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糖干炉

宋氏糖干炉

中文名 宋氏糖干炉
目的 官家传递情报
目录导航

历史

清德宗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由天津攻入北京,农历七月二十一日,慈禧太后挟持光绪皇帝与王公大臣等人逃出京城后,向西逃奔。八月初三,慈禧一行人马来到大同府,八月初五,慈禧一行自大同出发,往南而行,总兵马玉昆率人护送到怀仁,驻跸庞家大院。地方官员特将当地城内四牌楼一家面点铺生产的“糖干炉”呈上。进膳时,慈禧见盘中一烧饼黄澄澄,圆墩墩,于是便拿起咬了一口,身旁的李莲英见太后面有讶色,忙道:“老佛爷有何不妥?”慈禧笑道:“此物原有明堂,外实内空,险些闪掉我的牙。”故“糖干炉”又俗称“闪塌嘴”。

新中国成立后,一九五八年,怀仁各商号“糖干炉”面点名师、高手云集怀仁县副食品加工厂。他们及其三代传人坚持继承传统工艺、开拓创新的发展思路,采用手工捣制的精湛技术,研发出甜、咸、果、蛋等系列套装品种,全新上市。据田雄老人回忆说,周恩来总理陪同一位访华的美国总统经过怀仁时,就吃过他亲手捣制的“糖干炉”。

演变

传统的“糖干炉”生产工艺流程,一个重要特点是采用手工捣制。一个熟练的“糖干炉”面点师傅,一天最多捣制30-40斤面的“糖干炉”;另一个特点是,用土炉烤制。一个土炉最多放十多个,而且速度很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生产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各商号的人们加工“糖干炉”改用电烤箱,不仅速度快,而且容量大,温度可以控制,不像土炉完全靠经验和技术。

宋氏糖干炉现状

针对因疾病而不能食用甜食的人群不断增多的现象,宋学礼又研制了一款不含糖的油干炉,口感香软酥脆,深受顾客欢迎。

融通食品加工厂生产的宋氏糖干炉已插上飞翔的翅膀,走出雁门关,走向全国各地,其销售网点遍布山西省、河北、河南、内蒙、陕西以及广东等省。

今天,宋氏糖干炉在本地除了传统的食用方法外,已走上各种宴会的席面,向来自四面八方的宾朋展示怀仁人们的勤劳和智慧,展示怀仁地方饮食文化的风格。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