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

钦州

中文名 钦州
外文名 Qinzhou、Yamchow
历史人物 冯子材、刘永福、冯敏昌
别名 安州
气候类型 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质的海洋季风气候
下辖地区 2县2区
方言 粤语-钦廉片、客家语-涯话、邕南土语(壮话)
著名景点 三娘湾、八寨沟、冯子材故居、王岗山
地区生产总值 1917.00亿元(2022年)
市长 王雄昌
荣誉记录 2017年12月24日、入围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电话区号 0777
坐标 北纬21°35′~22°41′、东经107°72′~109°56′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名称来源

在先秦时期,钦州属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钦州属秦设象郡所辖;从汉朝、三国一直至晋时期,钦州属交州合浦郡所管,于南朝末元嘉第一次建制,称为末寿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易名为钦州,取“钦顺之义”,此为钦州的最早得名。之后一直沿用此名。

历史沿革

钦州,古称安州,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朝统一岭南,置南海、桂林、象郡。钦州市属象郡辖地。

钦北区自然风光钦北区自然风光南北朝宋代时期置宋寿郡,梁代设安州。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安州为钦州。据民国《钦州县志》:“开皇十八年,改安州为钦州,取钦江为名。”。唐武德五年(622年)改宁越郡为钦州总管府,元改为钦州路,明初改为钦州府。

民国年间改为钦县,属广东省钦廉专署所辖。解放后,广东省设钦廉行政专员公署,1951年改隶广西省,1955年复隶广东省。1965年7月再隶广西壮族自治区,改为钦州地区行政专员公署,下辖上思、防城、钦州、灵山、浦北、合浦、北海七个县市。

1983年10月8日,撤销钦州县,设立钦州市,以原钦州县的行政区域为钦州市的行政区域。

1983年10月划出北海县和防城港,1987年7月划出合浦县归北海市管辖,1993年5月防城港市成立,划出防城县和上思县归防城港市管辖。

1994年6月28日,撤销钦州地区、钦州市,设立地级钦州市,新设钦北区、钦南区,市人民政府驻新兴路。[6]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钦州市下辖2个区、2个县。[11]

区划详情

2个区:钦南区、钦北区。

2个县:灵山县、浦北县。[11]

名称 面积(平方公里) 邮编 政府驻地
钦南区 2215 535000 金海湾东大街
钦北区 2560 535000 钦州湾大道
灵山县 3550 535400 灵城镇
浦北县 2517 535300 小江镇

自然环境

名称 面积(平方公里) 邮编 政府驻地
钦南区 2215 535000 金海湾东大街
钦北区 2560 535000 钦州湾大道
灵山县 3550 535400 灵城镇
浦北县 2517 535300 小江镇

位置境域

地质地貌

钦州市地处广西南部沿海,北部湾北岸,位于北纬21°35′~22°41′,东经107°72′~109°56′。北与南宁市接壤,东与北海市和玉林市相连,南临钦州湾,西与防城港市毗邻。钦州市陆地总面积10897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562.64公里。[1]

气候条件

钦州市地形图钦州市地形图钦州市位于南华准地台的南端,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较全,出露地层以下古生界志留系最为发育;岩浆岩以酸性侵入岩为主,主要有花岗岩和流纹岩;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并具明显的分带性,存在发生中等以上地震的条件。

钦州市形状略为方块形,主要属丘陵地貌类型。境内东、西、北三面崇山环拱,丘陵起伏连绵,地形复杂。西北部属山区,以十万大山为主体,山高翠拔直参天,壑深飞瀑若无地;北部和西部属中丘陵区,除少数山地及高丘陵外,一般海拔在250米左右;中部属低丘台地、盆地和河谷冲积平原区,以低丘和河谷平原为主,土地稍平坦;东部属低丘陵区;南部属低丘滨海岗地、平原区,有市内最大的冲积平原——钦江三角洲。全境地势为西北及东北部高,自北向南倾斜,南部地势显著下降。钦州市山地(海拔500米以上)10.08平方公里,占0.22%;中高丘陵(海拔100—500米)686.83平方公里,占14.75%;低丘(100米以下)2835.52平方公里,占60.89%;台地、阶地441.99平方公里,占9.49%;平原(0—10米)473.3平方公里,占10.16%;水域(河流、水库等)108.53平方公里,占2.33%;其他100.78平方公里,占2.16%。

