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株高40––61厘米。 块茎肉质,长圆形或 椭圆形,长3––5厘米,直径1—3厘米; 茎直立, 细长,圆柱形,基部具2––3枚筒状鞘,鞘之上具4––6枚稍集生的叶,向上至 花序下具3 6枚披针形、先端渐尖的 苞片状小 叶。
叶片薄,倒披针、近匙形或长 圆 状披针形,常向下弯,长8—18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收狭成抱茎的 鞘。
总状 花序具25––43朵较密生的花,长15––23 厘米,花序轴和总 花梗无毛; 花苞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8—10毫米,宽3––4毫米,先端长渐尖,明显短于子房; 子房细圆柱状,扭转,基部或中部常弯曲,无毛,连花梗长16––18毫米;
花小,细长,黄 绿色,常近水平伸展与花序轴近垂直或向下俯垂,罕近 直立伸展; 萼片绿色,具3脉,中萼片卵形,凹陷,长3.5–––4毫米,宽2.5—3毫米,先端钝,与花瓣靠合呈兜状;侧萼片向后反折,斜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4 4.5毫米,宽约2.5毫米,先端钝; 花瓣黄色,狭卵状长圆形,长3––3.5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钝,近截平,具2脉;
唇瓣黄色,较厚,长5毫米, 基部3裂,裂片狭长圆形;侧裂片长3 4,毫米,宽1—1.5毫米,向后反折,先端钝;中裂片长3.5––4.5毫米,宽1—1.5毫米,向上翘弯,先端钝,与中 萼片和 花瓣靠合而形成的兜其先端内侧紧靠;距细长,圆筒状,长达21毫米,粗约1毫米,近直的,向后伸展,与 子房并行,后部上举,近末端几不膨大或略膨大,末端钝或急尖,明显长于 子房; 蕊柱短; 花药直立,药隔狭,顶部凹陷,药室叉开; 花粉团卵 球形,具细长的柄和 粘盘,粘盘披针形,长1.2毫米;退化 雄蕊2个,大,耳状;柱头2个, 隆起,棒球形。
花期8––9月。
产于 台湾、 海南、 广东、 云南。生于海拔400––1200米的山坡林下。印度东部、 缅甸、 越南、 老挝、 柬埔寨、 泰国也有。模式标本采自 缅甸(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