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花灯

屯堡花灯

非遗级别 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节目属性 贵州省屯堡汉族节日习俗
中文名称 屯堡花灯
目录导航

简介

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贵州西路花灯的代表。分为花灯歌舞和灯夹戏两大类,具有情意缠绵和幽默机智两大特点。上千首花灯曲调多在逢年过节时,在亮灯、盘灯、开财门、贺灯等表演程式中,以张灯结彩舞扇挥帕的载歌载舞形式,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欢乐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

发展历史

据考,贵州花灯在清初就已经很流行了,康熙时贵州巡抚田雯就曾写过《春灯词》诗,对当时花灯演出盛况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如今花灯戏在贵州民间仍很盛行,逢年过节都会拉出花灯班子热闹一番。屯堡花灯属贵州西路花灯,与黔北遵义为代表的北路灯,黔东铜仁为代表的东路花灯相比有着独特的个性。据屯堡人自己说屯堡花灯是屯田民军从老家江南带来的,迄今为止都没有人对其进行专门的考证,只知道屯堡人节日期间,“白天跳神(地戏),晚上演花灯”的活动安排,很早以前就是这样的了。

特点

屯堡花灯所演的内容和题材与地戏截然不同。地戏演出的都是高昂悲壮、精忠报国的英雄主义题材,而花灯演的却是家庭锁事和男女爱情。相比之下花灯充满着生活情趣,更受中老年妇女和青年男女们喜爱。花灯唱腔有四季调、采茶调等,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唱腔。舞蹈动作有起步、走场、玩扇、玩帕之分,也都是一些程式化极高的动作。配乐器具是平常不过的鼓、锣、镲、二胡、月琴,即简单又热闹。最耐人寻味的是,屯堡花灯戏的演员全是男性,这些平时在田地里粗手粗脚的庄稼汉们,一上台,摇身一变就成了滑稽丑陋的唐二老者,或花枝招展忸怩害羞的幺妹。

传统的屯堡花灯戏,演员只有唐二和幺妹,以歌舞形式进行,演员首先在乐器配合下出场、走场、舞帕、或舞扇,乐器停后才唱,“唐二”和“幺妹”一唱一和。不时也插进打趣的语言,生动诙谐,常逗得观众开怀大笑。屯堡花灯剧本除成篇成牍的剧本,如《蟒蛇记》、《柳荫记》、《八仙图》等外,还有一些短小精干的折子戏和聊白,聊白所聊的都是一些荒诞不经、不成现实的事,说白了就是吹牛,在下面这段有趣的聊白里,就可领略到屯堡人“吹牛”的本事了:

唐二老者不聊白,聊起白来了不得,三岁走湖广,四岁走川北。川北楼上过,川北楼下歇。五黄六月下大雪,冻死个麻雀我拣得,拿回家,去待客,十二桌客可等得。剩下一只小把腿,给我唐二老者啃。吃得油口油嘴,下河去洗嘴,螃蟹夹倒嘴。上坡去掏药,蜂子叮倒脚。下坡回家告老婆,老婆打得我钻床脚。

演出

跳花灯是屯堡人喜爱的另一种散发浓郁芳香的民间艺术。屯堡人中有“地戏是屯军带来,花灯是老百姓带来”的说法。许多屯堡聚落都有灯班和戏班,每个班子由二、三十人组成;花灯以场坝、院落为演出场所,又称为“吹地灰”。其特点是歌舞为主,间带演出一些以家庭生活男女情爱为内容的小戏,如《干妈问病》、《刘三妹挑水》、《打舅娘》等,称为“灯夹戏”。这与地戏只演征战故事戏,不演家庭生活戏;只演帝王将相戏,不演才子佳人戏,只演忠孝仁义戏,不演神怪反叛戏,形成鲜明的对比,花灯更偏重以娱人为主。

演出时,以男女两个角色为主,男称唐二,女称幺妹。旧时,在“好女不看灯”的古训下,女角多由男子扮演,便于诙谐打趣不受拘束,表演时,二人各执手中花扇,边舞边唱边说白。曲调高亢婉转,舞步轻快飘逸,对白诙谐风趣,这与地方戏的粗犷、严整、激越的风格大相径庭,各领风骚。其演出时间也在春节农闲之时,多数屯堡村寨的地戏班子,既能“跳神”,也能“玩灯”。有的地戏班子的头子就是花灯班子的头子,但有一条规矩,白天只能演地戏,不能跳花灯,花灯只能在夜间跳,因为花灯尽是打情骂俏的内容,见不得天日。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