海域面积

钦州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在亚洲东南部季风区内,太阳辐射强,季风环流明显。由于南临北部湾,西北靠十万大山,主要受海洋气候影响,也受大陆气团影响,海洋性气候明显,是中国湿热多雨的地方之一。[12]

自然资源

钦州湾钦州湾钦州市的南部为辽阔的钦州湾。钦州湾属中国南海北部湾的一部分,位于鱼产富饶的北部湾之最北部,广义的钦州湾,东起合浦县的英罗港,西至防城县的北仓河口,海岸线长1478公里。狭义的钦州湾,是独指钦州市沿海的海湾,这个海湾居北海港和防城港之间,东起大风江口,距北海港18海里,西至企沙港(防城各族自治县境内),距防城港8海里。海湾总面积908.37平方公里,其中滩涂面积171.82平方公里,浅海面积736.55平方公里(水深5米以内的454.38平方公里,5—10米的266.06平方公里,10—20米的16.11平方公里)。纵深长20余海里,自北向南延伸,南面向北部湾敞开。湾首及湾口都很开阔,中部较窄,宽1.5—3海里,呈两头大中间细的喇叭状。大陆架自北向南倾斜,浅海属半封闭性大陆架海域,底形倾斜徐缓,坡度一般在2°以内,大部分海区底形比较平坦。底质在北部沿岸10海里以内,几乎全是泥沙质浅滩。湾内水较浅,一般水深2—18米,最大水深29米。湾内由于阳光充足,水温适宜,加上养分丰富,浮游生物多,适于各种鱼类和其他海产的繁殖与生长,以及飞禽鸟类生存,仅经济鱼类就达130种。海湾海水平均透明度为3寻左右(海民以两手平伸之长为一寻,约1.7米),这是因为浮游生物及其他悬浮物含量较多影响的结果。海水的酸碱度冬季在8.20—8.30之间,夏季平均为8.26。

植物资源

动物资源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木沙椤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木沙椤钦州市有陆地野生植物150科476属765种。其中,被子植物128科441属723种,裸子植物6科10属11种,蕨类植物16科25属31种。以茶科、壳斗科、松科、桃金娘科、木兰科和禾本科为优势。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植物有木沙椤、马蹄森、格木、狭叶坡垒、福建柏、观光木、华南椎、蝴蝶果、假山龙眼、樟树、红椎等,主要分布在浦北县的六万大山、五皇岭及钦北区的王岗山。另在海河交汇处及浅海滩涂分布有热带海岸特有的植被——红树林,有15科22种,以桐花群落为主,其次为秋茄群落和白骨壤群落。

矿产资源

钦州市自然分布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76科271种。其中,两栖类7种,主要有青蛙、山蛙、沼蛙、蟾蜍等;爬行类21种,主要有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百步蛇、三素锦蛇、水律蛇、蛤蚧、龟等;鸟类186种,主要有画眉、鹧鸪、鹩哥、鹦鹉、山雀、白鹭、大白鹭、牛背鹭等;哺乳类62种,主要有野猪、豪猪、果子狸、猪獾、抓鸡虎、松鼠、竹鼠等。国家公布的一级、二级陆生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浦北县的六万山、钦北区的王岗山及广西茅尾海红树林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海洋资源

钦州市有46种矿产,矿床及矿点共176处,小型规模以上有46处,其中大型石膏矿床一处(钦灵石膏矿床),中型铅锌矿床和稀土矿床各1处,煤、陶瓷土、油页岩、锰、铁、钛、磷、高岭土、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用页岩、建筑材料用灰岩、建筑材料用花岗岩等矿床130处。已经开发利用的主要矿种有铅锌矿、煤矿、锰矿(氧化锰)、陶瓷土、石膏矿、钛铁砂矿、石灰岩、花岗岩及建筑用砂等。

水资源

钦州市海洋生物多种多样,近岸10米等深线内可供养殖面积866.7平方公里,浅海鱼类资源估量年4200吨。20米等深线内有虾类35种,蟹类191种,螺类143种,贝类178种,头足类17种,鱼类326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20余种。面积135平方公里的茅尾海,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天然蚝苗采苗和人工养殖基地,盛产大蚝、对虾、青蟹、石斑鱼四大名产及水鸭、海鸥等野生水禽。

