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不孕症

免疫性不孕症

目录导航

概述

  免疫性不孕症,是指患者排卵及生殖道功能正常,无致病因素发现,配偶精液常规检查在正常范围,但有抗生育免疫证据存在;是由于生殖系统抗原的自身免疫或同种免疫引起。近年对免疫因素的研究,认为主要有抗精子和抗卵透明带两种免疫性不孕,由于目前对后者的研究尚少,故临床所指的免疫性不孕多半指的是抗精子免疫性不孕。现代医学认为免疫系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它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反过来它也调节着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形成了一个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免疫性不孕的病因病机是十分复杂的,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为妇产科的疑难病症之一。

  中医典籍对本病缺乏明确记载,但可归属于不孕症范畴。近年来,一些中医学者借鉴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病理研究的理论观点,从中医角度出发,对其病因病机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虽然目前中医对于本病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但我们认为现代医学的免疫学观点与中医学的“邪正相争”发病学说可能有密切关系。免疫性疾病可因为免疫缺陷、紊乱所致,这与中医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观点相吻合。产生免疫性不孕的原因首先是机体正气虚弱,其中尤以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为主,因肾主生殖而藏精,为孕育之本,肝藏血而肝肾同源,肝阴(血)与肾阴关系密切,肝肾阴虚火旺,则火热灼精,精血凝结,冲任不得相资而不能摄精成孕;脾肾阳(气)虚,冲任虚寒,不能暖宫摄精,精瘀内阻而不孕。病邪为经行、产后或人流刮宫术后,余血未净不慎交合,或房事不洁,感染邪毒,邪毒内侵,使胞宫、冲任损伤,邪毒或湿热与血相搏结,扰乱冲任、气血,而致不孕。综上所述,本病病因病机倾向于肾虚为本,瘀血、湿热(毒)为标。临床证型每多虚实夹杂,以肾虚为主,涉及肝、脾,其中以肾阴虚火旺为多见,夹瘀或夹湿(浊)为患。 

免疫性不孕的分类及症状

同种免疫性不孕:指男方的精子、精浆作为抗原,在女方体内产生抗体,使精子凝集或使精子失去活动力。在一般情况下,女性并不产生免疫反应,只有约15%~18%的不孕妇女体内有抗精子抗体存在。在女性经期或有子宫内膜炎等疾患时,子宫内膜有损伤或者肛门性交,精子及其抗原物质才易于进入血流而激发女性的免疫反应。

局部免疫性不孕:是指有些不孕妇女的子宫颈粘膜及子宫内膜含有产生免疫球蛋白 G和A的淋巴样细胞,子宫颈粘液内含有抗精子的免疫球蛋白 G、A、M,故子宫颈及女性生殖道对精子具有局部免疫作用。

自身免疫:男性精子、精浆或女性卵子、生殖道分泌物、激素等溢出生殖道进入自身的周围组织,造成自己身体的免疫反应,在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物质,影响精子的活力或卵泡成熟和排卵。[1]

 

免疫因素导致致女性不孕症

 

 

  正常性生活情况下,机体对生殖过程中任一环节产生自发性免疫,延迟受孕二年以上,称为免疫性不孕症。免疫性不孕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免疫性不孕症是指机体对下丘脑—垂体—卵巢(睾丸)轴任一组织抗原产生免疫,女性可表现为无排卵、闭经,男性可表现为精子减少或精子活力降低。通常所指的免疫性不孕症是指狭义的,即不孕夫妇除存在抗精子免疫或抗透明带免疫外,其他方面均正常。

  生殖系统的自身抗原在两性均可激发免疫应答,导致自身免疫性不孕症,如男性抗精子免疫性不孕和女性抗透明带免疫不孕。精子抗原还可引起女性同种抗精子免疫反应,称为同种抗精子免疫不孕。

  已有大量的实验和临床资料证实抗精子抗体可致不孕,在不育患者中约占10%~30%。有关抗透明带抗体的研究则较少,一般认为它可致女性不育,但许多问题尚待证实。

  免疫不孕是相对概念,是指免疫使生育力降低,暂时导致不育。不育状态能否持续取决于免疫力与生育力间的相互作用,若免疫力强于生育力,则不孕发生,若后者强于前者则妊娠发生。不孕常有多种因素同时存在,免疫因素亦可作为不孕的唯一原因或与其它病因并存。

免疫性不孕抗精子免疫与不孕

  抗精子免疫包括抗精子体液免疫(抗精子抗体)和抗精子细胞免疫。在正常性生活中,精液介入女性生殖道类似组织移植,所激起的免疫应答可能以细胞免疫为主。目前对抗精子抗体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但对细胞介导的抗精子免疫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有待进一步研究。

