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瓣兰

筒瓣兰

植物界
筒瓣兰
树兰族
中文学名 筒瓣兰
兰科
单子叶植物纲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植株高达55厘米。假鳞茎单生或聚生,粗1—2厘米,具2—3个节,顶生2—5枚叶。

叶纸质,狭椭圆形或狭披针形,长7—45厘米,宽1—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收狭为短柄;叶柄和鞘包卷而形成长3—22厘米的纤细假茎。

花葶纤细,直立,常高出叶层之外,不分枝或偶然在上部分枝,无毛,被数枚筒状鞘;总状花序长4—10(––25)厘米,疏生数朵花;花苞片小,卵状披针形,长约4毫米,先端急尖;花梗和子房长1.5—2厘米;花下倾,纯紫红色或白色而带紫红色的唇瓣;萼片下半部合生成狭筒状,上半部分离;中萼片长圆状披针形,凹陷,长1.6厘米,宽2毫米,先端稍钝;侧萼片镰刀状匙形,长约1.6厘米,近先端处宽4.5毫米,先端锐尖;

花瓣狭长圆状匙形,与萼片等长,近先端处宽2毫米,先端钝;唇瓣长1.6厘米,基部具爪,前端3裂;侧裂片卵状三角形,先端钝;中裂片近卵形,与侧裂片近等大,先端钝;蕊柱长约1.6厘米。

花期

花期8—10月。

生长环境

产广西西部(凌云)、贵州西南部(兴仁)、云南(文山、屏边、蒙自、景东、勐腊、勐海、思茅、普洱、顺宁、镇康、绿春、昆明、广南、嵩明、太姚、双柏、大理、怒江流域)和西藏东南部(墨脱、林芝、波密)。生于海拔1180––2300米的山坡草丛中或灌丛下。也分布于热带喜马拉雅、缅甸、泰国、老挝和越南。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