人口

钦北区自然风景钦北区自然风景(14)钦州市地下水资源总储量约为16.08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为4.82亿立方米,仅可供钦州市生活用水。但地表水资源丰富,河流年径流量64.8亿立方米,占全区总径流量的2.68%;年径流深1091毫米。单位面积产水量为106.1万立方米每平方公里,耕地亩均有水量为5470立方米,人均有水量约4772立方米。多年平均入海水量钦江为20.3亿立方米,茅岭江为25.9亿立方米,大风江为18.6亿立方米。

河流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汛期钦江占83%,茅岭江占77.2%,大风江占87.9%;非汛期钦江占17%,茅岭江占22.8%,大风江占12.1%。

政治

人口

2022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420.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7万人。全市常住人口331.8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4.96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3.69%,比上年末提高0.87个百分点;乡村人口186.8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56.31%。全年出生人口3.29万人,出生率为9.93‰;死亡人口2.11万人,死亡率为6.37‰;自然增长率为3.56‰。[3]

民族

钦州市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汉族、壮族为钦州世居民族。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89.3%,壮族人口约占总人口10.3%。汉族钦州市均有分布,壮族主要分布在钦北区,其中大寺镇最多,有8.3万壮族人,是钦州市壮族人口最多的乡镇。[13]

党委领导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钟畅姿[14]
市委副书记 王雄昌、莫锦荣[15]
市委秘书长 曾智[16][17]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钟畅姿[14]
市委副书记 王雄昌、莫锦荣[15]
市委秘书长 曾智[16][17]

经济

职务 姓名
市长 王雄昌
副市长 李开创、谢立品、徐科峰、张红丹[18]、范英杰[19][20]、钟恒钦、王廷智[21]、龙校[22]
秘书长 覃重

综述

职务 姓名
市长 王雄昌
副市长 李开创、谢立品、徐科峰、张红丹[18]、范英杰[19][20]、钟恒钦、王廷智[21]、龙校[22]
秘书长 覃重

第一产业

职务 姓名
主席 吕洪安
副主席 林庆山、王文远、叶莉梅、黄球、林雪梅、李云昌、陈福多、陈正理、周政英[23]
秘书长 许杨苑

(以上内容来源于:[24][25][26][27][28]

第二产业

职务 姓名
主席 吕洪安
副主席 林庆山、王文远、叶莉梅、黄球、林雪梅、李云昌、陈福多、陈正理、周政英[23]
秘书长 许杨苑

第三产业

交通

钦州钦州2022年,全年全市生产总值(GDP)1917.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8.38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678.61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900.01亿元,增长8.0%。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7.7%、35.4%和46.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7838元,比上年增长8.1%。

2022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71万人,比上年提高0.0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807人,就业困难再就业309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70%,比上年末降低了0.02个百分点。

2022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7%,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2.5%。

2022年,全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7倍。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7.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46.8%,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12.7%。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51.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9.7%。全年新能源汽车比上年增长1.3倍。全市限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4.3亿元,比上年增长53.7%。年末全市实有市场主体33.68万户,同比增长15.2%。全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4.43万户。[3]

社会

2022年,全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284.42万亩,比上年增加0.90万亩。甘蔗种植面积64.25万亩,减少2.02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8.68万亩,增加0.6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51.95万亩,增加7.34万亩。木薯种植面积37.37万亩,减少6.42万亩。果园面积236.39万亩,减少1.73万亩。

2022年,全年全市粮食总产量94.56万吨,比上年增加0.99万吨,增加1.6%。其中,春收粮食产量2.65万吨,增产0.03万吨;早稻产量34.52万吨,增产0.29万吨;秋粮产量48.16万吨,增长1.58%。全年谷物产量89.04万吨,增产1.05万吨。其中,稻谷产量79.16万吨,增产1.1万吨;玉米产量9.88万吨,减少0.05万吨。

2022年,全年全市油料产量3.78万吨,比上年增产0.25万吨。甘蔗产量309.24万吨,减少12.57万吨。蔬菜产量(含食用菌)237.79万吨,增产16.1万吨。园林水果产量291.93万吨,增产25.89万吨。

2022年,全年全市猪牛羊禽肉产量34.9万吨,比上年增长2.7%。其中,猪肉产量13.51万吨;牛肉产量0.73万吨;羊肉产量0.15万吨;禽肉产量19.69万吨。禽蛋产量1.62万吨;牛奶产量3.78万吨。全年生猪出栏171.19万头,比上年增加13.21万头,年末生猪存栏126.81万头,比上年增加4.35万头。

