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年限:四年。
知识技能
授课方式主要包括专业学习和实习。学制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1.具备良好的数量基础,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2.掌握能源经济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具备能源结构分析、能源市场分析、能源供给需求预测等方面的能力;
3.掌握能源战略与政策、环境管制政策、以及能源环境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在相关领域工作的能力基础;
4.掌握能源金融、能源项目管理、能源国际合作、能源市场开发等方面的知识与方法,具备从事这些方面相关分析的能力基础;
5.了解能源技术与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与能源技术经济评价等方面的方法;
6.了解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状况、了解相关原理与关键技术、掌握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相关政策及研究进展,具备在该领域工作的知识基础和能力。
能源经济课程(3)能源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运筹学、金融学、技术经济学、国际石油经济学、石油地质学、能源法、能源政策与战略、能源金融、能源项目管理、气候变化经济学、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等。[3][4]
能源经济专业是顺应中国能源形势而急待发展的一个新兴学科,就业前景广阔。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各级政府能源管理部门、大中型能源企业、能源金融机构中的能源管理、能源预测、能源规划、能源经济研究和咨询、国际能源合作等领域工作。
毕业生适合在各类能源经营与管理部门、事业单位、各级银行和金融机构、能源企业及下设能源规划与管理部门、跨国能源生产与贸易企业、能源物流企业、能源投资与交易机构从事能源生产经营管理、能源期货与期权交易、能源国际合作与开发等工作,从事上述各类能源领域的调研咨询、政策分析、市场策划、业务操作与管理等工作,也能够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3]
目前全球能源短缺,这应该是个比较热门的专业,从事政策面研究的可能性较大,政府机关的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国家能源局等单位,大型国企也是就业方向之一。大中型能源企业的经济师也是个很好的就业方向。[4]
西方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政治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能源类企事业单位:能源管理、能源预测、能源规划、能源经济研究、新能源发展、国际能源合作。
开设院校(3)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江苏:江苏大学
山西: 山西能源学院山西财经大学山西晋中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
湖北:湖北工业大学
重庆:重庆大学
上海:上海电机学院
银川:银川能源学院[3]
山东:山东工商学院
厦门:厦门大学
新疆:新疆工程学院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政学 金融学 贸易经济 保险 金融工程 信用管理 网络经济学 体育经济 投资学 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 国际文化贸易 税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