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显卡

独立显卡

中文名 独立显卡
别名 独立显示卡
领域 信息科学
港澳台地区称 独立显示卡
目录导航

发展历程

独立显卡独立显卡IBM公司于1981年推出的基于8位机P C/XT的总线,称为PC 线。1984年IBM公司推出了1 位PC机PC/AT,称为AT总线。为了能够合理地开发外插接口卡,由Intel公司、IEEE和EISA集团联合开发了与IBM/AT原装机总线意义相近的ISA总线,即8/16位的“工业标准结构”(ISA,IndustryStandard Architecture)总线。

  由于年代久远,并且没有任何相关的历史资料能说明谁的显卡是第一块运用在微型计算机上的。但8位ISA插口显卡是第一块独立显卡应该是毫无疑问了。

独立显卡独立显卡自独立显卡的概念推出至今,发展是大趋势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整合主板市场的迅速崛起,从AMD-ATi/nVIDIA新推出的整合型主板780G/MCP78来看,其性能表现已经达到入门级显卡——Radeon HD 3450、GeForce 8400GS的级别,性能越来越强集成主板的出现,正在一点一滴的蚕食着低端独显市场的份额。

虽然在nVIDIA和AMD的芯片组规划中,都试图着引入Hybird SLi/CrossFire等混合互联技术来挽救低端独显市场,但在购买一张集显主板+低端入门显卡的金钱,也足够购买一张级别较高的中低端显卡+非整合主板的组合,而且无需承担驱动上的风险,混合互联技术未必能在每项游戏中适合,整合主板取代低端显卡已经成为发展的所趋潮流。

Intel总裁在1999年底的Comdex年会上曾经说过:未来的PC会向整合的方向发展。这是否意味着独显市场将走向消亡呢?当然不是,或许我们能从独立声卡的发展参考出未来显卡的发展趋势:在主板板载声卡芯片后,声卡就往更高端的方向发展并且取得了市场空间。我们前面拿声卡做例子并不是要说显卡会像声卡一样发展,而是为了表明未来显卡走向高端之路的必然,整个硬件行业,唯一能够保持最快技术增长和性能提升速度的就是显卡行业,从过去的两年可以看出显卡在性能上有了一番再番的表现,而且随着高端用户的不断增多,独立显卡这块消费群体会逐渐走向成熟和固定化。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点来谈谈独显市场高端化的趋势。

(1) 用户追求更为真实华丽的3D游戏画面

市场的发展和用户的需求是密不可分的,自“3D图形加速卡”的概念出现后,用户就一直渴望在游戏中获得犹如电影般的3D图形渲染,在这个需求下,独立显卡无论在性能还是技术上在多年来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今随着Vista及DirectX 10的出现,当初人们渴望真实的游戏画面不再是不可触及的梦想,最新的DirectX 10大作Crysis中华丽的游戏画面让不少玩家都感到惊叹,但需要玩到这些游戏,对显卡的要求也是不低的,首代DX10显卡根本无法满足这类游戏的需求,市场需要更高性能的DX10显卡。

(2) 大屏幕LCD、双核处理器迅速普及

微软Vista、DirectX 10,多核处理器、大屏幕宽屏LCD....这些都成为了高端独立显卡普及的关键字。自2007年以来,双核处理器、大屏幕LCD的价格都越来越平民化,用户已不必屈就自己在1024 x 768的低分辨率下进行游戏,如今21.6.22寸宽屏LCD已经逐渐成为主流,用户要在1680 x 1050 的分辨率下进行游戏,一张高性能的显卡成为必不可缺的元素,特别现在的DX10游戏对显卡要求极高,显卡高端化就成为了整个行业市场发展的趋势。

结构参数

独立显卡独立显卡  1、显示芯片(型号、版本级别、开发代号、制造工艺、核心频率)

  2、显存(类型、位宽、容量、封装类型、速度、频率)

  3、技术(象素渲染管线、顶点着色引擎数、3D API、RAMDAC频率及支持MAX分辨率)

  4、PCB板(PCB层数、显卡接口、输出接口、散热装置)

  5、品牌

产品种类

独立显卡独立显卡  独立显卡又分为内置独立显卡和外置显卡。平常我们见到的独立显卡都是内置独立显卡,是一片实实在在的显卡插在主板上,比如插在AGP或PCI E插槽上,拆开机箱看,和显示器信号线相连的那个家伙就是。内置独立显卡又有纯粹的独立显卡和混合显存显卡两种,前者不用说,就是一块普通的显卡,后者就是显卡上面有自己的显存又同时可以通过系统总线调用系统内存以增加显存容量,典型的有nVIDIA开发的Turbo Cache技术和ATi的Hyper Memeroy技术可以做到这样。注意与后面介绍的集成显卡不同的是,集成显卡划分系统内存会发现显示的系统内存少了,而这种技术虽占用系统内存,但不会显示系统内存少了,它的工作就像软件在调用系统内存一样。

对比集显

独立显卡独立显卡显卡成独立的板卡存在,需要插在主板的相应接口上,独立显卡具备单独的显存,不占用系统内存,而且技术上领先于集成显卡,能够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和运行性能。