2022年,全年全市水产品产量60.93万吨,比上年增加1.85万吨。其中,海水产品产量47.32万吨,增加1.43万吨。

2022年,全年全市木材采运396.3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45.15万立方米。天然松脂8.85万吨,增加0.47。油茶籽0.44万吨,增加0.05万吨。[3]

邮政电信

腾飞的钦州港腾飞的钦州港(10)

2022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0%;非公有制经济增长18.6%;股份制企业增长8.1%;大中型企业增长13.8%;民营企业增长15.6%。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0.2%,制造业增长11.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8%。

2022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11.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1.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0.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17.0%,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24.4%,汽车制造业下降8.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3.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4.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2%。

2022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5.7%。税金总额下降4.1%,利润总额下降27.5%。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比上年下降40.0%,制造业下降32.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40.0%。

2022年,全年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1%。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558.65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国有控股企业22.27亿元。[3]

科学技术

服务业

2022年,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41.66亿元,比上年增长9.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4.69亿元,下降0.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1.19亿元,增长4.8%;金融业增加值64.09亿元,增长9.1%;房地产业增加值87.81亿元,下降3.2%;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77.63亿元,增长27.7%。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30.2%。

固定资产投资

钦州钦州2022年,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22.9%,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8.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1.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1.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5.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3.2%。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

2022年,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94.72亿元,比上年下降33.9%。其中住宅投资84.15亿元,下降33.7%;办公楼投资0.56亿元,下降61.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65亿元,下降40.2%。商品房销售面积225.05万平方米,下降26.7%。

国内贸易

2022年,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3.9%。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5%。按消费类型统计,批发业销售额增长38.8%,零售业销售额增长7.0%,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0.6%,餐饮业营业额增长7.0%。

2022年,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39.6%,饮料类增长35.3%,烟酒类增长31.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0%,化妆品类下降28.5%,金银珠宝类增长36.9%,日用品类增长28.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5.1%,中西药品类下降13.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41.2%,家具类增长2.8%,通讯器材类增长15.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53.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8.3%,汽车类下降2.4%。

对外经济

2022年,全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64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0.8%。其中,出口81.52亿元,增长94.8%;进口560.66亿元,增长161.7%。进出口逆差(进口大于出口)479.14亿元,比上年增加306.81亿元。对东盟组织进出口总额91.64亿元,比上年增长37.4%。其中,出口23.33亿元,同比增长86.8%;进口68.31亿元,同比增长26.0%。

2022年,全年全市实施内资项目本年到位资金60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1058万美元,增长12.3%。

财政、金融

2022年,全年全市财政收入203.46亿元,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以下简称同口径)15.8%,自然口径下降0.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07亿元,同口径增长13.6%,自然口径增长6.6%,其中税收收入37.06亿元,同口径下降2.3%,自然口径下降14.5%。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11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民生重点领域支出210.25亿元,增长5.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0.8%。

2022年,全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615.97亿元,比年初增加184.10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611.85亿元,比年初增加182.7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77.97亿元,比年初增加205.81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74.80亿元,比年初增加206.92亿元。

2022年,全年全市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1.64亿元,比上年增长0.6%,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3.88亿元,增长1.6%,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7.77亿元,下降0.1%,健康险和意外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8.69亿元,增长1.1%,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3.94亿元,增长6.4%,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7.72亿元,增长0.01%,寿险业务给付6.22亿元,增长16.2%,健康险和意外险业务赔款及给付5.17亿元,增长5.3%。[3]

教育事业

钦州站钦州站

2022年,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10411公里,比上年末新增78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438公里,比上年末新增7.4公里。年末铁路营业总里程457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208公里。

2022年,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4亿吨,增长3.9%。集装箱541万标箱,增长16.9%。

2022年,全年全市旅客运输客运量25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0.5%。旅客运输周转量2.78亿人公里,下降54.3%。

2022年,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47.67万辆,比上年末增长3.8%,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42.24万辆,增长9.9%。轿车保有量26.72万辆,增长7.9%,其中私人轿车26.09万辆,增长7.8%。[3]

