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埭尾社位于龙海市东园镇西部、南溪下游。是陈姓聚居地,由“开漳圣王”陈元光的第二十五世孙陈均惠的第七世后裔开基。古厝群傍水而建,布局呈轴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等特点,屋顶多为硬山式曲线燕尾脊,红瓦屋面,石砌墙体,装饰工艺极为精湛,木雕、砖雕、泥塑在梁、拱、窗花等构件上的运用令人叹为观止。即便是梁上的漆画、贴金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磨损,但从古厝精巧的构造和装饰,仍能看出当时埭尾村富甲一方的家世。据老人说,以前这一带流传的一句话“有埭尾厝无埭尾富,有埭尾富无埭尾厝”,意思说:就算你跟埭尾同样富有,也没有跟埭尾同样的房子,有跟埭尾这里同样的房子也没有埭尾那么富有。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古厝之间,边门对着边门,中间仅隔一米多宽,当所有边门都打开,一条由村头连到村尾的快捷通道就这么形成了。老人们说,遇上下雨天,不带雨伞跑遍全村也不会淋湿,走的就是这条捷径。走进宅内,屋内陈列各式古色古香家具、农具,梁上的漆画贴金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有磨损,但是从古厝精妙的构造和装饰仍能看出当时埭尾富贵人家富甲一方的家世,古厝前面大都留着十多米宽的大埕,平常的农事、大型活动就在这里举行。其中一幢两落的古厝,埕前还留有空着的旗杆位,以前这里有4根旗杆,历史上祖先遗留下来的,据老人说,祖先曾官至御史。 古厝群随着岁月的变迁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衍生了新村区,不过古厝村民严守先人禁改建筑格局的遗训。古老与现代之间有着鲜明的界限,古老的一律向北,现代的一律向南。
落日余晖,古榕映影,渡舟环绕,偶见几只白鹭驻足觅食,又见古厝新宅交相辉映,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味。
埭尾村位于东园镇西部、南溪下游。全村总面积5.2平方公里,有843户3091人,分为:埭尾、岸尾、顶詹、下詹、前厝、后厝、厝仔、郑厝、六壁、过港、后柯、横河共12个社。
埭尾村在清朝属龙溪县四、五都。民国29年属海澄县第一区陂内乡,分为埭尾保、后柯保;36年隶属峨山乡。1956年7月改属城关区,1958年改属东园乡,时于过田、枫林、新林合并为新林营,1960年改属浮宫公社,1961年改属东园公社。
埭尾、岸尾为陈姓聚居地,由开漳圣王陈元光的第25世孙陈均惠的第七世后裔分别开基。
前厝、后厝、厝仔、郑厝、六壁、后柯、横河为甘姓聚居地,其源流来自河南固始,启居东园鹭田始祖甘仙游的后裔开基。
郑厝、过港为郑姓聚居地,由白水山尾村郑氏后裔郑科甲开基。
风味小吃:粉粿又称(绿豆粿)。
春雨霏霏,从厦门驱车到龙海东园镇埭尾村,无非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当埭尾村数百栋的古民居和那一汪环村水道在我们面前展现时,我们不由感叹,怎么一个离厦门这么近的地方,并与厦门有着那么深远渊源的古村,人们知道的却不多。
埭尾四周环绕绿水,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物产丰饶,水路运输便捷。历史上埭尾村人就因具有“耕”海耕田的便利而富甲一方。古村的长者陈大古老先生,从小就过着讨海务农的生活,追溯起埭尾村的历史风华,他告诉我们,还要先了解村前的“两道水”:绵延数里、环绕村庄的内河和通往外界的南溪港。内河使埭尾成为名副其实的“闽南周庄”;南溪港又使它与厦门一水相连,同时在历史上又便于过台湾。村中老人告诉我们,埭尾村历史上的风华离不开厦门与台湾。村前的南溪港曾经是繁荣一时的闽南重要古港,几百年前埭尾村人选择了两条重要的致富之路:走厦门、过台湾。他们利用自家门前水路的方便向厦门运输大米、日用品等,并在厦门开店。同时他们也利用南溪港向台湾运输农产品、杂货。甚至族群中还有一个分支因此而定居到台湾,来往两岸成为他们经营谋生的主要渠道。经常运送台湾的特产到厦门、漳州,辛勤往返,利润可观,因此他们在埭尾营建起自己的理想家园,并按照族群的规矩,哪家致富建房由族里统一规划,因此历经数百年的建筑,其格式整齐划一,这一景观令人赞叹。
埭尾村最令人惊叹的是此处保存有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现状完好的闽南红砖古民居群。有关资料表明,古代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后裔定居在埭尾村,族群繁盛,这些古民居至今仍为陈氏族群所居住。当我们走进巨大的院落之中,穿行在房檐小巷,似乎是在穿越时光隧道。古民居所用的红砖比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红砖大两倍。有专家认为,这样大的红砖盛行于明代至清代中期,由此推论埭尾古民居群大致建于明代至清代中期,这个时期正是月港繁荣、厦门港兴起的历史时期。
