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学是在当代西方有重大影响而广泛传播的哲学派别。本书简要论述了解释学的产生和发展,重点介绍了在解释学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几位西方哲学家的思想。
全书分四章。第一章说明现代解释学的理论渊源。现代解释学的发展对于语言、思想,科学技术、人的实践、历史、文学艺术及文化一般的别具特色的探索,改变了传统哲学的基本原则,使哲学研究从旧有的形而上学羁绊下解脱出来。而康德、尼采、胡塞尔和海德格等人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冲击,为现代解释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本章介绍了对当代解释学派的思想产生决定影响的德国哲学家兼神学家施莱尔马赫(1768—1834)和历史学家兼社会学家狄尔泰(1833—1911)的思想,前者特别强调基督教徒内心中神秘的、然而是独立的对于神的情感,他是第一个为解释学奠定系统的原则和方法论的思想家,他提出的“一般的理解意味着什么?”的问题,认为理解并不单纯地可归结为对原文的语法上的认识,而是构成——个总体,是包含一切的事实或过程;后者(狄尔泰)对解释学的主要贡献则在历史哲学方面,他强调,作为人类意识对世界认识的展开过程的社会历史,乃是人类本身内心世界试图重建世界的直接表现。
第二章论述海德格与解释学。把海德格对解释学的贡献归结为三点:①他把人的自我的“此在”的分析视为“解释学的总体性”:②他发现了“存在”与“语言”,的本质联系,论证了两者的同一性;⑧他突出展示过程中的精神创造活动和自我领会活动的本体论意义。第三章,伽达默的解释学。伽达默是现代“本体论解释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并是激起“方法论解释学”的主要思想家,他推动了解释学原理与整个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相互渗透过程。他冲破了以往把解释学仅作为人文科学之一种方法或。理解的技艺”的观念i而把理解和解释看作是人类在现实生活中和创造世界的活动中所总结的。总经验”的翻版。这种“总经验”具有共同的精神基础,即所谓。人的最基本的感受”。哲学解释学的任务乃是向人的最基本的感觉回复、靠拢和回归,以便在人的内心深处开辟一个供精神力量任意驰骋的、融合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多种历史变态的超时空“场所”。
第四章,解释学的法兰西模式。这一章中作者主要介绍了在当代法国社会和人文科学领域进行了革命性创造的两位“英雄豪杰”——保尔·李克尔(1913一)的解释中的反思观点和米谢·福科关于在权力和自我的对立中解释人类知识的思想。
本书是在解释学方面较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8年10月出版,280页,责任编辑:林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