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萎缩性苔藓(1ichen sclerosus et atrophcus)又称白点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萎缩性皮肤病。发生于女阴者称女阴干枯;发生于男性外阴者称闭塞性干燥性龟头炎,又称阴茎干枯。
本病属于胶原纤维变性疾病。因临床上开始发病为白色斑点状,故又称白点病。属于退行性皮肤病。 本病可能与内分泌障碍有关。[1]
多发于绝经期后的老年妇女,亦可发生于2-6岁的幼女。或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好发于阴茎部位,。女性好发于女阴部及肛门周围。皮损为白色或象牙白色。开始为米粒大小斑点,散在、集簇。此时并不发硬,当融合成斑片状时,皮肤发硬,缺乏弹性。女性发于女阴部及肛门处,呈境界不太清楚之象牙白色斑,分布形态像哑铃状。男性发于龟头或包皮处,因硬化而使阴茎勃起困难。最后均会发生萎缩。约10%的病例可发生鳞状细胞癌。
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毛囊口有角栓,棘层萎缩,基底层液化变性。真皮胶原纤维肿胀和均质化,弹力纤维减少或消失。真皮中层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间杂有组织细胞。
重要病理改变
a 表皮萎缩变薄,角化过度伴毛囊角栓。
b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c 真皮浅层胶原纤维水肿、增厚、均质化。
d 真皮中部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
一般病理改变
a 角化过度伴毛囊角栓。
b 棘层萎缩,基底细胞较广泛的液化变性。
c 表皮突明显减少或完全消失。
d 表皮下,其皮上1/3处胶原纤维水肿和均质化,不易着色。陈旧性损害中,真皮中部和深部的胶原纤维束肿胀、均质化,深嗜伊红染色。在水肿严重的区域可形成表皮下大疱。
e 血管和淋巴管扩张,并可有出血区,弹力纤维减少或消失。
f 真皮中层有以淋巴样细胞为主的炎细胞呈带状或片状浸润,其间杂以组织细胞。皮损越是早期,浸润越是显著,在陈旧性损害中,浸润轻微或缺如。
g 电镜观察提示胶原原纤维变性,横纹消失,许多成纤维细胞中内质网的池扩张和变空,表明胶原合成减少。
扁平苔藓:具有苔藓界面皮炎的基本特征,粒层楔状肥厚,表皮突呈锯齿状延长,真皮浅层致密的淋巴细胞呈带状浸润,无结缔组织水肿和均质化。
局限性硬皮病:表皮可萎缩变薄,但无基底细胞液化变性,无毛囊性角栓,真皮前层弹力纤维存在。
斑状萎缩:早期红斑性损害在真皮血管周围常有中等度单一核细胞浸润,少数病例的浸润细胞可以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细胞为主,并有核尘,显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的组织象。在弹力纤维减少的病例中,可见附着在弹力纤维上的单一核细胞。
本病尚无特效疗法,可内服维生素E,局部外用皮质激素制剂。
女性更年期后应补充一些雌激素。已发病者,女孩可外用2%-3%丙酸睾丸酮霜剂。更年期妇女发生本病剧烈瘙痒,易被误诊为女阴白斑,用醋酸去炎松病损内注射有效,但用量要小一些,间隔时间长一些。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