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古代

听见古代

书名 听见古代
出版社 中华书局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图书编号: 2273234 出 版 社: 中华书局
作 者: 王克明 出版日期: 2007-01-01
版 次: 1 ISBN: 710105358
开 本: 24cm 定 价: 58.0

编辑导读

一本有趣的书,只言片语便把我们拉进古今交融的世界。学问居然做得这么好玩。——吴思

几百年黄土地上动人的声音,靠一个北京知青,找回了被埋没的形体。——史铁生

内容简介

作者在陕北多年,发现陕北方言中保留有大量的古代词汇。作者花费十年时间,翻阅了许多古籍,找出陕北方言中古语遗存的来源。书中不仅用古籍来印证方言,也通过方言展示了陕北特有的民俗。

本书记录的陕北特色口语词语,有3900条。记录的原则是作者自己听到的、作者个人生活中用到的,并且普通话口语不用的词语,书里看到的不算。书中收录的陕北词语和语句,一些是作者跟延安、榆林等地的干部、职工和农民聊天所得,很多则出自余家沟村的几十位农民之中。书里的陕北词语,作者依自己对陕北生活的感觉,分为“陕北的古代人称人身词汇、表述行为的陕北古老动词、陕北日常生活中的古人词语、陕北古老的人际交往词语、有关婚丧信仰精神寄托的陕北古词、陕北关于天地自然的古老用词、陕北话里的古代虚词”7个方在,和“亲属,叫了一千五百年的‘大’”、“劳作:造字之前‘耕’就叫‘耤’等42类,不合方言调查规范分类。作者还将所拍照片230多幅插在文,以便帮助了解词义,或帮助了解陕北。文后附有拼音索引和笔画索引。

目录

一、陕北的古代人称、人身词汇

亲属:叫了一千五百年的“大”

称人:这里还有孔子的“子”?

人品:人心不有太惼了

性格:那人脾气傥傥的

样子:铺眉苦眼,起模画样

人体:光脑蛋精勺子

健康:“病差了”就是病好了

二、表述行为的陕北古老动词

劳作:造字之前“耕”就叫“耤”

吃喝:你把剩饭杀割了

行走:假这条路趏的奔了

瞧看:他趴在那里觑人家

手臂:两手掬起一掬米

身体:操心崖里踢下去

说话:咋听不见他言诠?

心智:见肥肉块子就爱

三、陕北日常生活中的古人词语

光景:一个人睡觉多孤操

名物:二等吃烟,腰别火镰

饮食:臊子其实就是沙词

性状:他小日本丑势了

行状:一口酒喝得七七八八

数量:“好少”就是很多

四、陕北古老的人际交往词语

处世:谁也出不了你的彀

和睦:常就溙胶在一搭儿

矛盾:不要拿大奶头子吓声人

交易:咱放在等秤上赀

代词:他兀就没长眼?

五、有关婚丧信仰精神寄托的陕北古词

婚恋:十五上开怀交往下你

性:你说那个夃老?

生老:侑食三千年

信仰:望乡台上挂金牌

娱乐:闹五音哨枚笛

育人:大宦成人

六、陕北关于天地自然的古老用词

天地:参在天河濥在地

植物:老树上蕞出一蕻小枝子

动物:骣脊梁马鸱怪子

时间:先前儿来,外后儿走

方位:古代“何许”和陕北“谁许”

七、陕北话里的古代虚词

副词:流水有人走城着

介词:三十六眼窗子迎南开

连词:恁么则我下去不了

助词:哪去也?城去也

象声词:圪剌剌和咿咿謍

参考引用书目

汉语拼音索引

首了笔画索引

后记

精彩书摘

大(da)

中国人多管父亲叫爸叫爹,陕北人却管父亲叫“大”,音若“答”。这“大”,是个很有些来历的称呼,至少已经叫了一千五百年了。你大哪去咧?我大睡下咧。 你大跟你妈睡咧? 我大不跟我妈睡,跟你妈睡也? 你大就你这么一颗儿(er,儿子),你还不成人!