  Landsteiner于本世纪初首次证实动物实验可诱导抗精子抗体的产生。50年代RÜmker报道不孕患者血清中存在抗精子抗体。已发现输精管结扎术后、男性同性恋中血清抗精子抗体发生率约50%一80%。在原因不明不孕中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约20%。

免疫女性不孕抗精子抗体的检测及诊断

  1.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抗精子抗体的检测方法有10余种,不同的方法,其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有所不同。

  理想的检测抗精子抗体的方法应该是:①能确定免疫球蛋白类型;②能作抗体定量;⑧能判定抗体在精子上的结合部位;④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好。因为,免疫球蛋白的类型不同,所选择的治疗方法亦不同。抗体结合于精子的百分率不同或抗体的滴度不同,对生育力的影响亦不同。抗体滴度越高或结合有抗体的精子百分率越高则对生育力的损害越大。再者,抗体在精子上结合部位的不同,对生育力的损害也不同。结合于精子头部的抗精子抗体对生育力的影响较大,而结合于尾尖部的抗体对生育力无影响。由于血液循环中的抗精子抗体与生殖道局部抗体的存在并不一致,而在生殖道局部尤其是精子表面的抗体对生育力有直接影响,故检测生殖道局部包括宫颈粘液、精子表面的抗精子抗体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2.适合检测抗精子抗体的人群

  (1)不育妇女,①性交后试验异常;②原因不明的不育;③生殖道感染;④有肛交或口交史;⑤行IVF-ET多次失败。

  (2)不育男子:①精子自发凝集;②有睾丸外伤、手术或活检史;⑧输精管阻塞;④有输精管吻合手术史;⑤有生殖道感染史。

免疫女性不孕抗透明带免疫性不孕

  透明带(zona pellucid,ZP)是一层包绕着卵母细胞及着床前孕卵的非细胞性明胶样酸性糖蛋白膜,内含特异性精子受体,在诱发精子顶体反应、精卵识别、结合、穿透和阻止多精子入卵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实验研究表明,透明带抗原可刺激同种或异种抗体产生免疫应答,透明带经抗血清处理后,失去了与同种精子的结合能力;在体内,透明带抗体能干扰孕卵表面的透明带脱落而妨碍着床。

  由于猪ZP对异种哺乳动物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其抗体同人ZP有交叉反应,并且具有阻断人精卵相互反应的能力,其来源广泛,而人卵ZP来源有限,故学者们用猪ZP作抗原来检测人血清抗ZP抗体。70年代,Shivers与Dunbar首次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以猪ZP作抗原检测人血清中抗ZP抗体,发现大部分原因不明不孕妇女血清中存在透明带抗体。后来得到许多研究人员的证实。目前认为,透明带抗体是女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Kamada等用被动血凝法检测1872例不孕妇女血清,表明45例阳性,为2.4%,372例对照组中仅3例阳性,占0.05%(其中2例非孕妇女,1例为孕妇)。320例不明原因妇女阳性率为5.6%,1552例原因已明不孕妇女阳性率1.7%,前者高于后者,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中193例有生育史的非孕妇和孕妇(年龄与不孕组相当),阳性率1.5%,P<0.05,292例年龄相同的成年男性和100名儿童(5—10岁),无一例阳性。随访2年,11例不孕妇女经治疗ZP抗体持续阳性,无一例妊娠;19例间断阳性的不孕妇女中3例妊娠;7例持续阳性的血清中预先用猪和人红细胞吸收后,仍有3例与人ZP发生强免疫荧光反应。在一例IVF-ET的患者,结合和穿透人透明带的精子数明显减少。认为一些原因不明不孕妇女体内持续存在的高浓度ZP抗体抑制精卵反应而导致不孕。

免疫性不孕治疗症以退为进

       如果经免疫检查发现有抗精子抗体,在治疗方面,西医通常建议性交时使用安全套,隔绝和精子的接触,女方此间吃一点辅助的抗过敏性药物,一年后再进行受孕时,怀孕的可能比较大。抗精子抗体引起的免疫性不育不孕是可逆性的,如果早就医,坚持治疗,体内抗精子抗体是会逐渐消失的。

  1.同种免疫的治疗

  (1)隔绝疗法:每次性生活时使用避孕套可避免精子抗原对女方的进一步刺激。几个月以后,不孕夫妇可去除避孕套行性生活,或行人工授精。但此法并不能改善妊娠率,可作为辅助治疗。