集成显卡是指芯片组集成了显示芯片,使用这种芯片组的主板就可以不需要独立显卡实现普通的显示功能,在价格方面较有优势,以满足一般的家庭娱乐和商业应用,节省用户购买显卡的开支。集成了显卡的芯片组也常常叫做整合型芯片,这样的主板也常常被称之为整合型主板。集成的显卡不带有显存,使用系统的一部分主内存作为显存。[5]具体的数量一般是系统根据需要自动动态调整的。显然,如果使用集成显卡运行需要大量占用显存的程序,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会比较明显,此外系统内存的频率通常比独立显卡的显存低很多,因此集成显卡的性能比独立显卡差。

集成显卡便宜省钱,属于办公型或mm型缺点:集成显卡是和CPU共享内存的。

第一,它占用系统内存,使CPU可用的物理内存减少

第二,在与系统内存的交互过程中它会占用总线周期

第三,与系统内存的交互过程需要CPU来协调,占用CPU周期。

这三点就会使系统性能大大的下降集成显卡的缺点正好由独立显卡补足,因此可以说,独立显卡与集成显卡的选择实际上是性能和价格间的选择。

发展趋势

1、游戏才是独显的最终归属

现在的形势下,低端独立显卡的日子已经愈发难过,因为无论是Intel还是AMD,在整合显示核心性能方面都已经有了长足进步,完全有彻底取代低端独立显卡的势头。不过,高效能独立显卡仍旧是DIY市场上的明星,3D性能上的优势让它们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高端用户。NVIDIA仍旧以较为微弱的优势在人气PK中胜出,不过大约在3年前,NVIDIA相对于AMD的市场人气优势极为明显,而在将重心转向Tegra移动芯片后,AMD逐渐通过领先的制造工艺和众多高效新品缩小了这一差距 。

显卡才是大男孩最好的玩具,因为它能够让他们真正享受到3D游戏的快感和乐趣。超过六成的用户选购独立显卡的需求是玩游戏,同时高清视频和绘图工作也占到了一定比例,但很少有用户认为日常家庭使用会需要独立显卡。

2、中端高效能产品仍然有市场

整合显卡蚕食了599元及599元以下的独立显卡产品的市场,599元~899元、899元~1299元这两个价格区间加在一起获得了近80%的消费者的认同。因此,在这个价格区间内,厂商依旧需要进一步发力,做出品牌差异化,做出更多的使用价值,保证在这个优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占有率。

至于升级间隔问题,独立显卡产品依旧保持着较短的升级间隔时间,近四成用户在2年内就会更换自己的独立显卡,在3年内升级的用户也有相当大的比例。这比起主板、处理器、内存等其他硬件产品要短了许多,也给显卡厂商带来更多的市场。没错,独立显卡产品仍然保持着很高的市场关注度,同时因为更短的升级间隔时间,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市场活力,但消费者们同样需要厂商们努力做出更大的品牌差异化和更多的使用价值,抓住主流游戏玩家就能决胜显卡市场 。

简介

独立显卡是指将显示芯片、显存及其相关电路单独做在一块电路板上,自成一体而作为一块独立的板卡存在,它需占用主板的扩展插槽(ISA、PCI、AGP或PCI-E)。电脑显示屏显示工作画面的时候,渲染复制画面的时候,独立显卡能帮助我们更高效,更出色完成显示任务。选用独立显卡并非只是在游戏画质或许游戏流畅度上得到确保,支撑更多的实用功能相同能够使游戏的体验方法得到提高。又或许在兼容机需求进行多媒体操作和专业制图等,独立显卡能使其愈加称心如意。[6]

选购技巧

分量散热

  第一点:掂分量、看散热

索泰GTX260-896D3至尊版索泰GTX260-896D3至尊版  首先分辨一款显卡的好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掂分量,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真正识别一块显卡做工水平的高低,确实是很麻烦的,而且有些时候没有经验更难判断,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手掂,相同级别的,沉的一定比轻的好。

  看散热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看看散热片主要有材料、有效散热面积,鳍片数量、散热片形状等,我们都知道显卡芯片工作产生的很大热量都是要通过散热来保证显卡正常工作的。什么样材料好呢?告诉大家个秘密,散热最好的材料是“银”可是由于银的成本过高,厂家是一般不会采用的。所以目前市场流行的散热片大都用铜和铝做为生产材料。铜和铝两种材料比较起来,铜的导热率比较高,导热效果仅次于银,只是重量较重,成本也高于铝材料;另外铜的市场价格也比铝要高很多。有效散热面积不等于散热面积,鳍片数量、散热片形状要规则有条理性。看着很稳重的那种。

层数层数

第二点:PCB层数与层数设计

  我们如果将PCB比做一个人的骨架,将电容、电感等配件比做人的筋肉,那走线布局就是人的灵魂!一块用上好元件却设计粗糙的板卡相当于一个人失去了灵魂,那么就算他四肢再怎么发达,也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在选择显卡的时候我们要尽量选择布线简明合理,有序,大厂商的产品,才能避免因为布线不合理带来的显卡整体性能的下降。

电容供电

第三点:电容与核心供电

  在这里我先介绍下固态电容和液态电容的差别,固态电容比液态电容占据了那些优势?

