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征,黑龙江省化工研究院专家、特型演员。
1921年1月11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个中俄结合的家庭。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在哈尔滨工作多年,主要从事机械类和化工类的俄、英、日与汉语的翻译工作,通过外文资料的翻译、引进各国的先进科学技术,为新中国重工业基地哈尔滨的复兴和建设,作出了贡献,成为哈尔滨乃至黑龙江省首屈一指的机械类和化工类的翻译专家。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林征的形象特点,他在电影表演领域绽放新生。作为特型演员,他先后在电影《黑三角》、《第二次握手》、《巨澜》、《东方大魔王》、《蛤蟆博士》以及电视剧《军火1946》中饰演主要角色,成为当时国内的影视明星。
2013年7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葬礼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文德厅举行。[1]
林征(1918~1990),原名王天聪,陕西商州人。1936年2月在上海大夏大学附属高中时加入上海学生界救国会。193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选送进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次年2月,受党组织派遣去新疆学习飞行,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早期人民空军的成员之一。1940年10月在中共中央社会部特别工作训练班学习。后任中共中央情报社会部秘书,被评为二等模范工作者。1945年1月进延安炮兵学校学习,是年9月调东北航空队任副队长。1946年3月起,先后任大连水上公安局局长、沈阳南市区公安局局长。1949年5月参加解放上海战役。上海解放后,任解放军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空军部副部长、华东军区航空处副处长。之后兼任气象处处长。1950年2月~1951年3月,先后担任上海防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华东空军十二师第一副师长兼参谋长。1955年授上校军衔。1957年8月任空军第六军司令部副参谋长。1958年10月,由空军调民航上海管理处任副处长、党委副书记、监委书记。1959年2月改任民航上海管理局副局长。1960年8月,与副局长王允祥一起,深入民航华东地区各省管理局、航站调查研究,写出6000余字的报告,为管理局党委改进工作提供了依据。1964年3月30日,兼任民航上海虹桥航站站长,为保证上海解放后第一条国际航线的安全与通航,做了大量工作。
“文化大革命”中林遭受诬陷迫害。1974年,调民航总局指挥部负责落实政策的复查工作,积极投身纠正林彪反革命集团在民航系统制造的冤、假、错案。1979年10月任民航总局副局长、党委常委。1982年4月改任民航总局顾问,兼任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1990年6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林征,女,1967年6月出生,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内科护理学教研室主任,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主要从事内科护理学、护理教育学的教学及教研室管理工作,同时承担临床护理管理工作。
学术兼职:江苏省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南京护理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南京护理学会第九届理事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护理杂志》编委,《中华中西医杂志》、《中华医学研究杂志》常务编委,《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杂志通讯员。
主要研究方向:临床护理(胃肠动力)。
主要研究项目:以功能性胃肠病为研究重点,主持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1项,南医大科研基金、江苏省人民医院护理科研基金各1项,发表论文17篇,副主编教材1部、参编9部。获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南京医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