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纹(stria vascularis)位于蜗管外侧壁,为特殊的含毛细血管的复层上皮,可产生内淋巴。
耳蜗是由骨蜗管的套嵌期内的膜蜗管围绕中央锥形的蜗轴而成,膜蜗管外侧壁的上皮为血管纹。血管纹为特殊的复层上皮组织,内部含有毛细血管。由此可以产生内淋巴。
血管纹主要包括边缘细胞(marginal cell)、中间细胞(intermediate cell)和基底细胞(basal cell)三种细胞成分,具有各自的结构特征和功能。
扫描电镜下见边缘细胞表面呈圆球形, 有许多微绒毛; 透射电镜下可见胞体下部有许多突起伸至血管纹基底部, 其基底侧细胞膜有很多皱褶,内含大量的线粒体。边缘细胞近内淋巴腔, 依其所在部位分为基底层和顶层两部分, 两者与中间细胞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相同,边缘细胞基底部形成足样和膨大的突起与周围的中间细胞基底亚型之间存在特异空间,通过这个特殊的空间来吸收部分K+; 而边缘细胞顶端部分形成充满线粒体的初级突起和大量与之相连的次级突起,含有丰富的Na+ /K+ -ATP酶的次级突起穿插于血管纹表层之间,经此从中间细胞顶端亚型吸收K+,并将K+ 分泌到内淋巴。
构成血管纹上皮层主体,细胞间不连续地围绕在一起,包绕毛细胞血管网,中间细胞是一种从神经嵴迁移分化而来的黑色素细胞,与其他两种细胞的突起交错存在。最近有研究者将中间细胞分为基底和顶端两种亚型,中间细胞的基底亚型形成树叶状的水平突起完全覆盖在基底细胞上,而中间细胞的顶端亚型主要位于血管纹顶端上皮与中间细胞基底亚型之间,并与基底亚型广泛连接,顶端亚型的树突状突起与表层边缘细胞交错存在,这种细胞的作用是从基底亚型细胞吸收未进入基底边缘细胞突起的K+。
边缘细胞顶端与基底部突起不同,同样中间细胞基底亚型与顶端亚型不同,其差异表明血管纹有两层结构:顶层中间细胞和边缘细胞,基底层中间细胞和边缘细胞。这两层结构说明血管纹基底层与顶层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基底层可能与产生内淋巴电位有关,而顶层具有分泌K+ 的功能。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