文化卫生

城建环境

2022年,全年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7.13亿元,比上年增长3.5%。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36.67万件,包裹业务0.07万件,快递业务量2074.67万件,快递业务收入3.52亿元。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9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342.5万户,比上年增加18.3万户;其中3G以上移动电话用户313万户,比上年增加20万户。固定电话年末用户数37.8万户,比上年增加4.6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18.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3万户,光纤宽带用户113万户,增加12.3万户。[3]

民生保障

2022年,全年安排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49项,资助经费552万元。取得省部级以上登记科技成果216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198项,软科学研究成果9项,基础理论成果9项。全年全市获广西科技进步奖项目3项,全年全市授权专利1608件,同比下降2.37%,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56件,同比增长18.2%。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86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58亿元。[3]

旅游

钦州学院钦州学院2022年,全年全市研究生教育招生160人,在校研究生436人,毕业生41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0.55万人,在校生2.25万人,毕业生0.85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招生1.49万人(含非全日制),在校生4.46万人(含非全日制),毕业生1.2万人(含非全日制)。普通高中招生2.85万人,在校生7.88万人,毕业生2.43万人。普通初中招生7.12万人,在校生19.21万人,毕业生5.87万人。普通小学招生6.53万人,在校生42.55万人,毕业生6.97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01万人,在校生0.07万人,毕业生86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3.94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03.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6.87%。[3]

普通高等院校:北部湾大学,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

概述

钦州博物馆钦州博物馆

2022年,年末全市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5个,文化馆5个。全市共有2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9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2年,年末全市共有广播电视台3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6万户,数字电视用户16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47%;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93%。

2022年,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228个,其中医院38个,乡镇卫生院5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09个,村卫生室163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5个。年末全市卫生技术人员2440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446人,注册护士11693人,药师(士)1282人,卫生监督员175人,其他2074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2570张,其中医院13560张,乡镇卫生院7034张。[3]

主要景点

2022年,城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0.5亿元。年末城市道路长度为592.38公里,道路面积1543.02万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37.49平方米。桥梁64座,路灯3.06万盏。

2022年,城市绿化覆盖面积13210.06公顷,建成绿化覆盖率41.0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68平方米。供水综合生产能力42万立方米/日,全社会供水总量9399.05万立方米。城市实有天然气供气管道长度991.83公里,天然气管道用户16.57万户,天然气供气总量9536.23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1.4万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能力29.5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95.61%。生活垃圾处理率100%,生活垃圾清运量36.3万吨,生活垃圾处理量36.3万吨。

2022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钦江东水质保持Ⅱ类水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3]

著名人物

2022年,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0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3.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9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2.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8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1%。

2022年,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592元,比上年名义下降1.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842元,名义下降3.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355元,名义增长0.5%。全市全年恩格尔系数35.0%。

2022年,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7.3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59.0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66.18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8.5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37.5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6.45万人,增加2.13万人。年末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2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8.2万人,增加1.92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4.25万人。年末全市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364.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79万人。医疗救助34.08万人次。

2022年,年末全市共有养老机构(含养老设施)1203个,其中公办养老机构(含社会福利院、敬老院)、民办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共85个,床位5867张。为儿童提供救助收养服务的机构7个,床位475张,年末收养196人。社区服务中心10个,社区服务站153个。[3]

荣誉

地方特产

2022年全年全市星级饭店16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1家、三星级14家。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3224.8万人次,同比下降30.4%,旅游总消费322.49亿元,同比下降32.27%。[3]

六峰山六峰山(5)钦州旅游景点有30多处,4A级景区多处,主要有:三娘湾旅游区、八寨沟旅游区、王岗山、冯子材故居、刘永福故居、大芦村民族风情、六峰山、五皇山、椎林叠翠、麻蓝岛、龙门群岛(七十二泾)、三海岩、灵东水库、五皇山、越州天湖等。古迹与人文景观有马鞍山遗址、独料遗址、古立山岗遗址、合浦郡址、越州古城址、安州故址、钦州遗址、天涯亭、广州会馆、大朗书院、绥丰书院、大芦古宅群、竹山古宅群、苏村古宅群、久隆古墓群等。