  一、杜绝爆浆现象。电解电容的电介质为液态电解液,液态粒子在高温下十分活跃,对电容内部产生压力,它的沸点不是很高,因此可能会出现爆浆的情况,固态电容采用了高分子电介质,固态粒子在高温下,无论是粒子澎涨或是活跃性均较液态电解液低,它的沸点也高达摄氏350度,因此几乎不可能出现爆浆的可能性。

  二,固态电容在等效串联阻抗表现上相比传统电解电容有更优异的表现。据测试显示,固态电容在高频运作时等效串联电阻极为微小,而且导电性频率特佳,具有降低电阻抗和更低热输出的特色,在100KHz至10MHz之间表现最为明显。

  另外固态电容的很多优越性也让显卡工作更稳定。建议大家购买显卡买采用固态电容的。通常情况下数量较多的电容是供电品质的保证核心供电主要包括电容、电感、场效应管、PWM供电模块这几部分组成,它们共同保证了核心供电。保证了显卡的稳定,和性能。

核心芯片

第四点:核心芯片

  要求低能耗,高效率

显存大小

独立显卡独立显卡第五点:看显存

  显存的大小决定了显示器分辨率的大小及显示器上能够显示的颜色数。一般地说,显存越大,渲染及 2D 和 3D 图形的显示性能就越高

要注意的就是电容和集成块方面,这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因为它也影响显卡的性能。大体来说显卡用的电容有两种:DIP铝电解电容(黑色圆柱状或银白色圆柱状)和SMD钽电容(黄色和黑色长方形小颗粒)。从性能上讲,DIP铝电解电容存在漏电流系数大,加工显卡费时,加工精度低等缺点,优点是成本较低。钽电容温度系数小、电量精确,可以工作在很高的温度上,这些都是它的突出优点。大家在选择显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常见问题

 

问:颜色显示不正常的原因?

  答:此类故障一般有以下原因:

  1. 显示卡与显示器信号线接触不良;

  2. 显示器自身故障;

  3. 在某些软件里运行时颜色不正常,一般常见于老式机,在BIOS里有一项校验颜色的选项,将其开启即可;

  4. 显卡损坏;

  5. 显示器被磁化,此类现象一般是由于与有磁性能的物体过分接近所致,磁化后还可能会引起显示画面出现偏转的现象。

  问:安装了新显卡后, 有些原有的游戏不能启动?

  答:有时因为您显示卡的芯片较新, 会有一些游戏在设计时无法顾虑到,以致无法正常运作, 例如无法进入D3D模式, 或在3D画面异常。但游戏厂商都会推出更正档, 请时常浏览游戏厂商的网页, 或到知名的游戏网,以取得最新的讯息。

  问:无法安装显卡驱动,提示找不到硬件或文件?

  答:请先卸载原来的显卡驱动程序,并将现有显卡驱动程序更改为标准VGA显示卡,在重新安装显卡自带驱动即可。

独立显卡独立显卡内部存储器又称内存,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中央处理器执行程序时,从内存中存取程序和数据。 内存可分为两部分:ROM(只读存储器)和RAM(随机存储器)。ROM所存储的内容由电脑设计者和厂商事先设计好,用户只能使用它们,而不能修改、删除和增加,它不会因 断电而丢失。RAM通常用于存储用户的程序和数据,人们一般所说的电脑内存都是针对RAM而言的。 就像长度用米来表示,重量用公斤来表示一样,内存容量用“字节”来表示。每一个英文字母占一个“字节”,而每个汉字占两个“字节”。因为字节这个单元太小了,所以我们规定 : 1024个字节=1K字节(千字节)

   1024K字节=1M字节(兆字节)

   1024M字节=1G字节(千兆字节)

  亦可表示为:

  1024B=1KB 

   1024KB=1MB 

   1024MB=1GB  

  目前的PC机,其ROM大小一般介于几十KB 到几百KB;而RAM大小一般可为8MB、16MB、32MB、64MB、128MB等。RAM容量越大,运行时能容纳的用户程序和数据就越多。

  对于早期的电脑,如PC/XT、PC/AT、SX386等,内存储器都是直接焊在主板上的,而且容量较小。这首先是由于常驻到当时集成电路工艺的限制,当时的存储器芯片容 量很小;其次也是由于CPU的限制(如8086CPU,由于它只有20根地址线,因此它最多只 能寻址2∧20=1MB内存);最后,由于当时的电脑仅用于计算及文字处理,根本不需要太大的内存。 现在情况就不同了,由于目前大多数的电脑都应具备图形、图像和声音处理功能,而图像和声 音数据量都非常大,这就要求电脑必需具备较大的内存。其次,由于目前的软件大多都大分庞大。为了使这些软件获得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就要求电脑必需配备较大的容量的硬盘和内存。最后,由于电脑使用目的的不同,对内存容量的要求差异也十分巨大,例如, 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而言,电脑上配备32MB或64MB内存已足够使用了。但是,如果用户想用电脑来进行专业动画制做,则需为电脑配备128ZMB或更多的内存。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