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柳英同志先后在鄂州市民政局福利工厂、鄂州市盲人聋哑人协会、市残联工作。参加工作32年来(截至2012年),苏柳英先后组织带领300多名残疾运动员参加历届湖北省残疾人运动会、夺得63块金牌,引导、扶持1000多名残疾人创业、就业,累计接访残疾人2000多人次,帮助60多名家庭困难的残疾高中生进入大学校园,撮合30多对残疾人组成幸福家庭。鄂州6万多名残障人都亲切地称苏柳英为“苏姐”。在苏柳英的感召下,鄂州市成立了30个“苏姐爱心助残小组”,为残疾人开展身体康复、生活救助、就业扶持等多项服务。[1]2011年5月以来,《湖北日报》连续报道了苏柳英的先进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高中毕业后,苏柳英同志主动放弃了选择优越工作的机会,毅然投身残疾人事业。虽有过多次调换工作的机会,但她最终选择了留下,一干就是30多年。祝秋生在12岁那年,双目意外失明,父母相继离世。苏柳英知道后,定期到祝秋生家里探望,鼓励他走出困境,融入社会;得知祝秋生有运动特长,她便鼓励他参加残疾人运动会,并陪同锻炼,在全省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包揽了100米短跑、掷铁饼和立定跳远三项第一名。她始终关心着祝秋生的生活和工作,为他请来盲文老师,帮他争取到省盲人按摩培训中心进修的机会,为他担保开办了按摩诊所,帮助他解决了工作、婚姻、创业等一系列问题。如今,祝秋生不仅能够自食其力,还带动20多个盲人就业。多年的奔波劳累使她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颈椎和脊椎病。然而,她却从不言弃,先后扶持1000余名残疾人创业或就业,帮助60多名残疾学生步入大学校园,牵线搭桥让30多位残疾人喜结连理,先后8次带队参加全省残疾人运动会、夺得63枚金牌,接待残疾人信访2000多人,有力地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2]
1.看到残疾人一天天过上好日子,看到他们露出开心的笑脸,我感到非常满足。[1]
2.我要感谢我的残疾人朋友,是他们使我的工作特别有意义,使我的人生特别有价值。[1]
3.对于一名做残疾人工作的党员干部来说,残疾人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残疾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
4.当我寻访到的残疾运动员登上冠军领奖台时,当我为残疾朋友找到工作时,当我为一名又一名残疾人成功维权时,我享受着成功的幸福;当我听到残疾朋友、陌生人、同事亲切地叫我‘苏姐’时,我体会着被需要、被尊重的幸福。
5.凡事多跑两次,多说两句,多写几句,一个残疾人的命运就会发生改变。在我的工作中,得到了很多社会人士的帮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到帮助残疾人的事业中,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6.有人问我,这么做到底图什么?我不图任何个人名利,图的是让残疾人的日子过得好一点,少一分困苦,多一分幸福。每当看到残疾人朋友的进步和成功,我就感到无比的快乐。为了残疾人朋友的欢笑,我愿意永远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