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兰属

牛角兰属

中文名 牛角兰属
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学名 CeratostylisBlume
兰科
木兰纲(被子植物纲)
超目 天门冬超目
亚界 绿色植物亚界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牛角兰属植物牛角兰属植物(5)附生草本,具根状茎,无假鳞茎。茎丛生,较纤细,不分枝或分枝,基部常被多枚鳞片状鞘,有时整个为鞘所覆盖;鞘常为干膜质,红棕色。叶1枚,生于茎或分枝顶端,扁平而狭窄或近圆柱形,常革质或肉质,一般较小,基部有关节。花序顶生,通常具数朵簇生的花,较少减退为单花;花较小;萼片相似,离生;侧萼片贴生于蕊柱足上并多少延伸而形成种种形状的萼囊,包围唇瓣下部;花瓣通常比萼片小;唇瓣生于蕊柱足末端,基部变狭并多少弯曲,稍肥厚或部分肥厚,不裂或不明显3裂,无距;蕊柱短,顶端有2个直立的臂状物,基部具较长的蕊柱足;花药顶生,向前俯倾;花粉团8个,每4个为一群,蜡质;花粉团柄短或不明显,共同附着于1个小的粘盘上。

分布情况

全属约80种,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向西北到达喜马拉雅地区,向东南到达新几内亚岛和太平洋岛屿。中国有3种。

保护等级

国家第二批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

下级分类

牛角兰

CeratostylishainanensisZ. H. Tsi

附生草本,具粗短的根状茎和许多纤维根。茎丛生,很短,不分枝,长约1厘米,外被多枚鳞片状鞘;鞘卵状披针形或卵形,红棕色,长5-10毫米。叶1枚,生于茎顶端,线状倒披针形或线形,长3-6厘米,宽2.5-4 (-5) 毫米,先端为不等的浅2圆裂或2钝裂,裂口有时不明显,基部逐渐收狭成短柄,有关节。花序生于茎顶端,通常减退为1花;花苞片很小,基部抱轴,干膜质,长约1毫米,宿存;总花梗和花梗长4-5毫米;花白色,近基部有淡紫色斑纹,有香气;中萼片椭圆状长圆形,长4-5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近急尖;侧萼片近宽长圆形,长6-7毫米,宽约3毫米,基部生于蕊柱足上,形成长达2毫米的萼囊;花瓣披针状长圆形,长3.5-4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钝;唇瓣生于蕊柱足末端,近宽椭圆状菱形,长5-6毫米,宽3.5-4毫米,不明显的3裂;侧裂片半椭圆形;中裂片宽心状卵形,肉质;唇盘上有2条纵褶片;褶片肉质,基部具长柔毛;蕊柱极短,有蕊柱足。蒴果近椭圆形,长5-6毫米,粗2.5-3.5毫米。花果期6-10月。

产海南(定安、琼中、保亭、陵水、昌江)。生于林中树上或溪谷畔岩石上,海拔700-1000米。

牛角兰属牛角兰属(5)

叉枝牛角兰

CeratostylishimalaicaHook. f.

附生草本,具粗短根状茎和许多纤维根。茎丛生,长 (1.5-) 2-7厘米,呈2叉状分枝,全部为鳞片状鞘所覆盖;鞘红棕色或浅红棕色,膜质,卵状披针形,长5-10毫米或更长,先端长渐尖。叶1枚,生于分枝顶端,线形或狭长圆形,长3.5-6.5厘米,宽3-7毫米,先端略为不等的2浅裂或裂口不明显,基部收狭为柄;叶柄长4-6毫米。花序生于分枝顶端,通常具2-3朵花,有时仅1朵;花苞片很小;花序柄和花梗长约4毫米,多少被短柔毛;花小,白色而有紫红色斑,蕊柱黄色;中萼片长圆状卵形,长5-6毫米,宽2-3.5毫米,背面被短柔毛;侧萼片宽卵形,长3.5-4.5毫米,基部仅一部分着生于蕊柱足上,另一侧延伸为萼囊并围抱唇瓣基部,背面亦被短柔毛;花瓣线形,长3.5-4.5毫米,宽约1毫米,无毛;唇瓣着生于蕊柱足上,近长圆形,不裂,长2-3毫米,肥厚,凹陷成舟状,基部呈深囊状,顶端靠背面有1个垫状胼胝体,唇盘上有少量毛;蕊柱短,顶端臂状物貌似牛角,基部有蕊柱足。蒴果椭圆形,长6-7毫米,粗3-4毫米。花果期4-6月。

产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镇康、景洪、屏边)和西藏东南部(墨脱)。生于林中树上或岩石上,海拔900-1700米。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缅甸、老挝、越南也有分布。

管叶牛角兰

CeratostylissubulataBl.

附生草本,具粗短根状茎和许多纤维根。茎密丛生,圆柱形,形似灯心草,近直立,长6-18 (-26) 厘米,基部被5-6枚鳞片状鞘,顶端具1节,节上生1枚叶和1个缩短的花序;鞘卵状披针形,长5-20毫米,红棕色。叶直立,近圆柱状,貌似茎之延续,长2.3-5.2厘米,粗约2毫米,向先端渐狭,常在花后脱落。花序生于茎顶端节上,在直立叶未脱落前貌似侧生,缩短成近头状,具数朵花,基部有数枚不育苞片;不育苞片卵状披针形,长5-7毫米;花苞片略小于不育苞片;花梗和子房很短,被疏毛;花绿黄色或黄色;萼片长圆形,长约2.5毫米,宽约1毫米,先端近急尖,背面被毛;侧萼片略宽于中萼片,基部贴生于蕊柱足上,形成近棒状的萼囊;萼囊长约0.5毫米,末端略2裂,外面被短毛;花瓣披针状菱形,长约3毫米,宽约0.7毫米,先端急尖,无毛;唇瓣着生于蕊柱足末端,略呈匙形,长2-3毫米,宽约1.5毫米,基部收狭成爪,上端增厚而呈肉质;爪上有2枚纵褶片;蕊柱短,有蕊柱足。蒴果倒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5.5-6.5毫米,粗2.5-3.5毫米。花果期6-11月。

产海南(定安、琼中、保亭、陵水、白沙、昌江、东方)。生于林中树上或岩石上,海拔750-1100米。锡金、印度、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也有分布。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