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1978年常州大学前身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成立之初就已有外语教育;
1984年的科技秘书(专科)专业以语言为专业开展语言专业教育;
2000年学校设立外语系开始招收英语本科专业;
2005年开始招收日语本科专业;
2008年外语系更名为外国语学院;
2011年学校在文法学院设立中文系招收汉语本科专业;同年,外国语学院开始招收西班牙语本科专业;
2014年中文系由文法学院转至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2015年1月,学校将原外国语学院与中文系合并,重新组建了新的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
据2020年8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5个系部,开办4个本科专业。
系:英语系、日语系、西班牙语系、中文系、大学英语教学部;
本科专业:商务英语、日语、西班牙语、汉语。
据2020年8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现有教职工102人,其中专任教师91人,高级职称近40人,博士(含在读)32人。先后有近50位教师赴美国、英国、日本、西班牙等国访学进修,80%以上的教师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
据2020年8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大学英语》已经建设成为院重点课程和江苏省优秀课程,《综合英语》被列为院精品课程,《高级英语》和《英语写作》为在建校重点课程,《中西文化概况》为省级重点教材,《常州地方文化》课程曾获第四届全国教育影视优秀作品大赛二等奖。《日语笔译》课程曾获第二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江苏赛区一等奖。
项目类别 | 获奖名称 | 获奖等级 | 获奖级别 |
---|---|---|---|
教学论文与课题 | 江苏省高校教学管理研究会教学研究工作委员会 2017 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 二等奖 | 省级 |
教师参赛获奖 | 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复赛 | 一等奖 | 省级 |
第二届石油杯全国石油高校外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 二等奖 | 市厅级 | |
第二届石油杯全国石油高校外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 三等奖 | 市厅级 | |
第二届石油杯全国石油高校外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 二等奖 | 市厅级 | |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艺大赛 | 二等奖 | 校级 | |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艺大赛 | 二等奖 | 校级 | |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艺大赛 | 三等奖 | 校级 | |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艺大赛 | 三等奖 | 校级 | |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艺大赛 | 三等奖 | 校级 | |
第三届“常宝”优秀教师 | 金奖 | 校级 | |
参考资料:[1] |
学生成绩
据2020年8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保持在90%以上,外语专业四、八级考试通过率超过全国平均通过率30-40个百分点。学生每年在各级各类语言竞赛中获奖超过300人次。
项目类别 | 获奖名称 | 获奖等级 | 获奖级别 |
---|---|---|---|
教学论文与课题 | 江苏省高校教学管理研究会教学研究工作委员会 2017 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 二等奖 | 省级 |
教师参赛获奖 | 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复赛 | 一等奖 | 省级 |
第二届石油杯全国石油高校外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 二等奖 | 市厅级 | |
第二届石油杯全国石油高校外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 三等奖 | 市厅级 | |
第二届石油杯全国石油高校外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 二等奖 | 市厅级 | |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艺大赛 | 二等奖 | 校级 | |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艺大赛 | 二等奖 | 校级 | |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艺大赛 | 三等奖 | 校级 | |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艺大赛 | 三等奖 | 校级 | |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艺大赛 | 三等奖 | 校级 | |
第三届“常宝”优秀教师 | 金奖 | 校级 | |
参考资料:[1] |
据2020年8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外语培训中心、语言学习训练中心等2个实训中心,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言应用研究基地等1个省级研究平台,常州大学(常州社科院)历史文化研究所、乡贤文化研究所、齐梁文化研究所、民间文献研究中心等4个校地共建研究平台,周有光研究中心、中国财经文学研究中心、常州大学语料库翻译研究所、常州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常州大学拉美研究中心、常州大学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研究所等6个校级研究平台。
据2020年8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以“苔岑雅集”教师学术读书会、学生学术读书会,“周有光文化大讲堂”等为抓手,全面提升整体科研氛围与水平。学院教师先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国家语委重点委托项目1项、省社科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省社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近40项,省教育厅、省社科联、市社科联、市科技局等发布的市厅级项目100多项。学院教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其中包括《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外国语》、《外语界》、《外语学刊》、《外语与外语教学》、《语言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等专业重要期刊。学院教师学术成果先后获得江苏省、常州市哲社优秀成果奖20多项。
获奖名称 | 项目名称 | 获奖等级 |
---|---|---|
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 | 常州高校日语教育国际化的现实困境及战略突破 | 市厅级二等奖 |
常州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全球化时代的L2测评:挑战与思考 | 市厅级二等奖 |
常州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模因论视角下的女性广告符号传播 | 市厅级三等奖 |
常州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论禅宗典籍中“勿”的“没有”义用法 | 市厅级三等奖 |
常州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电影《厨房》中“母亲”的变性原因解读 | 市厅级三等奖 |
常州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大学外语教育的启示 | 市厅级三等奖 |
常州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词汇呈现方式对多维词汇知识习得的影响研究 | 市厅级三等奖 |
常州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研究 | 市厅级三等奖 |
常州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浅谈利用小语种进行城市对外宣传--以常州市利用西班牙语进行对外宣传为例 | 市厅级三等奖 |
参考资料:[2] |
获奖名称 | 项目名称 | 获奖等级 |
---|---|---|
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 | 常州高校日语教育国际化的现实困境及战略突破 | 市厅级二等奖 |
常州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全球化时代的L2测评:挑战与思考 | 市厅级二等奖 |
常州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模因论视角下的女性广告符号传播 | 市厅级三等奖 |
常州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论禅宗典籍中“勿”的“没有”义用法 | 市厅级三等奖 |
常州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电影《厨房》中“母亲”的变性原因解读 | 市厅级三等奖 |
常州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大学外语教育的启示 | 市厅级三等奖 |
常州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词汇呈现方式对多维词汇知识习得的影响研究 | 市厅级三等奖 |
常州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研究 | 市厅级三等奖 |
常州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浅谈利用小语种进行城市对外宣传--以常州市利用西班牙语进行对外宣传为例 | 市厅级三等奖 |
参考资料:[2] |
为了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学术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学院不定期地邀请国内外专家来院讲学,并常年聘请英、美、日、西班牙等国外籍教师为专业学生授课。近年来先后聘请了中国社科院张森根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常福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束定芳、学邹申、陈坚林、谭晶华、陆经生、赵蓉晖教授,中山大学夏纪梅教授,南开大学王健宜教授,南通大学原副校长周建忠教授,南京大学叶琳、周群、陈新仁、彭曦教授,安徽大学杨军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杨四平教授,苏州大学罗时进、王卫平、曾一果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秦礼君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于锦恩教授,日本关东学院大学井上枝一郎教授,日本普尔学院大学丸山政行教授,日本关西大学沈国威教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胡敏译审等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或兼职研究员。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学院每年派送多名教师到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瑞典、芬兰、日本、西班牙、委内瑞拉等国家进行至少半年以上的访学或调研。学院现已与国外13所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派送60余名学生到国外交换学习。
院徽常州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院徽由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地球与彩带构成汉字“文”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