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性生殖系统

目录导航

结构与功能

卵巢

卵巢是产生卵和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左右各一,多呈卵圆形。卵巢终生留在腹腔内,以卵巢系膜包裹悬于腹腔背侧壁。剖开卵巢,由切面可见外周是皮质,中央是髓质,皮质中有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髓质中含有许多血管、神经和少量平滑肌。卵巢的血管和神经都从卵巢系膜进入髓质,再分支到皮质。根据卵巢中卵泡的形态和发育阶段的不同,可以把卵泡分为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及成熟卵细胞(又叫格拉夫氏卵泡)等几类。随卵泡发育及卵细胞成熟,卵泡移到卵巢表面;卵泡破裂时,卵进入腹腔,随即进入输卵管的喇叭口。卵子排出后,卵泡塌陷,残留的卵泡细胞,在脑下垂体前叶分泌的促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迅速增殖形成黄体。如卵未受精,则黄体不久即开始萎缩;如卵受精,则黄体存在时间长,成为妊娠黄体。卵巢既是产生卵子也是产生雌性激素的地方。卵泡细胞能分泌动情激素,其主要作用是刺激子宫、阴道和乳腺的生长发育以及副性征的出现,黄体细胞能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孕激素进一步促进子宫内膜的增生并呈分泌状态,为受精卵的植入做好准备。

输卵管

输卵管左右各一条,是卵子通过及受精的管道,借输卵管系膜悬挂于腹腔内腰部体壁上。输卵管前端并不直接与卵巢相连接,而是以喇叭口开口于体腔,输卵管后端接子宫。成熟的卵从卵巢裂出后进入输卵管的喇叭口,由于输卵管壁肌肉的蠕动及管壁腔面上纤毛的运动,使卵子沿输卵管向子宫方向运行。

子宫

哺乳动物以外的脊椎动物,子宫不明显,最多输卵管后端略有膨大。哺乳动物发展成真正的胎生,胎儿有较长时间在母体子宫内生长发育,因此子宫发达。

有胎盘哺乳动物,左右两条弥勒氏管的后端愈合在一起,在原始的情况,愈合仅限于阴道,即形成单阴道、双子宫。其后,愈合的范围由后向前逐渐扩展,因而子宫由双子宫经过一些过渡情况渐合并为单子宫。按照愈合程度的不同,哺乳动物的子宫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双子宫:最原始,左右子宫尚未愈合,两子宫分别开口于单一的阴道内。例如,啮齿类、兔类、某些翼手类、象、土豚等。

②双分子宫:两子宫在底部靠近阴道处已合并,以一共同的孔开口于阴道。例如,多数食肉类、某些啮齿类、猪和少数翼手类。

③双角子宫:子宫合并的程度更大,子宫的近心端仅有两个分离的角。例如,多数有蹄类、猪、多数翼手类、食虫类、鲸类和一部分食肉类。

④单子宫:两子宫愈合为单一体,仅从其两侧对称的输卵管(法洛皮奥氏管)可以看出其双套来源。例如,猿、猴、人、某些翼手类和犰狳。

阴道

阴道紧接在子宫的后面,位于直肠的腹侧、膀胱的背面。阴道连接子宫与外生殖器,是导入精液、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通道。在发生上,阴道即左右两条弥勒氏管合并之处。因此,在原始的种类中,有些保留着两个阴道。如有袋类哺乳动物就常常为双子宫、双阴道。

外生殖器

外生殖器包括阴门、阴唇及阴蒂等部。阴门开口于肛门腹侧。阴门两侧隆起形成阴唇。左右阴唇前联合处有一个小突起,称阴蒂,和雄性的阴茎为同源器官,其中也含有与雄性阴茎海绵体相似的勃起组织,也具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泄殖系统

雌雄两性哺乳动物泄殖系统的同源结构

哺乳动物雌雄两性的生殖系统和排泄系统同是由一种胚基发育而成(见下表)。

未分化阶段 雄性 雌性
生殖嵴 精巢(睾丸)睾丸网 卵巢卵巢网(退化)
引带 睾丸引带 卵巢韧带子宫圆韧带
生殖冠 阴囊 大阴唇
生殖突 阴茎 阴蒂
生殖褶 阴茎 小阴唇
中肾管 输精管、附睾 卵巢冠纵管(退化)
中肾小管 输出管附睾附件(退化)旁睾(退化) 卵巢输出管(退化)卵巢冠(退化)卵巢旁体(退化)
弥勒氏管 睾丸附件(退化)雄性子宫(退化) 输卵管子宫阴道

比较

未分化阶段 雄性 雌性
生殖嵴 精巢(睾丸)睾丸网 卵巢卵巢网(退化)
引带 睾丸引带 卵巢韧带子宫圆韧带
生殖冠 阴囊 大阴唇
生殖突 阴茎 阴蒂
生殖褶 阴茎 小阴唇
中肾管 输精管、附睾 卵巢冠纵管(退化)
中肾小管 输出管附睾附件(退化)旁睾(退化) 卵巢输出管(退化)卵巢冠(退化)卵巢旁体(退化)
弥勒氏管 睾丸附件(退化)雄性子宫(退化) 输卵管子宫阴道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