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惠坚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学生政治辅导员,1955年毕业留校,历任校团委副书记,校党委监委委员。1977年后历任党委学生部部长,外事办公室主任,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党委书记、校党委常委、副教务长、研究生院副院长、教务长;1985年任副校长。
1988年9月至1995年9月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1]。
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四大代表。
1995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北京市优秀基层党委书记。
方惠坚1950年进入清华土木系的。入学不久,就面临着美国军队打到鸭绿江,全国开展抗美援朝,方惠坚跟着高年级同学到清河、门头沟的农村进行宣传工作。方惠坚从小长在天津,没到过农村。在下乡时,看到即使是北京郊区,也是十分的贫穷落后,深深地意识到大学生的责任。回校以后,动员大学生参军参干,支援抗美援朝。方惠坚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报了名。当时全校有1500名同学报名,国家考虑到建设的需要,只批准几十名同学参军。通过这些活动,使方惠坚懂得了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
1953年初,还有半年就要毕业了,土木系的学生对于投身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规模建设,都抱有很高的热情。这时,学校开始建立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方惠坚被抽调担任辅导员。方惠坚刚入党不久,也只在班里做过团支部委员,一下子要我联系9个班的工作,开始时工作不知道该怎么做,在学校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帮助下,边学边做。没想到从此方惠坚和清华的学生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方惠坚方惠坚在学校团委工作,学校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教师学生把教学、科研、生产结合起来,创造了许多新鲜事物,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58届同学的毕业设计展览集中反映了同学们在教师指导下敢想敢干取得的成绩。当时方惠坚负责组织这个展览会,有幸陪同周恩来总理参观展览,是我终生难忘的。方惠坚在团委担任副书记8年,是在学校里一个岗位上工作时间最长的。
粉碎“四人帮”以后,学校工作百废待兴,方惠坚负责恢复政治辅导员制度。针对当时在校学生中党员占多数的情况,再由团委负责学生面上的工作,已不合适,方惠坚向党委建议成立学生工作部,得到赞同。清华是当时各高校中最早成立学生工作部的。1980年,方惠坚到土木与环境系担任党委书记,使方惠坚有机会参与教学和科研的管理工作。
教育部批准第一批33所大学建立研究生院,方惠坚参加了建院的工作。以后在协助高景德校长主持学校日常工作时,仍然参与了研究生院的一些工作。在1985年得到教委批准,在全国最早实行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使毕业班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做好毕业设计。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校实行过本科毕业生保留研究生入学资格,先到工作岗位的做法。这些做法都得到教委的肯定,以后在全国高校中推广。
学校第七次党代会上,方惠坚提出“从现在起的十年,是把清华大学逐步建设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发展阶段”。当时只是把世界一流大学做为学校长远发展的目标,没有提出时间的要求。
方惠坚继李传信同志之后担任党委书记。90年代以后,党中央十分重视高等学校党的工作,每年召开一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交流经验,讨论工作。
暑期,来自国内12所重点大学的校长、书记在长春开会,讨论“211工程”。回到学校以后,方惠坚和张孝文校长以及学校领导班子商量,经过反复讨论,大家都赞成把学校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到建校100周年(即2011年),把清华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在当年的暑期干部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上,经过干部和代表们的热烈讨论,成为全校教职工的共识。
党代会期间,总结改革以来学校党的工作,提出“探索新时期做好学校党的工作的基本经验”,受到上级组织的肯定。学校党组织在90年代多次被全国和北京市表扬为“先进基层党委”、“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等,这是全校党组织、全体党员、全校教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
方惠坚长期从事高教管理及党的建设和政治思想工作。在主持学校日常行政时,积极推动学校改革,主持党委工作期间,党政密切配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抵制社会错误思潮,使学校在稳定中发展,建立和完善了工作和会议制度、学习和组织生活制度、联系基层和群众的制度,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开展“新时期共产党员标准”的讨论,推进了学校的改革和建设。
方惠坚同志在清华工作的50 年中,在学校的党、团、行政、专业系所以及学校领导岗位上都工作过,对学校的重要工作的发展进程和学校前进的步伐非常了解,能够结合学校各个时期工作的主旋律,方惠坚对高等教育,特别是改革开发后的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探讨,体现对邓小平理论的深刻理解和贯彻,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教育有深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