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纹肌肌原纤维A带中央的宽为40—80毫微米的间隔。从纵切面上看成一条浓线,简称M线。系由M蛋白质构成,以细的桥状构造与占据六角形各顶点而排成六角形的A细丝相互连接。因此被认为具有使A细丝相互固定的作用。
成年型横纹肌瘤
【临床表现】
好发于33~60岁间的成年人,多数在40岁以上,男性多见。多表现为颈部软组织内的孤立性圆形肿块和上呼吸/消化道粘膜息肉状病变,其中粘膜好发部位依次为喉、口腔(舌、口底、软腭或颊粘膜)和咽。无疼痛或触痛感,部分病例例因阻塞咽或喉而引起声音嘶哑、呼吸或吞咽困难。部分病例表现为多灶性或多中心性,可同时累及舌底、咽和喉,并向颈部延伸。
【诊断要点】
1.大体形态呈周界清楚的圆形或分叶状肿块,深褐色或红棕色,粘膜内肿瘤外表光滑,息肉样,广基或有蒂,0.5-10.0cm,平均3.0cm,质软,切面呈颗粒状。
2.组织学形态由境界清楚的小叶组成。小叶由大圆形或多边形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紧密,细胞之间为纤细的纤维性间隔和狭窄的血管性腔隙。瘤细胞含有大量嗜伊红色、颗粒状的胞质,部分细胞因富含糖原而呈空泡状,偶见蜘蛛网状细胞,核小、圆,可见小核仁,居中或居于胞质周边排列。可见胞质内横纹及棒状或杂草样的结晶样物质,前者在PTAH染色下更清晰。瘤细胞表达myo—globin、MSA和desmin。电镜检测显示胞质内含有数量不等的线粒体和糖原颗粒,粗细不等、分化程度不一的肌丝及I带Z线。
【治疗方案及原则】
本病系良性肿瘤,但切除不完全时可复发,所以临床首次治疗应切除彻底。
横纹肌肉瘤
【概述】
横纹肌肉瘤系起源于横纹肌的恶性肿瘤。该肉瘤名称在19世纪即开始用于诊断。20世纪30~50年代成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时间的推移,横纹肌肉瘤的诊断率逐年下降,以往诊断为横纹肌肉瘤者,逐渐区分并诊断为其他类型肉瘤。
横纹肌肉瘤在成人及儿童较常见,据RUSSELL等报告12320例软组织肉瘤中,横纹肌肉瘤占2341例(19%)。上海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统计1951~1979年软组织肉瘤4853例,其中横纹肌肉瘤780例,占16.07%。而1979一1998年间该院收治横纹肌肉瘤为95例,较前28年明显减少。其原因与修正其他诊断有关。现一般认为横纹肌肉瘤发病率无论成人儿童均占恶性软组织肿瘤的10%左右。男女比例为1.5:1。
【临床表现】
1.胚胎型横纹肌肉瘤多发生在婴幼儿,病程较短,多在半年内就诊,由于病情发展较快,自然病程从出现症状至死平均16个月。主要症状为疼痛性肿块或无痛性肿块,出现疼痛常难以与急、慢性炎症鉴别。皮肤表面可形成肿瘤侵犯性红肿,静脉轻度充盈或怒张,局部温度高。肿瘤生长较快时,可伴有皮肤破溃及出血,肿瘤大小不等,与发生部位有关,头颈部肿瘤可较早出现症状,但难以确诊,主要系症状比较模糊,如鼻塞,鼻血,头痛,嗅觉不灵,呼吸不畅,易被误诊为鼻炎、鼻息肉。发生于眼眶内肿瘤可呈现视力改变,眼球突出。喉部横纹肌肉瘤可出现声嘶为主,呈进行性加重,甚至引起咳嗽,咳痰。以成人较常见,甚至表现呼吸障碍。泌尿生殖器肿瘤表现阴道血性分泌物,血尿,尿路感染。肿瘤也可表现于肛周肿块,也有因肛门口被肿瘤包绕狭窄,无法行肛指检查。肿块发现时,可能已浸润至盆腔器官,转移至盆腔及腹膜后淋巴结。除区域性淋巴结肿大外,晚期病例多有血行转移。
2.腺泡型横纹肌肉瘤恶性程度高,主要发生于青壮年,上海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曾报道104例。病程进展快,常位于深部软组织;以肢体及躯干多见。也可发生于眼眶。除发生肿块外,肿瘤可侵犯周围组织器官产生疼痛及压迫症状。侵牙巳神经时可引起剧痛,行走不便及感觉障碍。肿瘤生长过快而未及时治疗时,可见到皮肤水肿及破溃。有些病例早期即出现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至肺等处。3.多形型横纹肌肉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易在人体肌肉较多部位生长,因此下肢及躯干部多见。肿瘤常浸润至假包膜外,在肌肉间隔较远的部位形成多个结节。病程长短不一,多在一年内得以诊断及治疗。但个别老年人肿瘤生长缓慢,病程可达20年以上,肿块有疼或无痛性,肿瘤位于肌肉内,边界多不清楚,肌肉放松时边界较清。肌肉收缩时扪及肿块与肌肉关系密切。此型特点为肿瘤常较大,多在5~10cm,也有达40cm者。肿块质地较硬,有出血及坏死时可呈囊性或质软。常侵犯表面皮肤,并呈现局部温度高、粘连、破溃及出血。与其他深在部位肿瘤有所不同,多形性横纹肌肉瘤也可出现淋巴结转移,其转移率仅次于滑膜肉瘤。有时初诊时即已发生淋巴结转移。
横纹肌肉瘤恶性程度高,易早期出现淋巴及血道转移。儿童在诊断一年内易发生肺转移,成人则淋巴转移比儿童多见。上海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统计淋巴及肺转移率相近,113例中发生远处转移为52例,占42.02%,淋巴转移率20.35%。因此横纹肌肉瘤应归属为高度恶性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