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唇羊耳蒜

方唇羊耳蒜

拉丁学名 Liparisglossula
植物界
羊耳蒜属
兰科
分布区域 云南东南部、西藏南部、尼泊尔、锡金和印度东北部
目录导航

基本资料

种中文名:方唇羊耳蒜
种拉丁名:Liparis glossula Rchb. F.
国内分布:产云南东南部(文山)和西藏南部(吉隆)。生于林下、林缘或山坡灌丛中,海拔2200--3150米。
国外分布:尼泊尔、锡金和印度东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海 拔:2200-3150
命名来源:[linnaea 41: 44. 1876]
中国植物志:18:060
组中文名:羊耳蒜组
组拉丁名:Sect.Liparis------Liparis sect. Molliflorae Ridl.
属中文名:羊耳蒜属
属拉丁名:Liparis
亚族中文名:羊耳蒜亚族
亚族拉丁名:Subtrib.Liparidinae
族中文名:树兰族
族拉丁名:Trib.Epidendreae Humb,Bonpl.et Kunth
亚科中文名:兰亚科
亚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
科中文名:兰科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纲中文名:单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ORCHIDACEAE
形态特征:地生草本。假鳞茎聚生、密集,卵形,长约1厘米,直径6—8毫米,外被白色的薄膜质鞘。叶1枚厂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膜质或草质,长8--15厘米,宽2—5厘米,先端钝或近急尖,基部近楔形并下延为鞘状柄,无关节;鞘状柄长4.5—12厘米,通常与叶片近等长或略短,少有比叶片长3--4倍,下半部或2/3围抱花葶基部。花葶长12--22厘米;花序柄略压扁,两侧具狭翅;总状花序长3—12厘米,具数朵至20余朵花;花序轴上的翅干后与轴近等宽;花苞片披针形,长6--9毫米;花梗和子房长1—1.6厘米;花紫红色,稍疏离;萼片线状披针形,长1—1.3厘米,宽约3毫米,先端近急尖,边缘外卷,具3脉,仅中脉较明显;花瓣丝状或狭线形,长1—1.2厘米,宽约0.7毫米,具1脉;唇瓣近方形或宽长圆形,长约1厘米,宽8—9毫米,先端近截形并具短尖,边缘有极细小的缘毛,基部略收狭,中央有1条深色的纵带,无胼胝体;蕊柱长4--5毫米,稍向前弯曲,上端略具翅,基部有2个胼胝体状的肥厚突起;药帽前方有喙。花期7月。
产地分布:产云南东南部(文山)和西藏南部(吉隆)。生于林下、林缘或山坡灌丛中,海拔2200--3150米。尼泊尔、锡金和印度东北部也有分布。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