陕北的“大”还指伯父、叔父。对排行老二的伯父(或叔父),不论他是自己父亲的哥哥还是弟弟,都称“二大”。对排行老三的称“三大”。以此类推,四大、五大之类。

大伯父,陕北则称“大大(da da)”,词义是“最大的‘大”’。北京有一种称呼,把所有比自己长一辈、且年龄高出父亲的男人,都叫“大大”。北京的“大大”,在“跟父亲同辈、且年龄高出父亲”的这层意思上,跟陕北的“大大”一致。不过,陕北有一些父亲是排行老大的人家,子女直接管自己的父亲叫“大大”??因为他们的爸爸就是“最大的‘大”’。

陕北骂人多涉及“大”,不像其他地方,多捎上“妈”。■你大的!你大了脑! 你大的骨殖!称父亲为“大”,元代始见文字。元?张国宝杂剧《罗李郎》四:“还不够一两日,他将唾盂儿不见了,必然递盗与他大的拿去。”明?沈榜《宛署杂记?民风二?方言》:“父日爹,又日别,又日大。”

然而,在口语中,称父亲为“大”的历史就长了。以前,佛家文字中有个“多”。南齐?伽跋陀罗译《善见律毗婆沙》六“阿摩多多者”注:“汉言阿摩是母,多多者言父也。”隋?阁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四十五:“到已长跪,白父母言:■婆、多多,我实不用行世五欲,愿修梵行。”“多”,中古时代,读音差不多是“搭”。称父亲为“多多”,听上去就是“搭搭”。后来单音简称,元代始写作“大”。“多”的读音,南方有些地方加了个介音“i”,发展成dia,北方则在“多”上加了个“父”,演变成了“爹(die)”。宋《广韵》曾用这个字记羌族称呼:“爹,羌人呼父也。”睢“圣人布道此处偏遗漏”的陕北,保留着古老的“多(大)”。这便是陕北呼父为“大”的源流了。

其实,不管是“大”是“爹”,还都是以前那个“多”。音变而已。

今有学者认为,“大大”可能是梵语tata的音译词。然而,古代僧人说过,“多多”是“汉言”,即汉朝时候的语言,亦即汉地语言,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汉语语言,已经说明白了“大大”不是外来词。况且,你想,让一个民族改变他们对父亲的称呼,工程恐怕太大,希望绝对渺茫,就像现在让全中国人民都管爸爸叫Dad一样。北京的“大大”,比起陕北的“大大”来,义域宽广。但它应该也是源自古代那个“多多”??跟陕北的“大大”同源。

儿子,陕北不说“儿子”,说“儿”,没有那个“子”尾。你那颗儿可儿了!这里第一个“儿”是儿子,第二个“儿”义是捣蛋、坏。哎呦,把你能的!你是谁的颗儿了! 此处的“儿”,不是儿化音,是er,即“儿子”。“儿”是古代的用法,就是男孩、儿子。《汉书?张汤传》:“汤为儿守舍。”又《项籍传》:“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往说羽。”唐《一切经音义》卷三十释“婴儿”:“苍颉篇云,女孩日婴,男孩日儿。”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七《玄泉山彦禅师》:“师日:张家三个儿。”今天陕北口语跟宋代语言的一样:他张家四个儿,三个这庄生着。 普通话则说,他老张有四个儿子。父子两个普通话说父子俩就是“父子俩”,陕北一定要说成“父子两个”。父子两个等卵子,一屎个般般价。

叔侄二人,陕北也说“父子两个”。如说叔侄二人一起打土疙瘩,陕北说:“那父子两个打土疙瘩着。”这是八百年没变的元代语言。元?关汉卿杂剧《窦娥冤》:“婆婆也,我这寡妇人家,凡事也要避些嫌疑,怎好收留那张驴儿父子两个?”古人言语中,叔侄也是可以说作“父子”的。清?孙志祖《读书脞录》卷六:“古人称叔侄亦日父子。《汉书?疏广传》:‘父子并为师傅。,谓广为太子太傅,其兄子受为少傅也。后汉《蔡邕传》阳球飞章言邕及质,邕上书自陈:‘如臣父子欲相伤陷。’《晋书?谢安传》朝议欲以谢玄为荆州剌史,谢安自以父子名位太重。质乃邕之叔父,玄亦安之兄子也。《世说?文学》篇:‘江左殷太常父子并能言理。’谓殷融及兄子浩。又《通鉴》卷一百十慕舆护日:‘以子拒父犹可,况以父拒子乎?’慕容德于宝为叔父,亦称父子。晋以后则罕见矣。”孙志祖列举了一堆把叔侄叫作父子的事例:疏广和侄子疏受,蔡质和侄子蔡邕,谢安和侄谢玄,殷融和侄子殷浩,慕容德和侄子慕容宝。没有南北朝以后的。他说晋以后罕见这样的叫法儿。晋亡至今,一千六百年,这种叫法儿在陕北还挺普遍。P1-2[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