钦州新八景:王岗春色、六峰缀秀、龙泾环珠、刘冯宝第、灵东浴日、麻蓝仙岛、越州天湖、椎林叠翠。

词条图册

八寨沟旅游区

八寨沟风光八寨沟风光(8)八寨沟旅游区位于钦州西北五十多公里的十万大山腹地的贵台镇境内,总面积三万多亩。距离南北高速公路二十余里,距离钦州至上思县二级公路仅是三公里多。进入景区道路,均是混凝土和柏油路路面,无高坡要道。有八公里长的砂页岩山涧地貌,八十多个大小各异的泉潭,小的像浴盘,大的可同时容纳百人游泳戏水。可容纳百人避风雨的仙人石屋、古老传奇的贼王寨,云绕山转营盘景观、仙女戏水潭、牛郎织女桥(古石桥),还有九曲十八弯的人造月亮湖和松虬藤缠、兽走鸟鸣、遮天盖地的原始森林等等。

三娘湾

三娘湾风景三娘湾风景(9)三娘湾位于钦州市南部犀牛脚镇境内,距钦州市区38公里、南宁168公里、北海100公里,南临北部湾,背倚乌雷岭,是中华白海豚之乡、电影《海霞》拍摄地。三娘湾以碧海、沙滩、奇石、绿林、渔村、海潮、椰林、中华白海豚而著称,2005年被评为“广西十佳旅游景区”。有海上精灵中华白海豚,其中三娘石、镇海石狗、“海霞姑娘”—三娘湾女子民兵队、渔家旅馆等景点。

王岗山

王岗山风光王岗山风光(12)王岗山位于钦州市以西48公里的钦北区大直镇内。是十万大山的余脉,在天然林保护面积740.1公顷,海拔最高峰994.6米。王岗山山岳险峻、地貌奇特,茂密的热带雨林、竹林、清沏的山涧瀑布飞花汇成“王岗春色”—钦州八景之一。1995年被自治区林业厅评为“自治区级森林公园”。王岗山有海拔944多米高峰顶上800多亩天然平地的独特地貌,形成王岗山的天然旅游景观和人文古迹景点。

王岗山有国家一类保护珍贵植物有金花茶、桫椤。国家二类保护植物有马蹄参,格木,显脉金花茶、狭叶坡垒、东兴金花茶等属广西特稀有珍贵植物。另还有许多珍惜植物和黑叶猴、金钱豹、赤鹿等多种动物,其中冠斑犀鸟、白鹇最为名贵。

还有孙中山先生在王岗山领导反清武装起义、中国共产党组织在王岗山建立游击根据地等旧址。电影“英雄虎胆”以王岗山革命斗争作为素材和拍摄地。[29]

大芦村

钦州海滩风光钦州海滩风光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是广西三个著名古村(镇)之一,距离县城3.8公里,以古建筑、古文化、古树(俗称“三古”)名列广西三个古村镇之首,始建于明、清,建筑面积达22万多平方米。大芦村现保存有305副古对联,对联内容以修身、持家、创业、报国之特点,1999年经过广西民间协会评审,被广西楹联学会和广西民间艺术协会授予“广西楹联第一村”称号。

2005年大芦村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农业示范点”。2007年5月,再次被国家旅游局评为“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村里同时保存有300多年的古樟树,古木毕树,村里还有不少的老荔枝树,和新种的果树,现种有荔枝、元眼1700多亩,椪柑800亩。

龙门群岛旅游区

五皇山南阳石五皇山南阳石龙门群岛旅游区位于茅尾海南端,距离钦州市区约25公里。主要景点有仙岛公园、七十二泾、茅尾海、龙门岛、亚公山、青菜头、绿岛、五马归槽等景点。是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胜地。

仙岛公园:又称逸仙公园,位于钦州港龙门群岛七十二泾景区入口处的龟岛上。始建于1995年9月,是钦州市委、市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规划建设南方第二大港—钦州港而建造,七十二泾:又名龙泾还珠,是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北起钦江出海口—沙井港,南至钦州湾内湾的门户—三墩;龙门岛:是龙门群岛中最大的岛屿,为龙门镇所在地,人口有8000余人,大多数以捕鱼为生,是著名的渔乡,离市区一个小时的车程。位于茅尾海出口,是水上进出钦州的门户。岛上保存有清代修筑的炮台遗址和民国时期修建的“将军楼”及钦州古八景之一“玉井流香”。[30]

刘冯故居刘冯故居(10)镬耳楼古民居景区

余屋“镬耳楼”座落于浦北县小江镇长田村委余屋村,距离县城约8公里处,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

“镬耳楼”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年),余屋镬耳楼古民居建筑群于2002年被浦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