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出生于广东番禺。
1912入广州南武小学。
1915年跟随父母东渡日本,转入横滨市华侨小学。
1920年归国,并进广州南武中学就读。
1922年赴上海进复旦中学后,开始阅读马列主义书籍,接受无产阶级思想启蒙。
1925年进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并在学习期间参加中国共产党。
1929年毕业回国后,被派到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领导下之香港《工人日报》社任副社长。
1930年,受党派遣化名为陈志文到天津开展地下工作,任中共顺直省委宣传部长。
1932年8月10日被绑架,并秘密监禁于维新路市警察局,同日午夜,又被秘密押至河南南石头“惩戒场”惨遭杀害。
陈复牺牲后,柳亚子有诗悼念吟诗曰:“蒋廖陈邵四公子,羁囚我识何柳华。长征健翮归南海,奇才跨灶言非夸。棱棱经国露风骨,匡庐力战摧胡笳。参赞戎机佐名父,相期事业煊云霞。就中陈邵独不幸,有才无命堪咨嗟。青门断脰海西土,元龙溅血羊城沙。呜呼二子死太早,鸾葅凤醢愁群鸦。神州抗建需英俊,谁令兰玉摧萌芽?琳琅满卷恣痛哭,愿呼屈宋歌楚些。”除此之外,民国元老蔡元培也有诗挽之:“门绪承通德,才名擅特殊。少年有芒角,山路尚崎岖。抚卷唯增感,斯人忽已徂。平生真勇在,应不惜糜躯。”(《哭子复》)
陈复的父亲陈树人得知噩耗之后,迅即赶回广州,当他得知真相后,悲愤万分,不久后写下《为陈复惨被掳杀报告书》一文,发表在上海的《新民报》,揭露国民党当局“扬言陈复失踪,为消灭痕迹之计”,并指出“其黑暗残忍之手段,十倍于绑匪撕票,实中外从来未有之耻辱事。”此后,他饱含泪水,写下了感人至深的《哭子复》诗八首:
“江南秋雨黯羁魂,三字传来狱最冤。不觉惊疑今宇宙,人情天理已无存。
无言不戏读书痴,尚记髫年入学时。师长深怜同学爱,同声交誉圣人儿。
万言几度寄家书,乳臭当年犹未除。至理名言惊老辈,一时传诵到中枢。
下层工作不辞卑,游学归来更念兹。革命至情能似此,已非吾子是吾师。
愿娘毋再念斯男,革命捐生我所甘。屡向慈亲挥涕道,语终成谶也可堪。
一载团圆得在家,辛勤卉树种横斜。樗园此后来游客,忍看烂斑堕泪花。
依然马阮与高刘,窃柄南朝祸不休。异己诛锄才快意,沉冤那复顾同镳。
小楼从此名思复,不尽千秋父子心。果汝九泉心未了,好于魂梦再相寻。”
陈复同志牺牲后,陈树人收葬其遗体于自己作画及休憩之所的“息园”内(现江南大道中海珠购物中心旁后),在园中建“思复亭”作为纪念。在亭中镌刻了《为陈复惨被虏杀报告书》及悼儿诗《哭子复》,后来这些碑文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解放后,烈士遗骨由市人民政府迁葬于银河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