主,对国内的社会资源积累要比广东和江苏做的好。

3.阜阳模式: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阜阳地区在中西部 欠发达地区堪称一枝独秀,本地区到处呈现出一派忙碌印象、经济繁荣、农民富足、政通人和、商贩勤奋的景象。

特点分析

无论是苏州模式和 温州模式其生存的基点都在 外向型经济,这也是其与中西部地区相比而言最大最核心的竞争优势,由于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内市场逐渐一体化,由于社会资源的追逐更高利润的本性导致社会资源(人力、资源、 资本等)开始在整个国家按照 市场化配置,日渐向沿海地区汇集,而内陆省份由于不是国家体制,因而像国与国之间外贸竞争那样实行 贸易保护主义,所以很难保护地方本土发展幼稚的 产业和企业免遭沿海优势企业的冲击,所以,这一段时间,内陆省份的相对凋敝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沿海区的崛起相当大程度上是受惠于内陆地区的牺牲。

纵向分析

9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没落,没落的自身原因当然难辞其疚,其更大的外因其实是被以 温州模式挤跨的,其生存的空间只能在我国经济 外贸依存度较低的时候才有可能,在我国经济外贸依存度较低的时候,浙江沿海地区的企业的产品出口有限, 产业规模和阜阳模式相差不大,很难达到 规模经济,也就意味着,其单件产品的成本很难降的下来,两模式之间的竞争力大体相当。

然而风云变换,随着我国 外贸依存度越来越高, 温州模式的海外市场越来越大, 产业规模也随着水涨船高,规模经济的模式越来越明显,同时期阜阳模式由于地域的缺陷,在产品出口上物流成本一直降不下,所以其出路只能以内销为主,其所能面临的市场容量与温州模式相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这样其竞争劣势越来越明显,最终跨掉。

阜阳现象

温州模式胜过阜阳模式根本是胜在地域上,所谓“干得好不如生得好”是也,而尤为可怕的还不在这里,我们知道经济是缓解社会矛盾的润滑剂,经济越是发展不上,社会矛盾越是突出,问题也就跟着来了。反之,经济越是发达,与欧洲美国的交流越是频繁,人心观念越是开放。机制越是灵活,反过来越是能促进经济发展,一增一削,一个恶性循环,一个良性循环。

这就是阜阳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新阜阳模式

后发效应

时代背景——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全球加工中心转移到了中国,长三角在数量型扩张范畴内取得成功。它的运作轨迹和成功经验可以为中部地区(包括阜阳)借鉴,而它的发展困惑正是阜阳下一步发展所必须避免的。

地利:20年为一个中周期。当今中国,东部经济已经崛起,西部经济已经启动。而事实表明,没有中部经济的崛起,西部的振兴是难以可行的。

阜阳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源远流长的文化积累,丰富的地下资源和物产,以及人民迫切要求振兴经济的愿望,等等。这一切,实际上造就了阜阳必定崛起的充要条件。

人和:阜阳经过了整顿调整,一个新兴有作为的政府集团已经形成,它是地方经济崛起的前提条件。发展虽然迟了一些,但对于那些由于缺乏整体规划而盲目发展的区域而言,阜阳还是保留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为好。因为它的资源没有被浪费,它的环境没有遭到破坏, 路径依赖的危害还没有出现,传统势力的弊端尚未侵入到新兴产业领域和投资项目。

阜阳开发“ 后发效应”的成功关键在于,不走低度化道路、不走同构化道路、不走污染化道路,而走一条创新型发展道路,一条 智力资本和 货币资本同步发展的道路。

新阜阳模式关键词

农产品、煤炭、废旧资源——循环经济下的三大关键词

阜阳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已发展到上百家,由单一养殖、种植、加工业向农业、工业、 服务业等多领域拓展和延伸,探索出具有阜阳特色的农业、工业、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等循环 经济发展模式,涌现出一批发展循环经济先进典型。三大循环经济 产业链年销售收入190亿元,解决14万个劳动力就业。循环经济已成为促进阜阳经济发展新的 增长极。

发展概况

目前,阜阳市涌现出一大批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初步形成了多种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符合阜阳实际,有效推动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之路,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围绕农产品资源,打造“种植—养殖—加工—综合利用” 产业链,年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200万吨,林木枝桠柴100万吨,销售收入达55亿元,解决劳动力就业5万人;二是围绕煤炭资源,打造“煤炭开采—加工—综合利用”产业链,阜阳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已进驻24家企业,累计完成投资40多亿元,形成年发电70亿度,水泥200万吨,创利税近3亿元;三是围绕废旧资源,打造“回收—加工—再生产品”产业链,田营再生铅循环经济工业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废旧电瓶回收和加工基地和安徽省最大的电源极板生产基地,再生铅产量达到34.3万吨,占全国同行业40%,实现产值74亿元,提供税收近2亿元。

发展评估

1、 风险规避——避免 路径依赖的陷阱,防止走老路

路径依赖不是中部地区可走的招商引资之路,新阜阳模式必须引以为鉴。

所谓的 路径依赖,就是重复人家已经走过的道路。也就是走25年前珠三角的道路,走15年前长三角的道路。他们目前的困惑,一个是国际化的问题,一个是低度化化的问题。引进资本容易,引进创新理念难; 引进项目容易,引进创新机制难;发展资源产业容易,发展技术加工型产业难;发展传统产业容易,发展创新型产业难,发展智力型产业难,发展脑力产业难。阜阳有可能成为东部地区,即长三角、珠三角和渤海湾地区低度产业的转移区。

当垃圾产业集中在阜阳时,阜阳将要重新启动第二轮创新和革命的使命。50年代日本高污染区后来全部转移到东南亚;改革初期,乡镇企业的盲目发展导致整个环境的污染严重。高能耗 产业的发展,导致中国整体资源的紧缩和不可持续发展,昆山早期引进一些低技术含量的产业,目前已经面临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台湾也把一些污染 产业转移到中国大陆,造成各种矛盾。

前景预测

可能的三种发展前景预测——差、中、优。

差:最差的结果是阜阳成为长三角低度产业的转移盆地。经济虽然得到启动,然而环境的污染使阜阳人民深受其害,甚至会使阜阳人民喝不上一口干净的水,吸不上一口清净的空气。没有可持续发展,人民将继续贫困,十年后又面临一个重新开发的局面。

中:不太理想的结果是满足了阜阳经济发展的需求,大量资源产业和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崛起,使其在中部地区创造了名声。在中部地区,阜阳取得了长三角绍兴的位置,也成为中部区域商贸集散中心。但在 国际资本的眼里,阜阳仅仅是中国中部地区成本最低的地方。

优:一个全新的城市开始崛起。产业并举与创新效应, 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产业并举,价值创新开始起作用,产品不仅进入东部和西部,而且在国际上打开市场。教育产业的崛起,形成教育产业链。教育的国际化,信息化和产业化目标逐步得到实现,由此培养的大量科技人才和熟练劳动力,适应中国中部经济崛起的人才需求。交通枢纽形成汇聚效应,形成熟练劳动力的汇聚,技术人才的汇聚,信息资源的汇聚,资本的汇聚,技术的汇聚。物流中心开始发挥作用,辐射四周,形成中部地区的示范效应。创新机制的形成,使阜阳的资源产业得到更有效的开发。人力资本依托型的发展模式开始形成。

何去何从

原本应是长三角追逐的目标,在阜阳地区也开始露出苗子。何去何从?靠的就是全新的价值、理念和创意;意识流、思维流和决策流。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