古村里一排排整齐的古厝中间,都间隔着一条一米多宽的小巷。由于屋檐外伸,宽宽的房檐遮住了通道,可以遮阳挡雨。陈大古先生说,碰上下雨天气,不管哪家走门串户,可以不用打伞,到达村中的任何一个地方,穿行整个古村也不会被雨淋到。这种特殊的格局,体现的不仅是一种建筑的巧思,还蕴涵了一种人文精神,互相关照,守护相望,多样和谐。由于村子四周水流环绕,地理位置奇特,易进不易出,每家人都把古村视为自己的大家庭,有事大家帮,所以古时候连盗贼都不敢光顾埭尾村。古民居还有一项特色就是,所有房子的正屋门都挂有带有传统花样的编织门帘,古色古香。虽然漆画已模糊,但却留下了浓郁的古韵。位于村中的陈氏祠堂有副对联云:鹿山献瑞勤读鱼可跃龙门,芝草呈祥乐耕民仍耀祖德。既勉励子孙勤读博取功名,同时也告诫后代安于本分,衷情田园也是光彩的事情。因此,古村至今民风淳朴,人才辈出。
我们来到村边的妈祖庙古码头边,刚从田间收获的西兰花顺着内河运到了这里,所用的船仍然是手摇橹船,年轻一代的埭尾村人陈志强先生指着每家每户前停泊的手摇橹船告诉我们,埭尾人依旧保持传统的生活习惯,村里的男子不论老少都要学会划船,直到今天,村里的所有男青年都是划船好手,甚至妇女也会,村民们愿意以保护生态的生活方式坚守着这片古村落的宁静和安然。村民陈林地先生回忆说,几十年前南溪港内盛产的海蜇皮、土虾、螃蟹等水产品目前几乎绝迹,这是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造成的。陈志强先生感慨地说,我们更要坚持保护生态的生活方式,小船上不用柴油机自然就减少了油污的污染,大家希望能为子孙后人留下一片安宁的乐土。船从水面静静地划过,一位阿婆蹲在岸边正在清洗着自家栽种的菠菜,抬头看到我们,她笑着伸手打招呼,神情自然而开心。
我们在村中采访时还发现,埭尾人一方面在坚守,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地走出去。便利的现代交通为埭尾古村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门,许多村民营生创业的首选地就是厦门。陈大古先生骄傲地告诉我们,他的儿子在厦门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厦门工作定居,每当他想念儿子的时候,就抱着小狗去厦门住上几日。尤其现在厦漳大桥已经开建,现代化交通使得埭尾和厦门之间近在咫尺,从厦门到埭尾就如同从自家的前厅到后花园般方便,埭尾这方宁静、恬适的古村落就将会成为厦门的一个水上“后花园”。
采访即将结束时,陈大古先生还向我们表达了一份隐藏多年的牵挂。他说,历史上的埭尾人播迁到各地,尤其是台湾,曾有一个县的人数那么多,曾有台湾的族人仍不忘祖,想念亲人,让自己的子孙带着手绘的地图回来寻根。然而时间久远,血脉踪迹不复履痕。他希望那些散落在海峡对面的埭尾后裔血脉,不再仅凭祖先手绘的地图就能寻到回家的路。
埭尾古民居群中有一座建筑宏伟的祠堂,屋檐双翼流彩纷呈,精致华丽。走进祠堂,我们突然看到与其他祠堂不同的是,这里有一艘与祠堂整个长度等长的大龙舟,龙舟长达二十多米,贯穿了祠堂的前庭和后厅,这种景象也许只有在埭尾的祠堂里才得一见(见配图)。
据村民陈志强先生介绍,龙舟是村中端午节时使用的,是埭尾村民人文精神的象征,因为根据村里的传统,年轻人可获得参与划龙舟的资格,划龙舟时由村里德高望重者作为领军人物,有经验的水手担任主要舵手,新手则安插在中间和后面,陈志强先生说他当时只能当尾舵,埭尾村龙舟之大,是名副其实的,一艘龙舟,可以三十多个人一起划动,在这个过程当中,年轻一代的新手体验了一种集体协作的精神。在划龙舟中,既要拼搏,还要讲究协调,所以龙舟成为埭尾村人民间赛事的强项。而祠堂藏龙舟也成了埭尾古建筑中的特有景观。
埭尾村(又称埭美)位于龙海市东园镇西部、南溪港下游,村前的南溪港有个古码头,叫做亭子路头,至今仍有班船往来厦门。
埭尾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由于四面环水,外界人进入其中者甚少。埭尾村至今保留着淳朴的民风和令人目睹后感到震撼的古民居群,总数达数百栋之多,且保存完好。最近,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披露了该村的纪实报道,引来了诸多关注的目光。其实,历史上埭尾村就与厦门有密切的来往,而厦门人进入埭尾村的则少之又少。本报记者深入古村,首次揭示了该村与厦门、台湾的渊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