  (2)免疫抑制疗法: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干扰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及降低补体对精子的细胞毒作用。常用方法有低剂量持续疗法、高剂量间歇疗法及阴道局部用药等三种。常用药物有强的松、地塞米松和甲基强的松龙。一些学者报道强的松龙可降低血清抗精子抗体的水平,增加妊娠机会。但有学者行随机、双盲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免疫治疗并未改善生育力。大剂量用药,副作用较大,不孕夫妇不易接受。

  (3)宫腔内人工授精:当不孕妇女宫颈粘液中存在抗精子抗体干扰生育时,可将其丈夫的精液在体外进行处理,分离出高质量精子行宫腔内人工授精。避开了宫颈粘液中抗精子抗体对精子通过的限制作用。据报道行多周期IUI后,约15%患者妊娠。

  (4)精液处理以去除抗精子抗体:用洗涤精子的疗法去除精子表面的抗体并不成功,因为抗体—抗原有高度的亲合力。将精子置于低pH或高锌离子溶液中以分离抗体将引起不可逆的精子活力丧失。将精子置入高血清浓度溶液中可减少可检测的抗精子抗体(MAR法),在将精子重悬于无血清培养液中,抗体重新出现。这种精液处理并不能改善妊娠率。将结合抗精子抗体的精子与未结合抗精子抗体的冻融膜片断孵育,以吸收抗精子抗体。但这种方法导致回收的活精子减少。

  (5)IVF-ET和GIFT:Clarke等证实当精子表面结合IgA、IgG抗精子抗体的活精子数超过80%时,IVF-ET的受精率明显减低,尤其是结合在精子头部的抗精子抗体损害体外卵受精,结合于尾部的抗体则不然。其它研究也证实用含抗精子抗体的血清的培养液孵育精卵时,使受精力损害,而用不含抗精子抗体的血清培养时,可改善受精力并达到无抗精子抗体的水平。用GIFT治疗男性免疫不孕,IgG或IgA类抗精子抗体结合于精子表面>70%,16对夫妇周期妊娠率为24%。

  如果经免疫检查发现有抗精子抗体,在治疗方面,西医通常建议性交时使用安全套,隔绝和精子的接触,女方此间吃一点辅助的抗过敏性药物,一年后再进行受孕时,怀孕的可能比较大。

  由于抗精子抗体引起的免疫性不育不孕是可逆性的,如果早就医,坚持治疗,体内抗精子抗体是会逐渐消失的。

预防指导

     预防免疫性不孕的发生就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除了需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外,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及时的对自身情况进行检查,并需要积极的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预防免疫性不孕的发生就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除了需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外,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及时的对自身情况进行检查,并需要积极的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广州仁爱医院妇科专家介绍说:预防免疫性不孕的方法是防止男女生殖道损伤,避免抗原进入组织而诱发免疫反应。要做到:

  1、 杜绝粗暴性交或经期性交;

  2、防治生殖系感染,积极治疗急慢性炎症,尤其应彻底防治性病,杜绝性滥交和不洁性交;

  3、产后性交应在2~3 个月后,子宫创面完全愈合时;或先用一段时间避孕套,防止精子从微小创口漏入组织内;

  另外,宫腔内人工授精必须严格遵守医学原则:女性应当具备正常的排卵周期,基础体温正常双相,经检查确定输卵管、宫颈、子宫等生殖器官没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婚后同居1年以上没有采取避孕措施而不能怀孕者;男性精液常规检查活力、密度、活率、液化等主要指标基本正常;女性血清中抗精子抗体阳性或弱阳性,男性自身精子抗体阳性或弱阳性,连续3 个周期排卵期性交试验结果不良,体外精子-配偶宫颈黏液接触试验不良。

  免疫性不孕患者检测出体内含有抗精子抗体的大多都患有生殖道炎症。女性生殖道和子宫粘膜具有免疫作用,当生殖道发炎、损伤时,精子进入生殖道就会被视为头号“敌人”,同时产生抗精子抗体,易引发免疫性不孕。

  医院专家指出,女性经期、生殖道发炎或损伤时同房;性生活时间过长致粘膜受损;性关系混乱等都有可能引起免疫性不孕。当然,也不只是性生活混乱的女性才存在抗精子抗体,一些对丈夫精液过敏的女性,在新婚时也可产生这种抗体。对于因性生活混乱而引起的免疫性不孕,预防的重点在于洁身自爱,杜绝性关系混乱。

  广州仁爱医院网温馨提示:并不是所有的免疫性不孕患者都一定要进行人工授精治疗,对于较容易治疗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或其它治疗以达受孕的目的。如果一旦发现身体有什么异常情况的话就应该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