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蚌治净片成两片,下60℃温水中汆至5成熟捞出,剔膜用料酒抓匀;
2、香菇冬笋切片,与鲜汤、盐、味精、白糖、酱油、香油、湿淀粉调成卤汁
3、蒜末下油锅稍煸,下冬笋、香菇翻炒,然后下卤汁烧开勾芡,下蚌肉翻炒几下出锅即可。[1]
生炒海蚌(5)海蚌营养分析:贝类软体动物中,含一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的代尔太7-胆固醇和24-亚甲基胆固醇,它们兼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和加速排泄胆固醇的独特作用,从而使体内胆固醇下降;它们的功效比常用的降胆固醇的药物谷固醇更强。人们在食用贝类食物后,常有一种清爽宜人的感觉,这对解除一些烦恼症状无疑是有益的。
贝类软体动物中,含一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的代尔太7-胆固醇和24-亚甲基胆固醇,它们兼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和加速排泄胆固醇的独特作用,从而使体内胆固醇下降;它们的功效比常用的降胆固醇的药物谷固醇更强。人们在食用贝类食物后,常有一种清爽宜人的感觉,这对解除一些烦恼症状无疑是有益的。[2]
1、壳子紧密OR张开?孰好孰坏看准点。选择海蚌的时候,要注意,紧闭壳子的海蚌,和触摸后合起壳子的海蚌可以选择,如果手触摸后,壳子依然张开的海蚌就是已经死的海蚌。
2、有的人在挑选海蚌时,总会把海蚌放在手上掂掂,认为重的就是好的,就是肉多。或者放入水中,认为沉在水底的,就是好的、肉多的。其实,当海蚌在水里时,有开口的海虹,水自然就进入在里面,海蚌就会重些。
3、壳子松动OR牢固?果断后者!所以在选海蚌时,把手指分别放在海蚌的两面,轻轻地推推海海蚌,看壳是否松动,若不会松动的,就说明水没进入的,就是好的,肉多的。
2016你3月4日,福建省食药监局近期公布的2016年第一期抽查结果显示,日常不合格餐饮食品中含有禁用农药、兽药、不得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以及金属残留,不合格批次占全部抽检批次的5%左右。
食药监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餐饮食品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去年福建加大了抽检力度,涉及调味料、大米、糕点、粮食加工品、米面制品等多个品种,抽检项目包括重金属、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指标等,覆盖省内8个设区市364家企业,省外923家企业生产的5249批次产品。
不合格批次为280批次。其中,日常食用的青斑鱼、龙胆鱼、桂花鱼等鱼类产品主要是含有孔雀石绿、呋喃西林代谢物等禁用兽药;部分蛋糕、馒头、花卷违规使用甜蜜素;花蛤、海蚌、七彩贝、象牙蚌、明虾、大竹蛏等贝类海产品检出了禁用农药氧乐果和氯霉素;而部分油条、葱油饼、煎包、三层糕等铝的含量超标严重;部分手工拉面和碱面里含有非食用物质硼砂,以及带子贝、旺螺等含有大量金属元素镉等。
食药监部门特别提示,消费者可上福建省食药监局官网查询不合格产品具体信息,如果在市场上发现不合格食品,应及时拨打12331投诉举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