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生或罕为地生草本。根簇生,通常发达,呈放射状伸展,状如蜘蛛。茎几无。叶小,少数。花葶近直立,短或长,纤细;总状花序直立,具数朵花;花序柄短或长,纤细,具多数二列而宿存的无花苞片,其基部具或不具托叶状的附属物;花序轴具翼;花很小,不甚开展;萼片和花瓣近等大,离生或在下部连合成短筒;唇瓣不裂或3裂,基部具囊状距;蕊柱短,无蕊柱足;花粉团蜡质,2个,全缘,具倒披针形的粘盘柄和较大的粘盘。[1]
约50种,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大洋洲。我国有1种,产南方。
本属模式种:Microtatorchis perpusilla Schltr.[1]
拟蜘蛛兰 Microtatorchis compacta (Ames) Schltr.
小型附生草本。根放射状贴附于树枝表皮,长达3厘米,粗约5毫米。茎几不可见,具2-4枚叶。叶小,近革质,狭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5-15毫米,宽达3.5毫米,先端锐尖。总状花序直立或上举,具少数花;花序柄和花序轴长达2.5厘米,具翼,花序之下具多数无花的苞片;花苞片卵形,长约2毫米,对折;花梗和子房黄绿色,长达1.8毫米;花绿色,半张开;萼片和花瓣连合而形成长1.4-2毫米的筒,上部彼此分离,其裂片三角状披针形,长1-1.5毫米,离生的花瓣裂片在基部收缩;唇瓣宽卵形,长达3毫米,基部两侧向内包卷,先端具1枚倒向的钩刺状的附属物;距囊状球形;花粉团2个,卵形,稍压扁;粘盘柄细长,向上扩大呈三角形,粘盘比粘盘柄的基部宽。花期1-2月。
产台湾(南投)。海拔1000-1600米,生于台湾杉和柳杉枝干上。也分布于菲律宾。
为我国二级保护植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