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建村。因建村于山夼上方,有人听到南山树林中有吼叫声,颇似虎啸,故命村名上吼山。另一说,因地处吼山西麓,与下吼山村对应而得名。清康熙中期(1700年左右),安姓来此居住,此后,王、曲、刘3姓自外地迁入。
上吼山村位于海阳市北部,地处东经121°02′,北纬37°04′。东与西沟村为邻,西与下吼山村相连,南与杨家庄为邻,北与下马山村接壤。隶属徐家店镇,距镇政府驻地4.8公里。
全村有耕地68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苹果、桃、蔬菜等。 2002年,全村有150户,440人。有王、刘、曲、孙、隋、赵等6姓,均为汉族,其中刘姓人口较多。
1941年2月本村解放。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82年投资2.5万元,用上电网供电。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5年安装自来水。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40公斤,总产9.8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300公斤,总产21万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520公斤,比1978年增长了220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达482公斤,总产12.3万公斤。 1992年,栽植红富士苹果10公顷。2000年,果园面积达到23.3公顷,产量20万公斤。 20世纪末以来,养殖业迅猛发展。2000年,猪存栏量500头,牛40头,畜牧养殖业总收入20多万元。 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285万元,其中农业210万元,畜牧养殖业42万元,林业3万元,其它30万元。
第二、三产业改革开放后,第二、三产业得到发展。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70人,总收入475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0人,总收入450万元,其中运输业340万元,商饮业70万元,服务业40万元。
文教科技1982年,成立幼儿园,入园幼儿达到90%以上。自建国至2002年,本村考入大中专院校者10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常年人均粮食100公斤左右。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粮食350公斤。1975年,人均粮食400公斤。2002年,有各种运输车辆120辆,摩托车42辆,电话80部,彩电132台。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2平方米。 集体福利1975年,村合作医疗站成立,村民常用药药费报销50%。1982年,投资2.5万元,用上电网供电。1985年,村民吃上了自来水。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2年10月,王吉安、王秀英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1月,成立党支部,王吉安任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村里先后成立了妇救会、青抗先等群众团体组织,开展了反特、反奸、反恶霸斗争。1949年10月,党员身份公开,全村有党员16名。2002年,有党员35名。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王吉安、刘书焕、王文堂、刘洪喜、刘有山、刘洪谦、刘同成、刘洪录、曲显亭。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海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1年,设村公所,王吉人任村长。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10月,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委会。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的王吉人、王吉安、刘书殿、刘喜保、刘书环、王德寿、刘洪喜、刘书法、刘振南、王春见、刘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